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缓缓驶离金陵驿站,林凡靠坐在车厢内,窗外的街景逐渐模糊。
方才与金陵世家的对谈,在他心头激起层层波澜。
那些人表面客气,实则步步紧逼,软硬兼施,话语里藏着刀光剑影。
他们自以为掌控全局,却低估了他文道革新的决心。
他轻抚怀中《文道心经》残篇,那古朴的丝帛触感温热,仿佛回应他胸臆间的激荡。
金陵城的世家,不过是京城那张无形大网的末梢。
他未入京城,便已感受到那股无处不在的压力。
但这压力,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出更深层的斗志。
今日,金陵文坛为他设了一场送别雅集。
他需要借此机会,再次阐明自己的文道,也为金陵之行画上一个句号。
马车停在一处雅致的园林前,这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翠竹掩映,小桥流水。
园内已是人声鼎沸,笑语喧哗,显然汇聚了金陵城大半的文人雅士。
林凡下车,自有书童上前引路。
他步入园中,目光所及,皆是衣冠楚楚的文人学子。
其中不乏金陵城有名的宿儒,也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举子。
他们或三五成群,品茗论道;或凭栏远眺,吟诗作赋。
他的出现,让原本热闹的场面短暂一静,随后又爆发出更大的喧哗。
许多人上前拱手问候,言语中满是敬佩。
毕竟,林凡以解元之名,在金陵府掀起文道革新之风,其才学与胆识,已然折服不少人。
“林解元来了!”
有人高声唤道。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着一袭素雅长袍,在众人簇拥下迎了过来。
此人是金陵城文坛的泰斗之一,德高望重的李太傅。
李太傅笑容满面,拉着林凡的手,感慨万千:“林解元不负盛名,老夫早闻你‘经世致用’之论,今日一见,果真非凡。金陵文坛,因你而生机勃勃。”
林凡谦逊回礼,与众人寒暄一番。
雅集的主办方,特意为他设了主位。
不多时,酒过三巡,诗兴渐浓。
“今日林解元即将远赴京城,我等金陵文人,特设此宴为林解元送行。林解元才华横溢,今日不妨再作一诗,为我等留下墨宝,也为金陵文坛添一佳话!”
一位年轻举子高声提议。
众人纷纷附和,期待林凡的诗作。
林凡起身,环视一周,心中思绪万千。
他今日所作之诗,不能仅是风花雪月,更要承载他文道革新的抱负。
他踱步至园中水榭,临水而立,清风拂过,衣袂飘飘。
他深吸一口气,胸中激荡的文气缓缓流淌,凝聚于喉间。
“我有一诗,愿与诸位共勉。”
林凡朗声开口,声音清越,传遍园林。
他念道:
“金陵风雨几春秋,文气浩荡几度休。
一纸空谈千古事,不若躬耕解民忧。
格物致知破迷障,经世致用济苍生。
莫道书生无用处,敢教日月换新天!”
诗成,园中瞬间鸦雀无声。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字字铿锵有力,直指文道核心。
它不仅是对传统文风的批判,更是对他“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理念的直接阐述,同时表达了他改造天地的雄心壮志。
一股浩然文气自林凡身上勃发,如潮水般涌向四面八方,与园中众人心头激荡的文气相互碰撞,又相互融合。
许多年轻学子,听得热血沸腾,只觉得胸中郁结之气一扫而空,仿佛找到了文道的真正方向。
“好诗!”
李太傅第一个拍案而起,老泪纵横,“敢教日月换新天!林解元此言,振聋发聩,此乃文道之幸,苍生之幸啊!”
他此言一出,园中顿时沸腾。
“林解元所言,深得我心!我等读书人,岂能只顾风花雪月,当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经世致用,格物致知!这才是文道正途!”
“我愿追随林解元文道,为天下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无数年轻学子,纷纷起身,拱手向林凡致意,眼中满是狂热与敬佩。
他们被林凡的诗句和文气所感染,更被他为民请命的赤诚之心所打动。
林凡的文气,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他感到自己的文宫星海,前所未有的活跃,仿佛获得了某种巨大的认可与滋养。
这不仅是诗词的胜利,更是他文道理念的胜利。
一些老一辈的文人,原本对林凡的新文道尚有疑虑,此刻也被这股磅礴的文气所震慑。他们望着那些激动的年轻面孔,心中百感交集。或许,这便是文道革新的浪潮,势不可挡。
林凡再次拱手,他看着这些被自己文道所感染的面孔,内心升腾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
“诸位同道,文道之兴,不在一人一地,而在天下苍生。我此去京城,前路险阻重重,但我深信,只要我等文人,心系百姓,躬行实践,文道革新之风,必将吹遍大夏!”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人们心头。
“林解元放心,我等金陵文人,定当秉承您的文道理念,在金陵府城,将经世致用,格物致知之学发扬光大!”
一位年轻才子高声回应,他的声音代表了在场许多人的心声。
李太傅再次上前,他拍了拍林凡的肩膀,语重心长:“林解元,你在金陵播下的种子,老夫定会替你好好守护,让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你尽管放手去京城闯荡,不必担忧金陵之事。”
林凡向李太傅深施一礼,这份承诺,让他此行京城,少了一份牵挂。
雅集散去,天色已晚。
林凡走出园林,耳边依然回荡着那些激昂的话语。
他知道,今日的诗会,远不止一场送别那么简单。
他以诗言志,以文道引路,已在金陵文坛埋下了革新的火种。
他上了马车,车夫轻轻一抖缰绳,马车再次启动,朝着京城的方向驶去。
金陵的夜色,在身后渐行渐远。他闭上眼,胸中的文气仍旧激荡。
金陵的文道之火,已然点燃。
而京城,那座天下文脉汇聚之地,又将因他的到来,掀起怎样的波澜?
那些被他文道所感召的年轻学子,又将如何将这股革新之风,吹遍金陵府的每一个角落?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