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弥漫的紧张气息,早朝的议程过一半,御史台御史出列躬身奏道:“皇上,如今国本未定,朝野上下皆有疑虑,臣恳请皇上早日册立太子,以安民心,以固国本!”
文武百官纷纷垂首,不敢轻易抬头,唯有目光悄悄瞟向御座上的胤禛,康熙朝九子夺嫡的风波之后,朝臣们对 “立储” 二字格外敏感,谁都不愿轻易触碰这道雷区。
胤禛端坐在御座上,神色不明。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的百官,从躬身奏请的御史,到垂首沉默的大臣,最后落在站在亲王队列中的允禩、允禵、允?等人身上,眼神深邃,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国本未定?” 胤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威严,“朕登基不过数年,朝局初稳,此时提及册立太子,立朕的哪个皇子合适?”
御史台李大人继续开口:“皇上春秋鼎盛,然太子乃国之根本,早立太子,方能让皇子们有所敬畏,让百官有所依附,避免日后出现兄弟相争、朝野动荡的局面。臣虽位卑言轻,却也知‘预立储君,国之常道’,还请皇上三思!”
这番话暗指了康熙朝夺嫡的教训,让胤禛无从反驳,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百官们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胤禛的回应。
“皇上,臣以为御史大人所言虽有道理,却也需顾及当下局势。皇上如今春秋鼎盛,精力充沛,正是打理朝政、开创盛世的好时机。而诸位皇子年纪尚幼,最大的三阿哥也不过十余岁,心性未定,才干未显,此时册立太子,恐难服众。不如先好生教养众位皇子,待他们长大成人,显露才干后,再择贤而立,这样既能保证太子的贤德,也能让朝野上下心服口服。”
允?却显然没领会到其中的微妙,上前一步:“皇兄,这话虽有道理,可咱们也得看看实际情况啊。您的阿哥们,算来算去,也没几个能拿得出手的 ,弘时那小子,整日里就知道游手好闲,连书都背不全,其他的皇子要么年幼,要么体弱。”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胤禛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悦,却并未发作,只是冷冷地看着允?,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十弟此言差矣,三阿哥为长子只要加以好好教导,日后未必不能成为栋梁之材,四阿哥一直未曾回宫居住,百官们也不甚了解……”
允?不等允禩说完,便接口道:“是啊皇兄!弘历那孩子臣弟见过几次,小小年纪便口齿伶俐,对答如流,比弘时强多了!不如把他接回宫里,让位分高的嫔妃抚养。”
此时,一直沉默的允祉也上前一步:“皇上,臣以为十弟所言有理。四阿哥年纪渐长,不如找一位位分高、品德贤淑的妃嫔,接入宫中抚育。”
胤禛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脸上的神色依旧不明,众人看似在讨论 “立储” 与 “抚育弘历”,实则是在试探他的心思,也是在为各自支持的皇子或势力争取利益。
“册立太子之事,关乎国本,需慎重考量。如今诸位皇子年纪尚幼,才干未显,此时提及册立,为时过早,此事,容后再议吧。”
朝会结束后,百官们纷纷散去,却在私下里议论纷纷。
允禵并未随众人一同离宫,而是转身朝着寿康宫的方向走去。
“老十四来了,刚下朝,今个怎么这么晚?”
“劳皇额娘挂心。” 允禵躬身行礼后,在太后身边的椅子上坐下,宫女连忙奉上热茶。
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状似随意地说道,“今日朝会上,御史台的大人奏请皇兄册立太子,引发了不少议论,这才耽误了些时间。”
太后端着茶盏抬眼看向允禵:“册立太子?你皇兄怎么说?”
“皇兄说诸位皇子年纪尚幼,才干未显,册立之事容后再议。不过朝臣们倒是议论纷纷,有人提到了弘历,说他聪慧过人,一直在圆明园居住,不利教养。”
提到弘历,太后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弘历这孩子,也是个苦命的。自出生后便被扔在圆明园,可终究不如在宫里。哀家见他眉眼间总带着几分怯生生的模样。”
“皇额娘说得是,弘历若是一直待在圆明园,无人好好教导,即便再聪慧,也难成大器。”允禵压低声音:“儿子想着,不如让华妃抚育弘历。”
太后愣住了,没料到允禵会提出让华妃抚育弘历,皱了皱眉,疑惑地问道:“为何是华妃?”
“皇后隐隐有要扶持三阿哥的意思,近日皇后有拉拢朝臣为三阿哥奔之势,皇后娘娘母仪天下,要是再有三阿哥做了太子加持,对这后宫来说,儿臣倒觉得眼下看未必是好事。”
太后沉默了,仔细思索着允禵的话。
“你说得有道理。华妃本性不坏,如今年家倒了,也收敛了许多,让她抚育弘历算是一举两得。”
“若是有皇额娘开口,想必皇兄也会认真考虑。”
太后笑着摇头:“你这孩子,倒是会给哀家安排差事。”
允禵见风吹得差不多了,便转移了话题,捡些王府里的趣事讲给太后听,学着弘春那日背书的模样,身子挺得笔直,眉头皱成一团,说起弘春让若曦给他做点心故意把 “人之初,性本善” 念成 “人之初,性本馋”,逗得太后笑得直拍软榻扶手。
“你这孩子,都当亲王了,还跟个孩童似的没正形。” 太后笑着擦了擦眼角的泪花,眼神里满是慈爱,“弘春定是被你教坏了,才敢这么调皮。”
“皇额娘可冤枉儿臣了,那小子,鬼主意多着呢。”
太后笑着点头,正想说些什么,殿外忽然传来太监的通报:“皇上驾到 ——”
话音刚落,殿内的笑声瞬间止住,允禵敛了脸上的笑意,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掩去了脸上的几分随意。
胤禛身着明黄色常服,目光扫过殿内的情景,最后落在允禵身上,语气平淡:“老十四也在?”
“参见皇兄。”
“免礼。” 胤禛点了点头,转而向太后躬身行礼,“儿臣给皇额娘请安。”
“皇帝来了,快坐。” 太后放下茶盏,语气恢复了往日的平和。
胤禛在太后身边坐下,端着茶盏,却没有喝,只是轻轻转动着杯沿,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允禵。
殿内的气氛有些尴尬,允禵上前一步,躬身说道:“皇额娘,儿臣还有些事务要处理,得空再来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看了看允禵,又看了看胤禛,笑着点头:“也好,忙你的去吧。”
允禵再次躬身行礼,又对着胤禛微微颔首,转身快步走出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