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民101区,这是一个位于旧时代西北荒漠边缘、半地下半地表的综合性据点。建立时间不到半年,人口约两万人,主要由早期收拢的流浪者、后期整合的小型部落以及部分从其他区域迁移过来的技术人员组成。这里环境相对艰苦,是检验“大同世界”秩序在新区、在条件更差地区执行力的绝佳样本。
李默再次化身“张三”,带着山猫等人,悄无声息地混入了一支前往101区运送补给物资的车队。
与乙七堡垒那种相对成熟完善的环境不同,101区显得更加“原始”和忙碌。巨大的防风护网环绕着据点,内部是大量预制的模块化房屋和挖掘出的半地下结构,风沙较大,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焊接金属的味道。但即便如此,基本的规划依然清晰可见:居住区、工作区、仓储区、公共设施区泾渭分明。
李默首先来到了据点的核心——秩序管理中心。这里同样是人流不息,但秩序井然。巨大的显示屏上滚动着据点的法律法规、资源配给标准、岗位需求信息以及重要的通知公告。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制服,忙碌地处理着各项事务。
他注意到,在中心的角落里,设有一个公民申诉窗口。此时正有一个中年妇女在激动地诉说着什么,似乎是关于住房分配的问题。工作人员耐心地听着,并在终端上记录,最后告知她会派专人核实情况并在三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妇女虽然依旧有些不满,但情绪明显平复了不少,嘟囔着离开了。
“有申诉渠道,并且看起来在处理。”李默在心中默默记下。
接着,他走向物资分配点。这里排着长队,人们凭身份卡领取定量的食物、饮用水和基本生活用品。他仔细观察了分配过程,标准统一,没有看到克扣或插队的现象。领取到物资的人们脸上虽然带着劳作的疲惫,但并没有饥饿带来的焦虑。
“基本生存保障,到位。”
他又溜达到了工作登记处。这里的岗位更多是基础的建设和生产类工作:铺设太阳能板、维护水循环系统、在有限的温室里种植耐旱作物、参与小型加工厂的生产等等。求职流程和他在乙七堡垒经历的类似,高效、规范。
李默甚至跟着一队被分配到外围铺设防风固沙网的小组,干了大半天的活。工头是个嗓门洪亮的老兵,管理严格但公平,工时记录清晰,休息时大家分喝带来的清水,虽然辛苦,但气氛并不压抑。
“劳动换取报酬,规则透明。”
傍晚,他来到了据点的公共食堂。食物依旧是定额的糊状营养餐和一块合成蛋白,味道谈不上好,但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他坐在一群刚下工的工人中间,听着他们抱怨工作的辛苦,抱怨风沙太大,但也聊着孩子在学校学了新字,聊着下个休息日能不能去新建的小集市逛逛……
从这些琐碎的抱怨和闲聊中,李默听到的不是绝望,而是一种在艰苦环境中,对当下生活的接受和对未来细微的期盼。
夜幕降临,据点的照明系统亮起,虽然比不上龙城的辉煌,但也驱散了荒漠的黑暗。学校的方向传来晚自习的灯光,医疗站的值班医生还在忙碌。
李默站在据点的至高处,俯瞰着这片在荒漠中顽强生存的光明之地。
101区,条件艰苦,一切都显得简陋。但在这里,他同样看到了秩序的存在——明确的规则,基本的保障,有效的管理,以及……在艰难中依然顽强生长的希望。
这证明,“大同世界”的这套体系,不仅仅适用于龙城那样的核心区,也不仅仅适用于乙七堡垒那样的成熟据点,即便是在环境最恶劣、资源最紧缺的新区,只要规则得到执行,秩序就能建立,文明的火种就能延续。
“可以了。”李默对身边的黑暗低声说了一句。
山猫的身影悄然浮现。
“下一站。”李默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