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如意都交代了让李玉兰好好在自己的院子安胎,结果她不听,十二月下了一场雪后,梅花开了。
她要求参加梅花宴,她可能是怕如意不同意她去,所以她就没告诉如意,而公公婆婆嫌弃京城太冷,就到温泉山庄住着,如意在她参加宴会的前一天就去庄子上看公公婆婆去了。
等如意过了两天从庄子回来,就听到管家说清山跟李玉兰和离了,和离还是皇帝下的圣旨。
至于什么原因和离的,管家不知道,如意怀疑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不过她回家时,李玉兰还有李玉兰的东西都没在了,也没看到清山在。
这成婚才多久?怎么就闹到和离?因为是赐婚,清山也自己喜欢,她没有去调查,远方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还真的不知道李家有什么问题。
如意知道问清河,他肯定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如意只能呼喊远方询问情况。
“统子,你帮忙调查一下我那好大儿成婚不过才几个月,怎么就和离,和离还是皇帝下旨。”
“宿主,已经弄清楚了,是你前大儿媳给你儿子带绿帽子,她怀的孩子都不是你儿子的,前两天你去庄子看公公婆婆,她去参加梅花宴,实际上就是去幽会情人的,而她选择的地方不好,被一起作画的几个公子听见,那几位公子正是你儿子的好友………”远方把前因后果都说出来了
“看来,清山被人做局而不自知啊!”如意能怎么说呢?这被带绿帽子的是自己的儿子,感觉送给她的东西就想要回来了
“我送给她的东西她都拿走了吗?”
“宿主,你的关注点是不是偏了,东西她是拿走了,不过现在那些东西都进她娘的库房了。”
“好,我知道了。”
到了晚上夜深人静,如意把自己送出去的东西都拿回来了,还在李尚书家发现了贪污的证据,如意非常友好的打败让傀儡送到了皇帝寝宫。
皇帝今晚批奏折批到很晚,才睡就感觉有什么砸到自己的脸上,然后宫里兵荒马乱的抓刺客,结果刺客没抓到,倒是抓到了好几对野鸳鸯,其中就有两个后宫的妃子跟护卫还有假扮的太监搞一起。
皇帝才因为自己赐婚导致今科状元被戴绿帽子,结果没两天,他的后宫的女人就有两个给他戴绿帽子,皇帝都气炸了。
如意是故意让人发现这两对野鸳鸯的,谁让这皇帝给她儿子赐婚,还两个都赐婚,这清河的未婚妻都已经给人生过儿子了,不带怎么欺负人的。
所以如意把李尚书家贪污证据给了他,还有就是嘉禾郡主未婚生子,那情人就是他一母同胞妹妹的驸马,他妹妹的小儿子就是这两个人的奸生子,她妹妹的亲生的孩子已经被这两个人淹死了。
如意把这些证据给了皇帝,她就不管了,皇宫当天夜里就死了很多人,第二天好几个府邸被抄家,其中就有李家还有嘉禾郡主家,原本他们可以判流放的,只是皇帝在气头上,全部判了杀头。
就这样,如意原本就成婚的大儿子和离了,有未婚妻的小儿子未婚妻一家被砍头了。
这事对两个儿子打击很大,然后两个儿子就就一起辞官了,皇帝不同意,就让他们两个去外地当官,可是想到他们两个如今的遭遇都是他乱点鸳鸯谱导致的,皇帝从此以后都不会轻易赐婚了。
两个孩子辞官后,如意就带着他们两个去了温泉山庄住去了,不在京城里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也好受一些。
皇帝也因为愧疚,给他们两个放了假,等河里化冰了,这两个孩子就会去上任,上任的的地方就是中陵府管辖的县城,如意一家也决定到时候一起回去了。
至于京城的生意,如意明面上会转让,实际上是让另外一个傀儡接手,生意还是她的。
到了河里可以行船后,他们一家就往坐船回中陵府了,京城的风雨跟他们没有关系了,而皇帝一直到如意离开,他也没找到朝他脑袋扔证据的人。
清山清河到了中陵府就去上任了,如意没想跟着一起,反正距离不远,想儿子了就可以过去看看,主要是公公婆婆要回村里住。
就这样如意在府城桃花村还有两个儿子这里来回,而回到府城后,发现女主的生意还是原来的阶段,如意路过她的铺子,发现生意没那么好了。
爱看热闹的远方告诉如意,女主的靠山已经在去年皇帝抄家时魂归地府了,女主没了大靠山,她之前得罪的人如今报复回来,生意还能继续做下去还是别人手下留情了。
之后如意没在去管了,她就时不时的去看看公婆,去看看两个儿子,她的生活每天都被安排的满满的,没时间去管女主的那些事情。
又过了三年时间,清山清河先后成婚,成婚对象如意这次调查清楚了,没有问题才安心的给两个孩子举办婚礼。
如今两个儿媳妇一个生了一个儿子,一个是肚子怀着孩子,如意往两个孩子身边跑的次数就更多了。
而女主也到了婚嫁的年纪,好像是跟家里闹的不是很愉快,等再知道女主的消息就是女主已经跟男主在一起了,只是没有经历剧情里面的那些事,女主的二哥如今也只是举人功名,男主能不能像剧情里面一样就难说了。
而如意已经把家给两个孩子分了,都是公平公正的分,那些在明面上已经转让出去的铺子如意没给他们两个,给的都是没有转让出去的铺子还有家产。
也给他们两个专门打理的人,不担心铺子到了他们手上就会做不下去,不用管那么多产业,她的时间就多了很多,最近她都陪伴在清河媳妇身边,她快生了。
在如意的精心照料下,二儿媳妇赵红英生下一个女孩,孩子生下来她还忐忑的观察如意的表情,看到如意很喜欢,就放心的休息了。
如意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观念,清山孩子有的,清河的孩子一样有,并没有因为是女孩子就区别对待。
如意可不想两个妯娌因为自己的原因生了嫌隙,妯娌要是不和睦,原本和睦的兄弟也会有嫌隙的。
从两个孩子成婚后,时间就好像加速了一样,孙子孙女加起来都有八个了,刚好是一个儿子有四个孩子,不过也随着孙子孙女的长大,公公婆婆衰老的越来越快了。
如意一直待在桃花陪着公公婆婆,两个孩子的官职倒是又升回了京城去了,公公婆婆不愿意跟着一起去京城生活,因为他们觉得出门没人可以聊天,还是待在桃花村的舒服。
在孙子孙女越来越大,两个孩子的官职越来越高后,公公婆婆在看到大曾孙子成婚,大曾孙女嫁人后,他们又回到桃花一个夜里没有遗憾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两个孩子不放心如意一个人待在桃花村,就接如意去京城了,到了京城,如意没有住到两个孩子的家里,理由就是喜欢安静,不过当初如意买的房子就是三个大院子连在一起买的。
当初分家,如意留下原来住的,左右就分给了他们两个,在后院开了门,说是她自己住,如意也不要求两个儿媳妇来请安,不过她们两个还是初一十五就来如意这里请安。
孝期过去,剩下的孙子孙女也陆续成婚,她的曾孙也就多起来,多得如意都快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了。
而这个身体也活到了曾孙成婚后她才离开的这个世界,到了老年,说实在话真的不是多好受,清山管的厉害,想偷吃点老年人不能吃的东西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