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府。
阳光明媚。
街市一如既往地热闹非凡。
今日的梅家,门庭若市,人声鼎沸。
府衙的差役们早早便在梅家门前张灯结彩,贴上红绸,挂上“奉旨宣诏”的牌匾。
一队身着礼服的礼部官员,在平江知府和县令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抵达梅家小院。
为首的礼部主事手持金黄色卷轴,脸色庄重肃穆。
梅鹤亭,这位年过不惑的秀才,此刻正穿着他那件最体面的儒生长衫,颤巍巍地跪在院中。
他的妻子和梅家所有亲眷,也都跪伏在地,紧张激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礼部主事展开诏书,高亢威严的声音,瞬间响彻梅家小院,引得周围邻里百姓纷纷驻足围观,探头探脑地想一探究竟。
诏书中,皇帝褒赞梅凝“品德端庄,才貌出众,贤淑可嘉”,特册封其为昭仪。
更重要的是,诏书明确指出,念及梅凝入宫侍奉君上,其父梅鹤亭教女有方,特恩赠右武郎(从六品)一职,并加检校太子宾客虚衔,荫补其弟(或子侄)一人为三班奉职(从九品),以彰皇恩浩荡。
一字一句,如同天籁,深深地敲击在梅鹤亭的心弦。
梅秀才紧闭双眼,泪水汹涌而出,模糊了视线。
右武郎!从六品!
检校太子宾客!
荫补子弟!
这…这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啊!
梅秀才寒窗苦读大半辈子,求一个功名而不得,受尽世人冷眼。
却不曾想,有朝一日,竟能因女儿之故,得此恩典!
这哪里是赠官,这简直是再生父母,再造之恩!
“臣梅鹤亭……叩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梅鹤亭激动得涕泪横流,重重地叩首,十分虔诚。
这一跪,是跪谢皇恩,更是跪谢女儿为梅家带来的荣耀与尊严。
周围的邻里百姓们,听得这诏书内容,无不震惊得目瞪口呆。
平日里那个清贫的梅秀才,如今竟成了朝廷命官,女儿更是一飞冲天,成了皇家的昭仪娘娘!
这简直是鲤鱼跃龙门,祖上积德啊!
一时间,梅家小院外,赞叹声、羡慕声此起彼伏。
“哎呀,老梅家这是真的飞黄腾达了啊!”
“梅秀才熬了一辈子,可算是熬出头了!谁说读书人没用?这不,养了个好女儿,比考中进士还强!”
“昭仪娘娘啊!入了皇族,比知府老爷还尊贵呢!”
宣诏结束后,礼部官员和平江知府、县令纷纷上前,向梅鹤亭道贺。
态度之恭敬,与往日判若两人。
昔日梅鹤亭见县令,还需躬身作揖,如今县令在他面前,却也要客客气气,口称“梅相公”,甚至带着一丝讨好。
梅鹤亭接过那金灿灿的诏书,双手颤抖,如捧至宝。
看着妻子和亲眷们惊喜交加的脸,看着周围邻里们羡慕又敬畏的目光,梅鹤亭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
几十年的清贫与不甘,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洗刷和升华!
而这其中,面部表情最丰富的,莫过于平江府衙当初那个为难梅家的小吏。
当得知梅凝被册封为昭仪,且其父梅鹤亭被赠从六品官职的消息时,小吏吓得魂飞魄散,连夜赶往梅家,咚咚咚地叩响了梅家的大门。
“梅……梅相公!小的知错!小的有罪啊!”
小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梅鹤亭连连磕头,将额头都磕青了。
他声音带着哭腔,身体颤抖得如同筛糠:“小的当初有眼不识泰山,狗眼看人低,冒犯了昭仪娘娘,冒犯了梅相公!小的罪该万死!求梅相公恕罪!求梅相公给小的一条生路啊!”
若是知府和县令老爷知道自己曾经为难过昭仪娘娘,不用说什么下场。
丢官是小事,被整个平江府官场针对才是大事!
梅鹤亭看着小吏那副卑躬屈膝的模样,心中既有痛快,也有一丝感慨。
他没有为难小吏,只是淡淡地说了句:“起来吧,过去的就过去了,日后好好当差便是。”
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小吏如蒙大赦,感恩戴德,连连磕头称谢。
此后,这名小吏彻底改变了往日嚣张跋扈的习性。
他逢人便说,当初梅娘娘来报名时,自己就看出她不同寻常,有凤仪之姿。
“你们是不知道啊!当时梅娘娘来报名,那气质、那容貌,一看就不是凡尘俗物!哎呀,我当时就觉得,这姑娘,未来定是贵不可言!可不是嘛,这不就成了昭仪娘娘了!果然是慧眼识珠啊!”
小吏在府衙前,绘声绘色地吹嘘着,好像自己当年真的有那般高明的眼力一般。
这番话,虽然带着几分谄媚和自吹自擂,却也反映了梅家境遇的巨大转变。
梅家在平江府,从此也成了炙手可热的存在。
曾经对梅鹤亭避之不及的乡绅们,如今纷纷携厚礼登门拜访,恭贺梅家喜事。
那些平日里对梅家不屑一顾的士族,也开始主动递上拜帖,表示愿意与梅家结为姻亲。
梅鹤亭还有个儿子,年仅十五岁。
梅鹤亭的几个远房亲戚,闻讯后也从各地赶来,争相认亲,希望能借着梅家的势,光耀门楣。
梅鹤亭的兄长,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如今也因梅凝被册封昭仪,跟着沾了光。
梅鹤亭将朝廷荫补的“三班奉职”名额给了兄长之子,让他得以入仕为官,实现了梅家祖祖辈辈的梦想。
至于自己的儿子,他想让儿子走仕途,凭本事真正的入仕为官,完成自己年轻时未曾完成的梦想!
昔日门前冷落的梅家小院,如今每日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梅鹤亭和妻子每日都在应酬,累并快乐着。
看着家中的变化,感受着世人态度的转变,心中对女儿梅凝的感激与思念,更是达到了顶点。
他们知道,女儿虽然身陷深宫,前途未卜,但她却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让他们这些寒门草芥,得以在世人面前挺直了腰杆。
这一切的荣耀,都源于那位英明神武的官家,崇祯皇帝!
梅鹤亭每日都会在书房中焚香,遥望京城方向,默默祈祷女儿在宫中一切安好,也祈祷大宋江山稳固,官家万寿无疆。
如今,女儿的荣耀与家族的兴衰,都与天子的圣明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