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回来玩得太累了,休息得有点晚,所以今天起来也有些晚。
昨天的内容还没写完,我先接着昨天的写吧。
昨天去博物馆,发现里面没什么值得看的,唯一的收获是,认识了来自西安的一个小哥哥。小哥哥刚刚参加完中考,比我们高一个年级。小哥哥也喜欢历史,所以跟孩子比较投缘,两人一直在聊天,聊了差不多两小时吧。我说我家小孩话太多了,走哪说哪。小哥哥的母亲却说这样挺好的。她家孩子平常都不爱说话,她多希望她家孩子也能跟我家孩子一样健谈。跟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个老婆婆,不知道是奶奶还是外婆。她也很喜欢两个孩子一起聊天,还让我留了她的电话,让我们去西安的时候打电话给她,她来招待我们。
后面因为他们要去看特展,而我们没有预约到特展的票,两孩子不得不分开。
从博物馆出来后,我不知道去哪里好?大中午的去东馆自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太阳太大了,去那边得走不少路。那就去图书馆看看书。上海图书馆有淮海路的总馆,浦东新区的东馆和徐汇区的徐汇书院。查了下位置,发现去总馆最方便,不需要有多少路。
我们沿着延安东路走了一段,然后坐地铁到了上海图书馆。从地铁站出来,我往左边走,孩子往右边走。孩子去的确实是看书的地方,但他没带身份证,进不去,不得不来找我。我这边虽然也属于图书馆,但这里不是看书的地方,不过这里有个特展,还是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主题展。展厅里有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别的地方很难看到。算是我们此行最意外的收获。
我们看完这里后,出来去了走边看书的地方。图书馆挺大的,我们每个楼层都去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没有想坐下来看看的冲动,于是我们转了一圈就出来了。
现在才两点多,去哪里好呢?图书馆东馆,还是博物馆东馆?其实两个馆挨得很近,但博物馆是必须要去的,那就先去博物馆,晚点再去图书馆吧。
我们坐地铁到了科技馆,下来后绕了好半天才找到博物馆。博物馆挺大的,我就在一楼看了青铜馆和雕塑馆。孩子还去二楼看了玉器馆。反正今天肯定是看不完了,到了闭馆时间,孩子从楼上下来找我,我们一起坐地铁回来了。
回来的时候,我还在犹豫,到底是去南站,还是我们酒店附近这个站?南站附近吃的很多,原本我是想去那边吃东西的。上地铁后,通过导航,我发现南站离我们住的地方走路要四十多分钟,也就是去那边吃饭,我们还得坐地铁回来。今天已经走了近两万步,再走路我真吃不消了。我跟孩子说,我们还是回去吧,看看那附近都有什么吃的。孩子说好。
下了地铁,我们找了个离酒店和地铁站都不算远的一家冒菜馆,准备去那边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走了不到十分钟,就看到这边有不少餐馆,很接地气那种。我们找到了冒菜馆,但是一看都很辣,我俩别说吃辣椒,光是闻到辣椒味都有些受不了。所以冒菜自然是不能吃的,不过附近有家卖凉皮凉面皮的。我说吃这个吧,好久没吃了。孩子说随我。我要了一份凉皮,孩子要了凉面皮,都挺好吃的。
吃完后,孩子说怕他晚上会饿,又买了一份鸡蛋饼回来。
到家都快十点了,整个人都没什么精力。孩子说想明天再写日记,我说随你吧,但是最迟七点得起床,不然会耽误后面的行程,孩子答应的挺好的。
结果早上七点喊他都喊不起来,后来我说再不起来我生气了,他才逼着自己起来,洗漱完后开始写日记。也不知道怎么写的,快九点了才写完。我让他去昨天吃那里买点早餐回来。中途我打了个电话给他,让他顺便给我把中饭也买了,免得等下还要去那边一趟,浪费时间。他给我带了两个包子和一份凉皮,自己也带了一份凉皮。我还以为他吃过早餐了呢,他说没吃,他等下吃凉皮。老实说,我想拿棍子敲他。我说那你中午吃啥?他说那我再去一趟。我说你肚子不饿啊,吃了再说吧,傻子!
孩子吃完凉皮,当真又跑那边买了份凉皮回来。回来经过前台的时候,看到一本关于顾诚的书,孩子说他想看会儿书再走,还说他手机导航用了不少电。我能怎样呢?只能让他先充充电。后面书看完了,让他去前台要个袋子,等下好把凉皮装了带走。他去前台好半天也不回来,我看都快十一点了,赶紧拿了东西去前台找他。他说前台还在打电话,所以他得等她把电话讲完了再说。嗨,就没见过这么傻的孩子。关键,我们约了十二点十五的一场活动,这边过去少说也得一小时。这孩子怎么就没一点时间概念呢?
我带着他赶紧往地铁站走,紧赶慢赶,到科技馆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十分,正常过去的话,应该也是能赶上的。何况昨天我们还来过。我问孩子记得路不?记得的话把身份证带上,自己跑快点去三楼签到。结果他很自信地走在前面,我感觉他走得貌似不太对,但只得跟着他走。结果越走越远,转了好半天才转回原来的地方。才发现孩子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到博物馆后,我把凉皮给他寄存到寄存柜。这边寄存柜蛮多的,只要输入手机号就能寄存,很方便。
我问孩子在哪里?他说在三楼货币馆,挺好看的。我本来想坐着休息一会儿再上去的,想到预约的活动,还是去三楼活动的地方问了下,工作人员说现在还能进去。我赶紧打电话给孩子,让他过来扫码进去。孩子倒是跑挺快的,没一会儿就到了探索宫门口跟我汇合。
孩子扫码进去后,我在边上坐着休息了几分钟,然后去了旁边的陶瓷馆和货币馆,都挺好看的。
两点半孩子还有一场活动,两点那会儿,我问工作人员那场活动在哪集合?工作人员说就在探索宫里面,不过得在四楼签到。我打电话让孩子去楼上签到。孩子到楼上看了看,觉得活动没啥意思,说他不进去了。我说你实在不去的话,我就把票退了,咱把机会留给需要的孩子吧。
后面我也去四楼看了考古馆和赵朴初艺术馆,两个地方都很有看头。后面我又去了二楼看了玉器馆,然后准备去看玺印纂刻馆,到这边的时候,发现这里有个机器,可以选一张照片,然后说一段话,生成一张明信片,寄给想寄的人。正好之前在眉山认识了一个漂亮小姐姐,跟我们很投缘,可以让孩子给她寄一张明信片过去,挺有意思的。
孩子说他在五楼的屋顶花园,有拙政园的风格,挺好看的。我说那你先看会儿再下来,但别太晚了,因为这里可以做一件很有趣的事,需要花点时间。
五点多孩子才下楼来,喜欢是喜欢,但这孩子生怕我看着他做事,老躲着我,导致第一次做的明信片都弄坏了,我们又重做了一次。孩子有些不高兴,写地址的时候,有点燥,后面没写完就跑了。我只得接着写完。刚把明信片放进邮箱里,孩子跑回来,看到我写的字,有些嫌弃。我说你不写完我能咋办?孩子说他没写完不代表他不写了,只是想进旁边的馆里去看一看,因为快闭馆了。可我又不知道孩子闹哪一出,反正写都写了,只能这样了。
做完这些,已经五点四十八了,孩子让我赶紧走,不想等会儿被赶出去。什么奇奇怪怪的理由,搞得他过去没被赶出来过似的。
我们在一楼拿了凉皮,孩子说他早都饿死了,现在即便没筷子,拿着两支吸管也还是把凉皮吃了个干干净净,也是个人才。
我们坐地铁回来,去了晚上昨天去的地方,找了家馄饨店,点了份米粉来吃。孩子说他也饿了,要了份鸭腿面。米粉和面条都挺多的,鸭腿也不小。我说我吃不完,孩子也说他吃不完。结果我吃了大半,孩子把自己的吃完后又把我剩下的部分吃完了。嘿嘿,此处省略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