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8个过来学习的很知趣的加入晨练队伍,只是在唱歌环节有点拖后腿,在军体拳环节更是全程懵逼,倒是在念教员语录时,几人熟稔于心,声音洪亮,稳稳跟上了节奏。
至于5位老同志,让他们自由活动了,晨练的标准对他们来说强度太大了。
早饭后,林鸿彬把管理层、还有13位新来的同志都聚了起来。祝晓燕已经没来了,卫生员兼后勤组组员是没必要过来开会。
林鸿彬开会现在都很直接,今天也是,没有什么前戏,直达主题:“今天会议的内容,就是通报下半年工作大致的安排,还有几位新同志的工作安排。”
昨天吃晚饭时已经互相认识过了,就没再做介绍了。
“第一个内容,说一说下半年的一些工作安排。下半年的工作重点还是会在养殖这一方面。”
“原因有二,一是县里给我们颁发了一份特种养殖许可,我们可以养一些驯养一些野生动物了,我下半年也会陆续的进山区抓猎物。”
“还有一个原因是随着甘蔗渣发酵饲料试验的初步成功,糖厂的榨蔗季的甘蔗渣必定会被当做饲料消化掉,那么大数量的甘蔗渣需要庞大的动物去消耗,甘蔗渣发酵饲料现在就我们这里有,所以这是我们林场的机遇,所以必需准备好。
特别是孵化组,要做好技术人员储备,按我的估计,县里随时会下达大量的孵化任务。到时候孵化组可不要掉链子。”
“下半年至少还会增加两个新内容,一是食用菌的量产试验,二是暖房反季节种菜试验,明林,这些都是你负责的,下半年会辛苦一些。”
“请场长放心,我撑得住!” 邱明林立刻应声,语气中透着坚定。
只要有新项目,再累也的撑住,新项目才意味了大机遇,才意味着技术员有机会成为工程师,才意味着建功立业。
“昨天我把申请修建水库的报告提交了,主要作用为养鱼、灌溉、发电,但这个要审批,要选址,过程会比较长,离开工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我们要开始做好资金储备,建水库的资金需求可不是盖宿舍这么少的,大家要有心里准备。”
“我们会议的第二个内容,就是新同志的工作安排。”
林鸿彬话锋一转,谈及新来同志的分工:“5位前辈,你们现在的任务是休养,我就不安排你们活了,你们在林场溜达溜达,下下棋、逗逗狗,等身体养好一些再说。食堂的架子上有象棋、弹跳棋。”
昨天晚上,林鸿彬看了陈建思、林智理、吴正威、徐国宥、陈敏谯五位5位老同志的资料,他们在被下放前担任的职务基本是县正科以上级别,职务最高的陈建思还曾是县里三号。
老同志们的身体都不太好,活都不好安排,先供起来再说。
如果安排到管理岗位上,就凭几位丰富的斗争经验,还不把林场弄出两三个阵营出来。就算他们是斗争的失败者,对付林场的这些年轻人还不是手拿把掐的,所以林鸿彬还是有顾虑的。但他们的经验又是林场最缺的,纠结啊!
老同志们也知道林鸿彬的意思,林鸿彬嫌弃他们碍手呗。却也没多说什么 ,毕竟刚到林场,身体与环境都需要适应。
至于8位老知青、转业军人,林鸿彬每人给一张表格:“这上面有除了财务外的所有小组,每个部门花一天去了解、去接触,工作内容、流程、考核内容都在墙上贴着,你们花时间看看,多理解理解。”
“你们共八个人,不要同时挤进一个小组,你们最好自己沟通下,一个小组去一个人。每天结束,各小组长签字。总共11个小组,育种组近期没什么事,其它的还有10组,这10天时间你们就不要休息了。等过了这几天,再给你们安排具体的工作。”
林场的摊子越铺越大,正缺人,这8位能顶一段时间。
“我这边没事了,你们有事的接着讨论,我撤了!”
林鸿彬说完,起身便走出了会议室,动作干脆利落。
这么简洁?都不讨论下细节?
几位新来的同志面面相觑,连老同志们都有些意外,他们从未见过如此 “简洁” 的会议模式,都有点懵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场长很懒,从来是把任务提出来,细节啥的,都是技术员、组长们负责的。
几位老同志有经验,嚷嚷起来:“老陈,杀一局?”
“走,定杀你个片甲不留。”
“老林、老徐要不要去逛逛,活动活动腿脚?”
“行,走走!”
办公室里留下组长们协助分配人员。
林鸿彬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写了三则公告。
一是任免的公告:正式免去林鸿彬的民兵排排长职务;免去祝晓燕后勤组组长职务。正式任命郭子好为知青林场办公室主任、民兵排排长;任命陈彩霞为后勤组组长。
二是第二季度评优公告,规则和上季度不一样,投票分占50%,考核分占50%,也加了优秀组长的评选,现在组长那么多,不评选就有点不对了。
林鸿彬、祝晓燕两公婆都被免去一个职位。林鸿彬也有点刻意弱化祝晓燕在林场的地位。两人在同一单位,那肯定要有一个人牺牲一些,不能搞出一个“夫妻店”“夫妻场”出来。现在林鸿彬的地位高一些,加上祝晓燕怀孕了,那工作上只能是祝晓燕牺牲一些了。
晚上吃完饭,趁着天还亮着,评优工作开始了。新来的13位同志没参与投票。
最终徐秋英、黄逢乾、王志成获得优秀组长投票前三。徐秋英负责的项目是林场的钱袋子,也最是热闹的一个组,排第一无可争议;黄逢乾之前的组员最多,王志成之前的组员第二多,两位当选也没什么毛病。
陈彩霞、黄清流、蔡秋华获得优秀员工投票前三。陈彩霞在第二季度还是普通员工,参与评选,作为食堂的扛把子,获选当仁不让;黄清流负责理发也获得所有男知青的一票;蔡秋华修补衣服,但是与陈建新一起干的活,所以屈居第三。
投票选举有时候就是这样,看人缘,谁人缘好,获得的选票就多。还好与考核排名基本一致,综合得分还是这些人获奖。
评选后,晚上又是一片闹腾,几位中奖的男同志赶紧掏出烟来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