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遇刺案如一块巨石砸进朝堂死水,顷刻间朝野震动。皇帝在早朝时摔碎了玉圭,怒斥刑部与大理寺三日之内必须查明真凶。整个京城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中,街市上的行人都比往日少了大半,就连酒肆茶楼里的谈笑声也低了几分。
宁婉悦站在窗前,望着庭院里被连日阴雨打落的海棠花瓣,粉色的花瓣混在泥泞中,如同这朝堂上随时可能凋零的生命。她轻轻摩挲着腕间的玉镯,这是前世萧瑾之掌权后赠她的第一件礼物。那时她只当是嘲讽,直到临死前才看清内壁上那细如发丝的“同舟共济”四字。
“小姐,表少爷又递帖子来了,说是有要事相商。”春桃捧着烫金名帖,面色忧虑地走进房间。
宁婉悦扫过帖子上柳文轩矫饰的关切之词,冷笑一声:“告诉他,我染了风寒不便见客。另外,让咱们安插在刑部的人盯紧那块‘证物玉佩’的动向。”
春桃应声退下后,宁婉悦走到梳妆台前,取出一只暗格中的小匣。里面整齐排列着几封密信,全是这些年来她暗中布下的眼线所传。前世她太过天真,以为凭借宁家嫡女的身份便可安然度日,直到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一世,她早早便开始布局。
二、西院的烛火
西院的烛火果然如宁婉悦所料,彻夜通明。
萧瑾之坐在书案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的面容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格外深邃,完全不像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案上摊开着一本《水经注》,书页间却夹着一封密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玉在皇陵,危在旦夕。”
“少爷,刑部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在三皇子遇刺现场发现的玉佩,经鉴定是前朝宫廷工艺。”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房中,低声禀报。
萧瑾之眸光一凝:“前朝工艺?”
“正是。而且...”黑衣人顿了顿,“那玉佩的图样,与少爷平日佩戴的颇为相似。”
萧瑾之轻轻抚过腰间那半块古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如此。他们是想借机将祸水引向七皇子,顺便除掉我这个碍眼的棋子。”
前世此时,萧瑾之确实险些成为政治牺牲品。若非七皇子暗中周旋,加上他后来展现出的过人才能,恐怕早已命丧黄泉。但这一世,有了宁婉悦这个变数。
想起那个本该厌恶他的宁家嫡女,萧瑾之眼中闪过一抹深思。这些日子以来,宁婉悦的举动实在反常。不仅不再欺辱他,反而多次出手相助。尤其是那次雨夜遇袭,她竟为他挡下一刀。
“宁小姐近日可有什么异常?”萧瑾之忽然问道。
黑衣人沉吟片刻:“宁小姐似乎也在暗中调查此案。昨日她院中的丫鬟曾去刑部大牢打点,说是关心案情进展,但据我们的人观察,她更关注的是那块证物玉佩。”
萧瑾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继续盯着,但切勿打草惊蛇。”
三、宁婉悦的布局
宁婉悦此刻正在房中与心腹丫鬟春桃密谈。
“小姐,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查清了那块玉佩的来历。”春桃压低声音,“确实是前朝工艺,而且与萧公子佩戴的那块玉料相同,但图案略有差异。”
宁婉悦轻轻叩着桌面,前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清楚地记得,此案最后指向七皇子一派,而萧瑾之作为七皇子的潜在支持者,自然也受到牵连。虽然最终化险为夷,但却让他付出了巨大代价。
“玉佩是仿造的。”宁婉悦突然道,“真玉佩应该还在萧瑾之手中。有人想借此一石二鸟,既打击七皇子,又除掉萧瑾之这个未来的威胁。”
春桃惊讶地睁大眼睛:“小姐如何得知?”
宁婉悦没有回答,反而问道:“父亲那边可有消息?”
“老爷今日下朝后脸色很不好看,说是陛下大怒,已经责令三司联合查案。大皇子一党趁机发难,指责七皇子管教不严,纵容手下行凶。”
宁婉悦冷笑。大皇子与七皇子的明争暗斗早已不是秘密,三皇子之死不过是个导火索。真正让她在意的是,前世此时还有一个被忽略的细节——三皇子遇刺前,曾秘密前往皇陵祭拜。
“春桃,让咱们的人注意皇陵方向的动静。特别是三皇子遇刺前几日,可有什么异常。”
春桃领命离去后,宁婉悦走到窗前,望向西院的方向。夜色中,那点的烛光格外醒目,仿佛暗夜中的孤星。她不禁想起前世萧瑾之成为首辅后,曾有一次醉酒后对她说过的话:“若非当年三皇子之案,我或许不会走上这条道路。”
当时她只当是醉话,如今想来,却别有深意。
四、暗中的交易
翌日清晨,一场秋雨不期而至,绵绵细雨笼罩着整个京城。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驶入宁府后门,车上下来一个披着斗篷的身影,在丫鬟的引领下,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宁婉悦的院落。
“小姐,人带来了。”春桃低声通报。
宁婉悦挥手屏退左右,对着那披着斗篷的人微微一笑:“辛苦先生冒雨前来。”
斗篷掀开,露出一张精明干练的脸,正是刑部侍郎的门客周先生。此人表面上是刑部侍郎的心腹,实则是宁婉悦多年前埋下的一枚暗棋。
“宁小姐客气了。不知小姐紧急召见,所为何事?”周先生神色恭敬,眼中却带着几分探究。
宁婉悦轻轻推过一个锦盒:“一点心意,感谢先生往日关照。”
周先生打开锦盒,里面整齐地码放着金条。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平静:“宁小姐有事不妨直说。”
“听说刑部最近在三皇子案上有了新发现?”宁婉悦故作不经意地问道。
周先生沉吟片刻,压低声音:“不瞒小姐,此案确有蹊跷。那玉佩作为证物,本应严密保管,但前日却有人试图调换。幸好侍郎大人及时发现,才免生枝节。”
宁婉悦心中一动:“可知是何人所为?”
“大理寺少卿李文德的心腹。”周先生声音几不可闻,“而且下官偶然听闻,三皇子遇刺前曾去过皇陵,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皇陵!宁婉悦眼中闪过精光。前世萧瑾之掌权后,曾以整顿皇陵为由,暗中进行了一番大动作。当时朝臣多不解其意,如今想来,必是与那前朝秘宝有关。
“有劳先生了。”宁婉悦又推过一个钱袋,“日后若有关此案的新消息,还望先生及时相告。”
周先生离去后,宁婉悦陷入沉思。一切迹象表明,三皇子之死与前朝秘宝有关,而萧瑾之身上的半块古玉,很可能就是关键。
五、风雨欲来
三日限期将至,朝中气氛越发紧张。大皇子一党步步紧逼,七皇子一派则竭力辩解。皇帝态度暧昧,既未偏袒任何一方,也未放松破案的压力。
这日午后,宁婉悦正在房中翻阅古籍,试图查找前朝玉佩的线索,忽听窗外传来一阵骚动。
“出什么事了?”她推开窗问道。
一个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跑来:“小姐,不好了!刑部来了一队人马,说是要带萧公子去问话!”
宁婉悦心中一沉,该来的还是来了。她匆匆整理了一下衣着,带着春桃向前院走去。
前院中,刑部的官兵严阵以待,为首的正是刑部侍郎张大人。宁婉悦的父亲宁尚书面色铁青地站在一旁,而萧瑾之则平静地立于阶下,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
“张大人,这是何意?”宁尚书强压怒火问道。
张侍郎拱手一礼:“宁大人见谅,下官也是奉命行事。有证人称,在三皇子遇刺当日,曾见萧公子在案发地点附近出现。下官需请萧公子回刑部问话。”
“荒唐!瑾之当日一直在家中读书,怎会出现在城西案发地?”宁尚书怒道。
张侍郎不卑不亢:“是否有嫌疑,问过便知。若是清白,下官自当赔罪。”
宁婉悦冷眼旁观,心知这是大皇子一党的计谋。一旦萧瑾之被带入刑部,难免不会屈打成招。即便不会,也会让七皇子一派的声誉受损。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萧瑾之忽然开口:“姑父不必为难,小侄随张大人去一趟便是。”
宁婉悦心中焦急,正欲开口,却见萧瑾之向她投来一瞥。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她忽然想起,前世此案中,萧瑾之正是凭借在刑部的一场精彩辩白,开始进入皇帝视野。
或许,这也是一个转机。
六、夜探皇陵
是夜,月黑风高,一辆马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京城,向着皇陵方向而去。
车内,宁婉悦换上一身简便的男装,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行动。既然刑部已经直接上门拿人,说明对方已经迫不及待了。她必须在一切尘埃落定前,找到能够证明萧瑾之清白的证据。
皇陵位于京城以北的龙脉之地,戒备森严。好在宁婉悦前世曾随驾前来祭拜,对这里的地形颇为熟悉。在离皇陵还有一里处,她命车夫停下,独自一人潜入林中。
根据前世记忆,三皇子遇刺前曾秘密前来皇陵,必有所图。而最大的可能,就是与前朝秘宝有关。如果她能找到相关线索,或许就能揭开此案真相。
皇陵的守卫比想象中还要严密,一队队巡逻的士兵举着火把,将四周照得如同白昼。宁婉悦躲在暗处,观察着守卫的换防规律,寻找潜入的时机。
就在这时,她忽然听到一阵细微的响动,紧接着一道黑影从她身旁掠过,直向皇陵入口而去。那身影矫健非常,对皇陵的布局似乎极为熟悉,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巡逻队伍。
更让宁婉悦惊讶的是,那背影竟有几分眼熟。
不及细想,她悄悄跟了上去。那黑影径直来到皇陵的一处偏门,四下张望后,迅速闪身而入。宁婉悦犹豫片刻,也跟了进去。
门内是一条幽深的甬道,壁上点着长明灯,映出斑驳的光影。宁婉悦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是一处宽敞的墓室。墓室中央摆放着一具石棺,而那个黑影正站在石棺前,似乎在进行某种仪式。
当那人转过身时,宁婉悦险些惊呼出声——竟是多日不见的柳文轩!
“表妹,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柳文轩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佩,与刑部作为证物的那块极为相似。
宁婉悦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强作镇定:“表哥才是,深夜至此,所为何事?”
柳文轩轻笑一声,一步步向她逼近:“表妹不必装糊涂了。你既然来此,不也是为了寻找前朝秘宝的线索吗?”
宁婉悦步步后退,手悄悄摸向袖中的匕首:“婉悦不知表哥在说什么。”
“不知?”柳文轩忽然敛起笑容,眼中闪过厉色,“那你可知道,三皇子正是因为发现了七皇子与萧瑾之勾结,意图谋反的证据,才遭灭口的?”
宁婉悦心中巨震,面上却不动声色:“表哥此言可有证据?”
柳文轩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这就是三皇子生前得到的证据,指向七皇子与萧瑾之勾结外敌,意图不轨。我本欲交给朝廷,又恐打草惊蛇,故来此求证。”
宁婉悦紧盯柳文轩手中的密信,心念电转。前世此案最终以七皇子一派胜利告终,若真如柳文轩所说,历史必将改写。但直觉告诉她,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表哥何不将证据直接交给刑部?”宁婉悦试探道。
柳文轩叹道:“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我怎知刑部没有七皇子的眼线?唯有找到确凿证据,方能一举成功。”
就在这时,墓室外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柳文轩脸色一变,迅速吹灭手中的火折子,拉着宁婉悦躲到石棺后。
“有人来了。”他在宁婉悦耳边低语,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
宁婉悦屏住呼吸,心中却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今夜之事,恐怕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得多。而萧瑾之的命运,似乎也与这皇陵中的秘密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