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划过天际,照亮了浮台上的身影。路明站在高处,手中玉符微光闪烁,风从西面吹来,卷起他衣袍的一角。
他抬起手,双频玉符在掌心亮起一道短促的蓝光。雷声滚过,信号穿透雨幕,传向演武场两端。
“第八轮,开始。”
声音通过阵法扩散,全场瞬间进入战备状态。这一次没有分阶段指令,也没有节奏校准提示。系统只给出一个目标:全歼敌主力于断崖以南。
玉盘上,红点出现,分成三股,分别沿峡谷中线、东侧窄道和北面山脊推进。路径交错,真假难辨。风雷干扰下,传讯波动剧烈,普通玉符已无法稳定传递信息。
路明没再发令。他只是盯着监控图,手指悬在记录面板上方。
洪荒部队率先动了。赵九带着前队跃上岩壁,但这次没有急冲,而是散开隐蔽,观察敌军动向。他们不再依赖实时指挥,而是按照预案卡位,等待最佳出击时机。
中立军列阵速度明显加快。陈岩站在盾墙前方,目光扫视地形。他没有等浮台信号,直接下令:“左翼收缩,弓手覆盖两点钟方向。”
士兵们迅速调整位置。盾墙角度偏转,形成斜面防御阵型,正好挡住东侧窄道的视野盲区。
敌军主力逼近断崖,突然加速,试图强行突破。洪荒部有人想冲,被赵九抬手拦下。
“等等。”他说,“不是主攻。”
话音刚落,北面山脊的红点猛然提速,直扑后方补给区。这才是真正的杀招。
赵九立刻反应:“第三组跟我走,封山口!其他人原地警戒,防佯攻变实击。”
他带队从高处穿插,动作干净利落。与此同时,陈岩也察觉异常,转身对身边旗令兵点头。那人举起黑底黄边的三角旗,连续挥动两下。
这是新定的旗语——“侧翼有变,机动支援”。
洪荒部一名小队长看到信号,立即带人脱离主阵,绕向北侧山道。两支队伍在半山腰汇合,正好堵住敌军去路。
系统判定阻击成功。
路明在记录面板上写下一行字:跨军种协同实现,非语音传递有效。
但他眉头没松。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敌军残部被逼退后,突然分裂为五股小队,分散突围。每一路都模拟真实战场中的游击战术,专挑两军衔接空隙穿行。
中立军右翼出现混乱。一组士兵想去追,又怕脱离阵型,停在原地犹豫。
陈岩大步走到前线,亲自指挥调度。他没有使用传音玉符,而是直接喊出命令:“盾墙不动,弓手轮射三点、五点、七点区域!别管跑的,先压火力!”
箭雨落下,封锁路线。几支敌军小队被迫减速,暴露在开阔地带。
就在这时,洪荒部主动出击。他们不再单独行动,而是三人一组,配合弓手节奏突进。每次出击都不深入,打完就撤,始终与中立军保持三十步距离。
这是新的默契——不靠命令同步,而是看对方动作预判下一步。
一次围剿中,敌军残部冲破防线,直奔断崖出口。眼看就要逃脱,赵九却没有追击。他回头看了一眼中立军的位置,反而下令:“回援侧翼!”
洪荒部立刻转向,放弃追杀,赶往中立军左侧空档。他们用身体填补缺口,背靠盾墙组成双重防线。
敌军撞上这堵人墙,被逼停瞬间,中立军弓手完成锁定,一箭射穿模拟首领胸口。
系统判定围歼成功。
全场安静了一瞬。
紧接着,协同评分跳了出来——九十二。
比之前最高分高出五点。全场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低低的喝彩声。有人拍队友肩膀,有人摘下头盔擦汗,脸上露出笑意。
路明站在浮台上,看着玉盘数据,脸上没有表情。他知道这个分数意味着什么。不是技术提升,而是信任真正建立起来了。
他低头翻看记录面板,把刚才几次关键配合都标注下来。尤其是陈岩打出旗语那一刻,和赵九选择回援的决定。这些细节比分数更重要。
远处,风雨更急。乌云压得更低,雷声不断。
赵九收整队伍,准备撤离演练区。路过中立军时,他脚步顿了一下。陈岩正站在那里检查士兵装备,抬头看了他一眼。
两人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这个动作很轻,但周围人都看到了。几个原本还有些隔阂的小队长,也开始互相交谈起来。
路明收起玉简便笺,放入袖中。他取出一块新的玉符,比之前的更薄,表面刻着细密纹路。这块符还没启用,是用来测试更高阶信号组合的。
他没打算现在用。
眼下这场演练已经结束,但战斗还没完。他知道,外面有人在看。这片区域的平静不会太久。
风更大了。旗杆上的旗帜被吹得笔直,发出啪啪声响。
路明抬起头,看向远方阴云。
一道闪电再次劈下,照亮了演武场边缘的石柱。柱子底部有一道新鲜划痕,像是最近才留下的。他记住了那个位置。
下面的人开始收拾装备。赵九正在清点人数,陈岩则召集队长开会,讨论刚才的配合问题。
没有人注意到,演武场外侧的山道上,有两串脚印刚刚消失在泥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