强光手电的光柱在偌大的仓库内移动,照亮了堆积如山的板条箱。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一股淡淡的油墨与纸张混合的气味。除了他们的呼吸声和脚步声,仓库内一片死寂。
“先搬压缩饼干和罐头!”李默当机立断,“这些东西能量高,耐储存!”
有了开拓者5号这个超级劳力,搬运工作变得异常轻松高效。李默和小雅负责确认物资种类和检查包装完整性,孙思玲则负责在门口警戒并清点数量。
5号的机械臂力量巨大且稳定,一次就能轻松提起数个沉重的板条箱,步伐稳健地将它们运送到仓库门口的空地上。
很快,空地上就堆起了一座小山:
- 二十箱压缩干粮(每箱足够一个人消耗近一个月)
- 十五箱各种肉类和蔬菜罐头
- 十箱纯净水
- 甚至还找到了几箱多功能军刀、防水火柴、急救包等极其有用的生存工具。
看着这些物资,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油然而生。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无需再为食物发愁。这种“饱腹的底气”,在末日里是千金难换的安心。
“油库!接下来是油库!”李默没有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太久,立刻指向基地东南角。直升机和5号的“粮食”同样至关重要。
三人一机再次行动起来,朝着地下油库的方向谨慎前进。
油库的入口是一个向下倾斜的、被厚重混凝土掩体保护的通道。大门同样是厚重的金属防爆门,但幸运的是,或许是出于安全设计,这道门似乎并未在冲击中完全锁死。
在5号的辅助下,他们费力地推开了沉重的门扉,一股浓烈的、属于燃料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
里面光线昏暗,借助手电光,可以看到巨大的储油罐如同沉默的巨兽匍匐在黑暗中。5号迅速扫描。
“储油罐体完整。左侧为航空煤油储罐,液位剩余约30%。右侧为柴油储罐,液位剩余约45%。油料质量需取样检测,但初步判断未严重变质。”
“太好了!”李默用力一挥拳,“足够我们把米-26的油箱加满好几次,5号你也能‘吃饱’了!”
他们找到了专用的油泵和输油管,虽然需要手动操作且效率不高,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今天收获巨大!”小雅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食物、水、燃料,最关键的三样我们都找到了!”
孙思玲看着堆积的物资和巨大的油罐,一直紧绷的脸上也松弛下来,甚至露出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她第一次感觉到,活下去,似乎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需要拼尽每一分力气才能勉强做到的事情了。
“今天先到这里。”李默看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尽管变化不大),“我们把必要的物资搬回直升机附近,建立临时营地。明天开始,正式尝试修复那架米-26!”
他们带着丰厚的收获,回到了降落点。开拓者5号用找到的帆布和支架,快速搭建起一个简易的遮蔽所。三人围坐在用军用罐头加热的晚餐前,吃着热乎乎的食物,感受着胃里传来的暖意,以及心中那份久违的、名为“希望”的温度。
这个夜晚,依旧身处废墟,依旧危机四伏,但他们不再饥饿,不再迷茫。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修复“光环”,然后,飞向更远的未知。
饱腹的底气,带来了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