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兄,徐兄,不过是没有成为会试第一,让我成了第一,何至于此,你好好休息一下,三月殿试好好发挥,以君之才定会进士及第。我不打扰你了,我走了。
等到王锡爵(这是雍正王朝王掞王师傅的曾祖)离开了,徐时行才慢慢回过神来。
其实他是一个穿越者,他本名叫申时行,因为老爸历史不错,才给他取这个名字。
他本是某历史系大学生,老师上课正好点你回答一下明代万历年间百姓生活在张居正改革之前与之后的变化,他正要做答就穿越到这里。
申时行慢慢适应了这里的一切。这时脑中响起了一道声音。
首先要恭喜宿主,你的穿越方式在我们系统界也是很离奇的。
你是系统。
没错,而且我和其他系统不太一样本系统主要功能有签到打卡,帮助理解,智能ai,百科全书,发送任务,系统评分,查看属性,偷听心声,心声外放,系统商场等等,实在是您装逼打脸青史留名的最好辅助工具。
初次相遇,本系统送您一本明代进士登科录和让您掌握阁馆体书法。加油!
第一个任务在殿试获得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完成任务获得奖励:新手大礼包一份,系统部分功能解锁。
(明代登科录。它们是明代时务策资料最主要的载体。明代登科录,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明代登科的记录,即在每一科考试结束之后,由官方刊印的关于该科考官、中试人员(姓名、籍贯、名次等)、三场试题及程文(范文)等基本内容的文字记录。在会试时务问策中一般只保留第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的文章内容。)
很快申时行就找到了自己要考的内容
科名:乙丑
时间:嘉靖四十一年三月十五日
策文主要内容:垂衣而治,御戎安民。
时务摘要:朕惟自昔帝王,莫圣于尧舜……间者水旱为灾,黎民阻饥,戎狄时警,边圉弗靖,而南贼尤甚,历时越岁,尚未底宁。岂有司莫体朕心,皆残民以逞,有以致之欤?抑选任者未得其人,或个多失职欤?将疆圉之臣,未能殚力制御玩寇者欤?……固以今昔不类,未得如古任事之臣耳。
(大概就是说我思虑往昔的帝王,没有比尧舜更圣明的了……近来水旱灾害频发,百姓饥馑困苦,北方戎狄不时侵扰,边境不得安宁,而南方逆贼尤为猖獗,动乱历时已逾年岁仍未平息。难道各级官员未能体察朕的心意,皆以残害百姓为能事才招致这般局面吗?或是选拔任用的人才不得其当,大多玩忽职守所致?亦或是边疆守臣未能竭尽全力遏制玩寇之徒?……想来如今与古代不同,已难觅如古人那般恪尽职守的贤臣了。)
申时行打开登科录,认真阅读起来。他发现,这次的会试题目主要围绕治国理政、抵御外敌和平息内乱等方面展开。
凭借着现代人的知识优势和系统给予的辅助,申时行对这些内容并不陌生。他开始仔细思考答题策略,同时在心中默默演练。研究了半天发现不能更好的做出回答,只好将徐时行的答案记下来。三千多字还是文言文不好背。
(这里讲讲为什么殿试要写三千多字,因为八股文在成化之后就成熟悉了,殿试问题可以选择自己出题或者是元辅代替都是从皇帝角度出发至少要有二三百字,所以臣子要至少也写出二三千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申时行全力以赴地准备殿试。
终于,殿试的日子来临了。申时行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他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考试结束后,申时行心情轻松地走出考场。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这次殿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成为状元的目标。
徐兄,徐兄你怎么这么快,第一个就完成了,小弟自愧不如,恐怕今年新科状元就是你了。
王兄,不必如此过谦,你的才华横溢会试就是第一,这状元之名小弟(王锡爵比申时行大一岁)恐怕不能胜任。
你我兄弟不必如此三日后我们在这里看谁独占鳌头。
好好好,我们三日后不见不散。
三日过后,二人依约前来。众多学子与官员也纷纷聚集在此,等待放榜时刻。
申时行表面镇定,心里却也有些忐忑,毕竟结果即将揭晓。随着太监缓缓展开皇榜,众人都伸长了脖子。当看到状元一栏赫然写着“申时行”三个字时,人群中一阵喧哗。
王锡爵先是一愣,随后真心祝贺道:“申兄果然厉害,实至名归。”申时行连忙谦逊回应。此时系统的声音在申时行脑海中响起:“恭喜宿主完成任务,新手大礼包已发放,部分功能解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注:历史上申时行会试为2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