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的喧嚣与宫阙的威仪,如同褪色的画卷,被远远抛在了身后。当定渊峰那熟悉的、带着草木清甜与云雾湿气的山风再次拂过面颊时,云芷心中最后一丝若有若无的滞涩感,也悄然消散。
没有盛大的迎接仪式,没有万众的欢呼朝拜。只有留守的周文渊带着一众核心弟子,安静地等候在山门之外。看到云芷的身影自云端翩然落下,众人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喜悦与激动,齐齐躬身行礼。
“恭迎阁主回山!”
声音整齐,带着发自内心的崇敬与归属感。这里,才是她的根,是她道的起点与归宿。
云芷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看到他们修为皆有精进,气度也更加沉稳,心中慰藉,微微颔首:“不必多礼,这些时日,辛苦诸位了。”
回到天机殿,一切陈设依旧,纤尘不染。殿后那方灵池中,几尾锦鲤悠然摆尾,在阳光下闪烁着金红色的光泽,与记忆中一般无二。云芷走到池边,看着水中自在游弋的精灵,又抬头望向高远湛蓝的天空,只觉心神一片空明宁静。
她拒绝了萧景珩留在神都的提议,并非不近人情,而是清晰地知道,唯有这片相对自由、不受太多世俗规矩束缚的天地,才能让她的元炁之道真正茁壮成长,才能容纳她探索更广阔星海的野心。皇宫虽好,却是精致的牢笼,会无形中消磨道者的锐气与灵感。
接下来的日子,云芷的生活恢复了某种规律的平静。
每日清晨,她会在求道崖上讲法一个时辰。不再局限于具体的修炼法门,更多的是阐述元炁之道的根本理念,讲解心性的修持,回答弟子们在修行路上遇到的种种困惑。她的讲法深入浅出,往往能直指本源,不仅天机阁弟子受益匪浅,连一些闻讯赶来、驻扎在山下的其他宗门修士也听得如痴如醉,大有收获。
讲法完毕,她便回到天机殿后的静室,或是于灵池边打坐,梳理着皇陵一战中的感悟,尤其是最后引动万灵信念、心光照耀幽冥,乃至明悟“我道即天道”的玄妙境界。那一战,不仅彻底奠定了她的实力地位,更让她对自身道路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她开始尝试将那份感悟融入日常的修行,元炁的运转更加圆融自如,对混沌、界定等法则的掌控也愈发精微。
午后,她偶尔会指点一下石猛、韩立等亲传弟子的修行。石猛走的是刚猛霸道的路子,她便引导他将力量内敛,刚柔并济;韩立心思缜密,擅长阵法与操控,她便传授他更多关于能量本质与空间结构的知识。针对不同弟子的特质因材施教,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道基越发扎实,也是一种别样的修行。
夜幕降临,星辉洒落。云芷最喜欢在此时独自登上定渊峰的最高处,仰望星空。自从定鼎宴那夜,接收到那一缕来自遥远星空的微弱感应后,她对此便多了一份关注。她能感觉到,那并非错觉,而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呼唤,一种来自更广阔天地的道韵吸引。那片无垠的星海,仿佛才是她这条已然跃过“龙门”的锦鲤,最终应该前往的浩瀚海洋。
这一夜,月朗星稀。
云芷如同往常一样,在峰顶盘膝而坐,心神放空,与周天星辰隐隐交感。体内元炁自然而然地流转,与漫天星辉产生着微弱的共鸣。
忽然,她心念一动,目光投向了灵池的方向。
借着星月清辉与自身感知,她“看”到池中那几尾最为灵动的锦鲤,并未像往常一样沉入水底休息,反而聚集在池水中央,首尾相衔,缓缓游动,形成一个奇妙的圆环。它们身上那金红色的鳞片,在星光照耀下,反射出不同于往日的光泽,隐隐与天空中的某几颗星辰遥相呼应。
更让她感到惊奇的是,其中一尾体型稍小、鳞片边缘带着一抹奇异紫金色的锦鲤,竟在游动中,偶尔会尝试着向上跃起,并非为了觅食,而是一种……本能地、想要更靠近那片星空的姿态。虽然它每一次跃起,都离水面不高,但那奋力摆尾、逆着水流与地心引力的姿态,却带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灵动与渴望。
云芷心中微微一动。
她想起了自己。前世于红尘中挣扎,如同池中懵懂的鱼。今生觉醒,开创元炁之道,便如同鱼跃龙门,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而如今,她站在这定渊峰顶,仰望星海,感应那冥冥召唤,不也正如这池中锦鲤,渴望跃出这方池塘,去往那真正的、无边无际的星辰大海吗?
道无止境。
她以为战胜夜岚,明悟己道即是巅峰,却不知这只是打开了另一扇更加宏伟的大门。
那尾紫金锦鲤又一次奋力跃起,在星辉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鳞片上紫金光华一闪而逝。
云芷缓缓站起身,夜风吹拂着她的衣袂与发丝。她看着那尾不断尝试的锦鲤,又望向那深邃无垠、仿佛蕴藏着宇宙所有奥秘的星空,唇角渐渐勾起一抹明澈而充满期待的笑意。
她的道,在这方天地或许已近圆满。但星海之外,必有更加波澜壮阔的风景,等待着她去探索,去经历。
锦鲤虽安于池,其志在星海。
而她,已然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