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墙右下角的数值刚跳动完,路明的手指已经压在了指令键上。
敌方高能节点的方向再次传来信号波动,比上次更密集。他没有立刻响应,而是调出北境防线的能量分布图。三处边境的侦测阵纹同时亮起红光,冲击波呈扇形扩散,频率不一,强度相近。这是多线进攻的前兆。
他启动“虚实双线布防”,继续释放低频假信号,模拟防线虚弱状态。九曜连星阵的边缘节点开始微幅震荡,能量泄露的痕迹被刻意放大。北境主脉的负荷提升百分之八,为可能的突发情况预留反应空间。
第一波冲击来自南荒雷池。雷暴云团剧烈翻滚,灵力炸裂声透过传讯玉简传来。守将上报有破阵符器撞击护盾,但能量读数异常平稳。路明盯着晶墙上的波形图,发现冲击节奏完全对称,不符合实战应有的随机性。这是佯攻。
紧接着西漠沙海震动,战车群轰鸣逼近。地面裂开三道深沟,尘浪冲天而起。监测显示有大量灵识扫过屏障,试图定位阵眼石位置。但他注意到,这些灵识波动没有后续动作,只是反复试探。依然是假象。
真正的威胁来自北境。
三艘敌舰悄然脱离主力编队,航迹平滑,未触发任何预警机制。它们没有加速突进,也没有释放干扰波,而是以稳定速度切入防线盲区。最关键的是,航线上没有任何预震波动——这正是上次交锋中总结出的主攻特征。
路明确认目标,立即启动“归墟引”反击程序。
他下令北境主将开启伏击阵,同时向三支机动队发送加密指令。包抄路线重新校准,时间差压缩到极限。九曜连星阵的第五节点提前充能,地脉能量开始汇聚。
敌舰进入陷阱区域后,突然改变航向,意图撤离。它们的转向角度极为精准,刚好避开预设的封锁带。路明看出对方已察觉异常,不能再等。
他命令北境主脉临时超载输出,阵法响应速度提升两成。原本延迟半息的引爆机制被强行提速,地脉能量在敌舰转向瞬间爆发。三艘战船被气浪掀离原轨,其中一艘引擎受损,航速骤降。
三支机动队抓住时机,从三个方向切入。空中伏兵投下缚灵网,地面修士启动困阵,将残余敌舰围困在核心区域。第二轮地脉引爆紧随而至,火光吞没舰体,残骸四散坠落。
战斗结束。
晶墙上,北境方向恢复平静。敌方主力舰队缓缓后撤,未再发起新攻势。南荒和西漠的异动也相继消失,仿佛从未发生。
路明没有解除警戒。他将本次交战数据导入推演模型,系统自动生成七种可能的后续攻击形态。每一种都对应不同的兵力配置和突破策略。他把这些预案全部存入应急预案库,标记为“优先响应”。
胸前的徽记微微发烫,融合进度又上升了一丝。他没有查看具体数值,注意力仍集中在晶墙中央的动态图谱上。敌方高能节点的位置仍在闪烁,信号频率比之前更高,像是在传输某种重要信息。
他调出上次缴获的敌舰残骸记录,重新分析标记纹路的结构序列。这种上古侵略者的符号并非单纯的标识,而是带有编码功能的信息载体。每一笔划都对应特定的灵力频率,组合起来能形成一段完整的指令信号。
他让测算盘反向解析这段编码,尝试还原其原始用途。结果显示,这类纹路常用于远程指挥系统的身份验证。也就是说,刚才那场进攻的背后,有一个统一的调度中枢在操控全局。
这意味着敌人并未因失败而混乱,反而可能正在调整战术体系。
他打开一个新的操作界面,将“归墟引”的执行流程图拆解为最小单元。每一个环节都被单独标注风险等级。假信号的持续时间、阵法引爆的阈值、机动队的行进速度——所有参数都必须经得起更高强度的对抗考验。
他重新设定北境主脉的负荷上限,允许在紧急情况下短暂超载百分之十五。同时调整九曜连星阵的联动机制,让各节点之间的能量传递更加高效。这些改动不会立即生效,但一旦触发应急协议,系统会自动切换至最优模式。
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是值守弟子在交接岗哨。脚步停在门外,没有人进来。规则很明确——除非紧急军情,否则不得打扰。
路明的手指轻轻滑过青铜钮边缘,打开了一个新的界面。这是应急预案库的深层目录,存放着极端情况下的最后手段。包括后备阵眼石的部署位置、防线失守后的重组路径、以及临时征召令的启动条件。
他把“归墟引”方案也存了进去。
所有准备都已经就位。接下来,只需要等。
晶墙右下角的小窗口跳动了一下。奇宝的融合进度再次更新。数字上升了一丝,依旧在可控范围内。
他盯着那串数值,眼神没有变化。
下一波攻击什么时候来,没人知道。但当他看到敌方高能节点方向再次出现信号波动时,手指已经落在了指令键上。
敌舰的残骸里发现了标记纹路,那是上古侵略者的符号。
路明调出编码解析结果,对比历次战斗中的信号特征。发现每一次进攻前,敌方中枢都会发出一段相同的前置指令。这段指令不参与实际作战,更像是某种启动密钥。
他让测算盘模拟这段密钥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它不仅能激活作战单位,还能同步各部队的行动节奏。换句话说,敌人的每一次进攻,都是在统一节拍下进行的精密合奏。
如果能在关键时刻干扰这段密钥的传输……
他开始调整反侦测程序的响应逻辑。不再只是被动捕捉扫描波,而是主动追踪信号源头。只要对方再次发送密钥,系统就会立即锁定其传播路径,并尝试插入干扰码。
这项操作风险极高。一旦被对方察觉,可能会暴露整个防御网络的核心节点。但他别无选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晶墙上的边境图谱保持静止。敌方舰队没有移动迹象,南荒雷池平静如初,西漠沙海毫无动静。
但这不代表安全。
一次成功的伏击只会让敌人更加谨慎。下一次进攻,不会再是小规模试探。他们会分析失败原因,找出应对方式,然后发动更精准的打击。
他已经预想了十种可能的敌情变化,并为每一种都设定了应对方案。有些需要临时调整阵法节点,有些则依赖前线将领的临机决断。他不再追求完美控制,而是留出弹性空间,让战场能自主适应突发状况。
测算盘仍在运行,不断更新着边境各点的状态数据。
忽然,晶墙轻微闪了一下。
一道极细的扫描波掠过屏障,目标直指密室坐标。速度快,痕迹短,如果不是提前开启了反侦测程序,根本无法捕捉。
对方在确认。
他们在试探刚才那场战斗后,洪荒世界的整体能量水平是否有变化。
路明不动声色,将测算盘的反馈频率下调百分之十五。这个改动会让系统看起来像是经历了一场消耗战后正在恢复,能量输出逐渐回落。实际上,九曜连星阵的核心并未受损,反而因上次交锋积累了实战数据,稳定性有所提升。
他故意制造出一种虚弱的假象。
扫描波消失后,边境恢复平静。舰队主阵依旧停在原地,没有移动迹象。南荒雷池的扰动也减弱了,西漠方向无异常。
但这不代表安全。
一次成功的伏击只会让敌人更加谨慎。下一次进攻,不会再是小规模试探。他们会分析失败原因,找出应对方式,然后发动更精准的打击。
他调出“归墟引”的执行流程图,再次检查每一个环节。机动队的行进路线是否会被提前发现?假信号会不会被识破?反击时机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些问题在他脑中反复推演。
他已经预想了十种可能的敌情变化,并为每一种都设定了应对方案。有些需要临时调整阵法节点,有些则依赖前线将领的临机决断。他不再追求完美控制,而是留出弹性空间,让战场能自主适应突发状况。
胸前的徽记微微发热,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他低头看了一眼,融合进度比之前提升了半成。奇宝的力量仍在缓慢渗透,但他没有加速,也没有压制。现在还不是动用全部实力的时候。
每一次出手,都要让敌人看得见,又看不透。
门缝下方透进一丝微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