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斯·玛菲的总部,与其说是一个工厂,不如说是一座精密的工业艺术品。
一尘不染的道路,自动化运行的物流小车,巨大的玻璃幕墙后,是正在组装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庞大机械。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一种冰冷、强大而又令人敬畏的秩序感。
钱总工跟在接待人员身后,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云端。他一辈子都在和图纸、零件打交道,眼前的一切,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业殿堂。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朝圣般的虔诚和一丝身为追赶者的自卑。
相比之下,李浩轩则像是在逛自家的后花园。他步履从容,目光锐利地扫过车间里那些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将关键信息一一记在心里。
两人被领进了一间宽敞的顶层会议室。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整个工业园区的全景。会议室内,一张椭圆形的胡桃木长桌旁,已经坐着五位神情各异的德国人。
坐在主位的,是一个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眼神锐利的老者。他叫赫尔曼·冯·施泰因,克劳斯·玛菲集团的董事会成员之一,主管战略投资。
昨晚,正是他被施密特从睡梦中叫醒,连夜召集了这场会议。
他左手边,是化工设备部的负责人克莱默先生,一个典型的德国工程师,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旁边还有公司的首席法务官和财务总监。
而销售总监施密特,此刻只能坐在最末尾的位置,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李先生,钱先生,欢迎来到克劳斯·玛菲。”
施泰因董事开口了,声音低沉,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他虽然说着欢迎,但审视的目光,在李浩轩和钱总工身上来回扫视。
这阵仗,让钱总工的手心,瞬间就冒出了汗。
“很荣幸见到您,施泰因先生。”李浩轩不卑不亢地用德语回应,随即拉着还有些拘谨的钱总工入座。
没有过多的寒暄,施泰因单刀直入。
“李先生,施密特已经将您的‘合作方案’,向我们做了汇报。一个非常……嗯,有想象力的方案。”他刻意在“想象力”这个词上加重了语气,其中的讥讽意味,不言而喻。
他身旁的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拿出了一份文件,冷冰冰地说道:“李先生,根据我们的核算,您提到的那套生产线,仅物料成本就高达五百万马克,加上研发、制造成本和专利费用,八百万马克已是我们的底线。我们是一家制造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更不是银行。对于这种需要我们单方面垫付全部资金,并且在未来五年内,用我们不确定能否卖出去的产品来偿还的合作,我只能说,风险太高,近乎荒谬。”
首席法务官也跟着补充道:“而且,‘巴统协议’是绕不过去的法律障碍。即便我们同意,我们的政府,以及北约,也不会同意。我们不可能为了一笔八百万马克的生意,去冒违反国际禁令的风险。”
一开场,德国人就亮出了他们所有的底牌:价格没得谈,方式不可行,法律不允许。
三座大山,直接压了过来,几乎封死了所有的谈判空间。
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
钱总工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他觉得这次谈判,恐怕要无功而返了。
然而,李浩轩的脸上,却依旧挂着那副从容的笑容。
他没有急着反驳,反而转向一直沉默的化工设备部负责人。
“克莱默先生,我听说贵公司正在研发新一代的离心式压缩机,试图将合成氨过程中的能耗,再降低百分之五。不知道这个项目,进展得是否顺利?”
这个突如其来的技术问题,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克莱默那张严肃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个项目是公司的高度机密,除了核心研发团队,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你……你怎么知道的?”
“我不仅知道,我还知道,你们遇到了瓶颈。”李浩轩的目光锐利,“你们的压缩机叶轮,在超高转速下,出现了金属疲劳和细微的形变问题,导致能量损耗无法达到理论值。对吗?”
“轰!”
克莱默心头剧震!他霍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死死地盯着李浩轩,像是见了鬼一样!
李浩轩说的,分毫不差!这正是困扰他和整个研发团队三个月的核心难题!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施泰因董事等人,看着失态的克莱默,又看看一脸平静的李浩轩,眼神中充满了惊骇和不解。
钱总工更是张大了嘴巴,他完全搞不懂,李浩轩是从哪里知道这些德国人的核心机密的?这简直匪夷所思!
李浩轩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只是缓缓说道:“克莱默先生,我建议你们可以尝试一下,在叶轮的合金材料中,加入千分之三的稀土元素‘钇’。它能极大地提升合金在高温高压下的屈服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说完,他不再看目瞪口呆的克莱默,目光重新回到了主位的施泰因董事身上。
“施泰因先生,现在,我们可以来谈谈您口中那笔‘八百万马克的生意’了。”
仅仅一个回合,李浩轩就用绝对的技术认知,彻底击碎了德国人的傲慢。
会议室里的气氛,已经悄然逆转。之前是审判,现在,变成了聆听。
施泰因的坐姿,不自觉地前倾,他挥手让还站着的克莱默坐下,沉声说道:“李先生,请继续。”
“各位,从一开始,你们就搞错了一件事。”李浩轩站起身,走到了会议室的窗边,指着窗外庞大的工业园区。
“你们以为,我是在求你们,卖给我一套设备。不,我是在给你们克劳斯·玛菲,指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他的声音,充满了强大的自信和感染力。
“你们看到的,是八百万马克的成本,是禁运的风险,是虚无缥缈的‘补偿贸易’。而我看到的,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农业人口占比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市场!”
李浩轩猛地转身,目光锐利,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八百万马克,很多吗?它连打开这个市场大门的钥匙孔都算不上!你们真正的生意,不在于卖给我一条生产线,而在于未来二十年,三十年,向中国出售成百上千条生产线!在于成为这个国家化肥工业的技术标准制定者!在于当这个国家彻底开放后,你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碾压所有姗姗来迟的竞争对手!”
“这是一个价值十亿,甚至百亿马克的市场!而我今天给你们的,就是一把能打开这个宝库的,独一无二的钥匙!”
“我的方案,不是风险,而是你们进入这个市场的最低成本的‘入场券’!你们投入的,仅仅是一套生产线的成本,而收获的,将是整个未来!”
李浩轩的话,深深地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们脸上的轻视和怀疑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因巨大野心被点燃而泛起的潮红。
百亿马克的市场!
技术标准制定者!
这个中国年轻人,给他们画的饼,太大了,大到让他们无法呼吸,却又充满了致命的诱惑!
“至于‘巴统协议’……”李浩轩冷笑一声,“先生们,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当利润足够大的时候,法律,是可以被‘说服’的。我相信,以克劳斯·玛菲在德国政界的影响力,去为一项可能带来百亿马克回报的合作,申请一个‘民用技术出口特批’,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吧?”
施泰因董事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他死死地盯着李浩轩,仿佛要将他看穿。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地问道:“李先生,我需要一个保证。我如何相信,你所描绘的这一切,不是一个虚假的幻想?”
“就凭我。”
李浩轩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凭我知道你们最核心的技术机密,凭我能为你们解决最棘手的技术难题。施泰因先生,您觉得,一个能做到这些的人,会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骗子吗?”
施泰因沉默了。
他看了一眼身旁脸色凝重,依旧在思考“稀土元素钇”的克莱默,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他深吸一口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郑重地向李浩轩伸出了手。
“李先生,克劳斯·玛菲公司,原则上,同意您的合作框架。具体的合同细节,我会让施密特和我们的法务、财务团队,与您进行下一步的磋商。”
“合作愉快。”李浩轩握住了那只苍老却有力的手。
他知道,这场看似不可能的豪赌,他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