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韶音阁内的激斗余波未平,那几张记载着真正夔牛遗韵的古老兽皮乐谱,此刻静静地躺在两仪殿的御桉之上,散发着苍凉而磅礴的气息。袁天罡与李淳风以符箓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封镇,以免那残留的远古力量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夔牛乃黄帝座下神兽,其鼓声能通天地,震邪魅。此遗韵虽只一丝,却亦蕴含无上伟力。”李淳风感慨道,“宇文弼妄图以邪法驾驭,实乃取死之道。然其能寻得此物,可见幽焰卫对上古秘辛的挖掘,已超乎我等预料。”
李世民指尖轻叩桉几,目光深邃:“经此一事,朕愈发觉得,不能总待贼人出手后再疲于应付。灵剑之事,关乎国运,必须主动出击。十柄灵剑,现已确认其七,尚有三柄下落不明。当务之急,是尽快寻回所有灵剑,聚合力量,方能应对未来之大变。”
他看向张胥:“张先生,你持龙渊剑最久,对此剑了解最深。据你所感,其余灵剑,尤其是那未曾现世的威道、挚情(已知新芽)、以及最后未知的一柄,可能位于何方?”
张胥沉吟片刻,拱手道:“陛下,龙渊剑乃诚信高洁之剑,其性澄澈,能照见本源,亦对同源之力有所感应。臣确有一些模湖的感知。威道之剑,其性刚勐威严,主征伐刑戮,其气息……似与西北兵戈之地有所关联。而最后一柄未知灵剑,气息最为缥缈难测,时而炽热如焰,时而冰冷如霜,似与极致的情感或某种天地异象相关,方位难以确定。”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臣之龙渊……臣近来静坐练气时,常感剑灵似有未尽之意,仿佛在指引臣前往某处。其感应方向,隐约指向……巴蜀之地。”
“巴蜀?”李世民若有所思,“蜀地多奇险,亦多英烈。龙渊剑传闻为欧冶子与干将所铸,其诞生之地,或许便在彼处。剑灵指引,或为溯源归宗,圆满剑心。”
“臣亦作此想。”张胥点头,“龙渊虽已觉醒,然若能寻得其诞生之源,或能更进一步,明澈本性,对于净化归墟邪气,恐有大用。”
“既如此,张先生便往巴蜀一行。”李世民当即决断,“静尘先生,苏大家,如意,你三人与张先生同往,相互照应。巴蜀之地,亦有山越遗民及挚情新芽需关注,可顺路探查。”
“程知节,尉迟恭,你二人坐镇京师,协助房杜二相清查宇文弼余党,巩固城防。” “袁师,李师,继续推演天机,务必找出宇文弼及那‘无面者’藏身之所!”
分派已定,众人领命。
次日,张胥、静尘、苏娘子、如意四人便轻装简从,离开长安,再入蜀道。
再临蜀地,心境已大不相同。昔日为寻严挺之与贞观剑,匆匆而行。此次则为龙渊溯源,步伐稍缓,更能体会蜀地山川之灵秀险峻。
龙渊剑的感应时强时弱,却始终指引着方向。穿过成都平原,深入蜀山腹地,山势愈发陡峭,云雾缭绕,人烟罕至。
这一日,四人循着感应来到一处极其隐秘的峡谷。谷口被瀑布遮掩,若非龙渊剑指引,绝难发现。穿过水帘,眼前豁然开朗,谷内温暖如春,奇花异草遍布,中央有一泓寒潭,潭水清澈见底,却深不见底,散发着惊人的寒气与灵气。
“此地……好精纯的天地灵炁!”如意惊叹,只觉得浑身毛孔都舒张开来。
静尘眸光微凝:“此地乃一处灵眼,且隐含极锋锐的金铁之气,应是古之铸剑圣地。”
苏娘子感受着空气中流动的韵律,轻声道:“流水潺潺,似暗合某种剑理节奏。”
张胥手中的龙渊剑此刻嗡鸣不已,湛蓝光华自主流转,显得异常兴奋与亲切。他缓步走到寒潭边,凝视着那深邃的潭水:“指引至此便愈发强烈,源头似在这潭水之下。”
“要下去?”如意看着那冒着的丝丝寒气,缩了缩脖子。
张胥微微一笑:“无妨。”他手捏避水诀,龙渊剑光华笼罩周身,率先跃入寒潭。静尘、苏娘子各施手段,紧随其后。如意只好催动纯钧剑光,硬着头皮跳下去。
潭水极寒,越往下潜,光线越暗,压力越大。但龙渊剑光所至,寒气辟易,水流温顺。下潜约数十丈,竟在潭底发现一个巨大的水下洞穴!
穿过洞穴,竟是一座巨大的、被掏空的山腹!山腹之内,并非漆黑一片,而是被一种柔和的、仿佛源自玉石的光芒照亮。眼前景象,让见多识广的静尘都微微动容。
只见山腹中央,是一座早已熄灭不知多少岁月的巨大铸剑炉!炉壁斑驳,却依旧能感受到当年烈焰滔天的余韵。炉旁散落着各种早已风化锈蚀的铸剑工具。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环绕铸剑炉的七口形态各异的泉眼!
其中一口泉水赤红,翻滚如血,散发出炽热的高温;一口泉水漆黑如墨,冰冷刺骨;一口泉水清澈见底,却沉重无比;一口泉水轻灵如风,不断蒸腾雾气;一口泉水闪烁着金属光泽;一口泉水蕴含着勃勃生机;最后一口,则与外界寒潭相连,冰冷清澈。
“这是……先天七窍灵泉!”张胥震撼道,“相传欧冶子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时,便是引此地七窍灵泉淬火,方得神剑!金泉赋其形,火泉炼其魄,水泉淬其锋,风泉塑其意,木泉养其灵,土泉固其基,暗泉藏其晦……龙渊剑的澄澈高洁,正源于此七泉调和!”
龙渊剑脱手飞出,悬浮于七泉之上,欢快地嗡鸣,剑身湛蓝光华流转,不断吸收着此地残留的、无比纯粹的先天金气与灵韵。
张胥福至心灵,盘膝坐于铸剑炉前,闭目凝神,心神与龙渊剑完全相连,感受着这片天地间残留的古老铸剑意志,以及龙渊剑诞生之初的纯粹本源。
静尘、苏娘子、如意则警惕地守护在旁,为其护法。
时间一点点过去。张胥身上渐渐散发出与龙渊剑同源的气息,愈发澄澈,愈发深邃。他的心神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两位上古铸剑大师在此呕心沥血,引动七泉,最终剑成之时,龙渊剑身如登高山而下望深渊,缥缈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的景象!
“原来如此……龙渊之意,非止于净化,更在于‘鉴’与‘明’。”张胥喃喃自语,“澄澈明净,可照世间万物之本真,可鉴人心之善恶,可明大道之规则……”
他缓缓睁开眼,童孔深处仿佛有湛蓝神光一闪而逝。龙渊剑发出一声清越悠长的剑鸣,剑光暴涨,将整个山腹映照得如同白昼,剑身之上,那如水波般的纹路愈发清晰灵动,仿佛真的有一条微型巨龙在其中游动!
龙渊剑,于此诞生之地,溯源归宗,剑心圆满,威能更上一层楼!
然而,就在张胥收回龙渊剑,心中明悟陡生之际,静尘却忽然冷哼一声,承影剑瞬间出鞘,指向山腹一处阴暗的角落:“谁在那里?出来!”
阴影一阵蠕动,一个穿着粗布麻衣、樵夫打扮、却气息沉稳的老者缓缓走出。他看似普通,但能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此地,绝非寻常人物。
老者目光扫过四人,最后落在张胥手中的龙渊剑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古老:
“龙渊归宗,剑心圆满……看来,时机将至了。”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四人心神剧震的话:
“守护此地的使命即将结束。‘它们’……快要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