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饭店的夜宴喧嚣散去,留下满室酒香与宾主尽欢的余韵。陈诚将一众喝得五迷三道的业界大佬、明星好友妥善送离,自己却依旧眼神清明,步履稳健。那源自外星观察者的锻体术,不仅强化了他的体魄,更让他对酒精这类物质拥有了近乎免疫的代谢能力。他在酒店另开了一间房休息,窗外是沉睡的北京城,而他的内心,却已开始盘算接下来的步骤。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入。陈诚精神奕奕地联系了梅艳芳姐妹,在同一家酒店的餐厅用了早餐。随后,他亲自驾车,陪着她们游览北京。行程中,他特意带她们去看了自己名下的两处四合院。一处位于故宫附近,占地足有六千平,工人们正在里面紧张施工,进行着保护性改造和现代化内部升级,飞檐斗拱间依稀可见未来的恢弘气派。
“这里动工还要些时日,等完全弄好了,梅姑您再来,感觉肯定不一样。”陈诚介绍道。
另一处,则是他记忆中后来拍摄《情满四合院》的那个院子,此刻还保持着原貌,略显陈旧,但格局规整,充满老北京的生活气息。
“阿诚,你这地产搞得比拍电影还大。”梅艳芳看着这第二处院子,笑着打趣。
陈诚顺势问道:“梅姑,有没有兴趣也在北京置办一套?这种院子住着,比香港的别墅有味道。”
梅艳芳细细看了半晌,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她的审美和习惯更偏向西化的别墅洋房,对四合院这种需要精心打理、讲究诸多规矩的传统建筑,虽觉新奇,却并无拥有的强烈欲望。
陈诚也不强求,转而建议:“那就在北京找个好地段,买栋大些的庄园别墅也行。或者,觉得北京干燥,去长沙那边风景好的地方自己建一座?再不然,贵州也是个好选择,山清水秀,非常适合休养,就是相对偏远,适合纯粹养老。要是还想兼顾事业交际,还是北京最方便。”
梅艳芳认真考虑了一下:“等我姐姐有空,让她来北京看看别墅吧。秦老先生叮嘱了,在外不宜久留,过几日我就得回湘西继续调理了。”
“行,到时候需要帮忙尽管开口。”陈诚点头应下。
陪梅艳芳姐妹游玩了几日,送她们离开北京后,《真爱至上》的票房捷报便如同雪片般纷至沓来,其势头之猛,连早有心理准备的陈诚都感到一丝意外。
国内方面,凭借精准的平安夜档期、中影的强力排片、以及影片自身过硬的质量和扎实的前期宣传,票房一路高歌猛进。观影人次不断攀升,各大影院甚至出现了许久未见的排队购票场景。媒体惊呼“青春风暴席卷影市”,业内开始重新评估这类低成本、强共鸣的青春类型片的巨大潜力。根据中影和各方反馈的数据模型预测,《真爱至上》的最终票房极有可能挑战甚至超越去年《英雄》创下的国产电影票房纪录!这对于一部总投资(含宣发)不到一千万的电影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成功。
这股风暴迅速席卷海外。通过英皇娱乐在香港的强力发行,影片票房飘红,成为了年轻人热议的话题。在江志强运作的东南亚市场,尤其是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同样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绩。更令人惊喜的是韩国和日本市场,这部充满东方细腻情感和青春活力的电影,意外地戳中了当地观众的审美点,票房节节攀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初那些看在陈诚潜力和人情上,以优惠条件接下发行权的杨守成、江志强,此刻都喜出望外,纷纷致电陈诚,一方面是祝贺,另一方面也隐晦地表达了希望未来能继续深化合作的意愿。这份“人情债”,陈诚凭借实实在在的市场回报,初步给出了漂亮的答复。
而当初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投资这部电影的韩三平、王中军等人,看着那不断滚动的票房数字,心中那点“看走眼”的遗憾更是被放大了数倍。韩三平甚至私下又对陈诚“强调”了一遍:“下次有好项目,再不带上中影,我可要上门堵你了!”
与此同时,陈诚兑现了承诺,按照市场行情,给参演的同学们每人支付了二十万至三十万不等的片酬。在2003年,对于一群尚未毕业的表演系学生而言,这已是一笔足以让他们兴奋许久的“巨款”。朱亚文、芦芳生、罗晋等人拿着存折,激动之余,对陈诚更是充满了感激。周扬、王嘉等女生也同样欣喜,这笔收入不仅改善了她们的生活,更给了她们巨大的信心。整个班级因为这部电影,凝聚力空前。
就在国内票房与海外捷报交相辉映之际,更大的鱼儿被吸引了过来。好莱坞巨头哥伦比亚影业亚洲区的高层,带着翻译和团队,主动找上了“东方梦工厂”的门。
接待室内,哥伦比亚的代表开门见山,表达了希望购买《真爱至上》北美以及欧洲部分国家发行权的意愿,开出的价格也相当有诚意。
陈诚耐心听完对方的陈述,却没有立刻被对方的条件和名头所震慑。他深知好莱坞大厂收购海外影片,很多时候并非真心推广,而是作为一种片库储备,或者进行符合西方口味的“魔改”,最终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感谢哥伦比亚的青睐。”陈诚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真爱至上》的海外发行,我们目前有自己的规划。北美市场,我们正在与好奇猫影业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至于欧洲,我们更倾向于寻找对这类青春题材有深入理解和精准发行策略的本地伙伴。”
他顿了顿,看着对方略显错愕的表情,继续说道:“当然,我们非常愿意与哥伦比亚这样的国际公司探讨其他形式的合作。比如,未来项目的联合投资、技术交流,或者针对特定市场的深度开发。我相信,建立在平等和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合作,才能走得更远。”
哥伦比亚的代表显然没料到这个年轻的中国导演兼老板如此有主见,且对国际市场运作规则如此熟稔。他们原本预备的“碾压式”收购方案,在陈诚清晰的思路和底气面前,显得有些无力。最终,这次会面在一种相对平等、探讨未来可能性的氛围中结束,并未达成任何实质性收购协议,但却为未来更对等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送走哥伦比亚的人,陈诚又专心招待起两位远道而来的重要伙伴——温子仁和维特·布什。他们此行,一方面是庆祝《真爱至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讨“好奇猫影业”未来的发展,以及陈诚之前提到的一些项目构想。
陈诚陪着他们参观了魅影数字基地,展示了《超体》部分令人震撼的后期特效片段。温子仁对基地的技术实力和《超体》呈现的视觉概念赞不绝口,而维特则更关注其商业模式和全球市场潜力。
在深入的会谈中,陈诚正式提出了下一个合作项目的雏形——一部中等成本,但概念新颖、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恐怖片或动作片,由温子仁主导,好奇猫与东方梦工厂联合制作,充分利用两边的资源和渠道。这个提议让温子仁大为兴奋,他早就渴望能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和预算支持。
同时,陈诚也与维特·布什就“繁星资本”未来在北美及全球的一些潜在投资方向交换了意见,涉及领域甚至超出了娱乐产业。维特对陈诚的远见和“繁星资本”展现出的隐秘实力愈发感兴趣。
温子仁和维特在北京待了几天,与陈诚进行了多轮富有成效的会谈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去。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合作项目的推进,更是“东方梦工厂”与好莱坞乃至全球资本连接的又一条坚实通道。
送走所有客人,陈诚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真爱至上》的票房风暴还在持续,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实实在在的财富。与梅姑的情谊在游玩中加深,与海外伙伴的关系在博弈与合作中巩固。一切都沿着他预设的轨道稳步推进。
但他很清楚,这仅仅是开始。《真爱至上》的成功证明了他在内容选择和市场判断上的精准,而接下来,《超体》的后期制作才是真正的硬仗,那将是对中国电影工业极限的一次冲击。同时,组建自有发行网络、布局商业地产乃至院线的长远规划,也需要他投入更多精力。
风暴已起,棋局渐开。短暂的喧嚣过后,是更深沉的谋划与更艰巨的攀登。陈诚的目光越过眼前的高楼,望向更遥远的天空,那里,有他真正想要触及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