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角大王带着三十名精壮小妖,沿着蜿蜒的山路仔细搜寻。
他手中紧握着金角给他的那幅画布,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岔路口、每一片密林。
刚刚转过一个怪石嶙峋的山头,迎面就撞见了一行四人——
一个骑白马的俊俏和尚,一个毛脸雷公嘴的猴子,一个长鼻大耳的猪头,一个黑脸挑担的壮汉。
四人正有说有笑地沿着山路往上走。
“喂!前面那几个和尚!给本王站住!”银角眼睛一亮,立刻高声喝止,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那四个“和尚”闻声停下脚步,疑惑地望过来。
“孙悟空”他们一看,只见说话者
——颜如灌口活真君,貌比巨灵无二别。
那怪当真是相貌堂堂,瞧见了他,“孙悟空”他们也是惊讶。
为首的“凌阳”端坐马上,气度沉稳;“孙悟空”扛着金箍棒,金睛闪烁;“猪八戒”嘟囔着揉揉肚子;“沙僧”默默放下担子。
银角大步上前,视线如同探照灯般在四人身上来回扫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嘿呀。”
他忍不住嘀咕出声,
“怪了!本王看你们……怎么越看越像呢?”
他心中惊疑不定,这组合、这特征,简直和画像上一模一样。
为了确认,银角刷地一下展开手中影神图,直接凑到四人面前,开始仔细比对。
他先指着画布上骑白马的和尚,又指了指马上的“凌阳”——“这骑白马的是唐僧!”
接着指向画上毛脸的猴子,又对着眼前的“孙悟空”——“这毛脸的是孙行者!”
“是的是的。”
马上的“凌阳”温和地点点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贫僧正是骑马的。”
“不错不错。”
扛着棒子的“孙悟空”也咧嘴一笑,抓了抓腮边的毛。
“俺老孙这毛脸,如假包换。”
银角看着两人坦然承认,心中那股怪异感更浓了。
而旁边的“凌阳”和“孙悟空”看着银角拿着画像在他们脸前比划的认真劲儿,心里早就笑翻了天——
这妖怪是个憨憨吗?哪有这么当面核对画像的?
“嘿!”
银角收起画像,忍不住再次感叹,“你们也是奇了怪了,竟然和我这画像上要找的唐僧师徒长得……差不多!”
这时,旁边的“猪八戒”似乎按捺不住好奇,凑上前来,歪着他那长长的猪鼻子,几乎要戳到银角手里的画布上。
他指着画上那个长鼻子大耳朵的猪八戒画像,瓮声瓮气地说:
“哎哟喂,大王你看。”
“这画上这伙计,也是长鼻子、大耳朵,啧啧啧,跟我长得可真像嘿,当真是好不奇怪。
“莫不是俺老猪失散多年的兄弟?”他一脸“惊奇”地逗弄银角大王。
银角被“猪八戒”这么一打岔,起先还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点点头:
“是啊,是挺像……”
话说到一半,他猛地一个激灵,脑子里的迷雾瞬间被拨开!他指着眼前的四人,恍然大悟般大叫起来:
“啊哈!”
“本王还寻思是哪里来的野和尚!如今看你们这装扮,这模样!你们不就是那唐僧师徒吗?!”
“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本王找的就是你们!”
“我的儿啊!”
那“孙悟空”闻言,再也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金箍棒都差点掉地上,
“你外公我何曾说过我们不是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了?是你自己拿着画像比划半天才认出来。
“哈哈哈,笑死俺老孙了。”
银角大王这才明白,自己刚才拿着画像当面比对的蠢样,全被这猴子看在眼里当笑话了。
一股被戏耍的羞恼瞬间冲上脑门,气得他三尸神暴跳。
“兀那猢狲,竟敢戏耍本王,找死。”
银角暴怒,二话不说,“呛啷”一声抽出腰间那柄寒光四射的长剑——原来他兄长金角大王想到自己这弟弟今日要来巡山,且那唐僧师徒中的孙行者神通广大,故此把七星宝剑交给了他,防止他遭遇不测。
剑光如匹练,带着刺骨的寒意,直劈“孙悟空”面门。
“来得好!”
“孙悟空”眼中精光一闪,毫无惧色,手中金箍棒嗡鸣一声,化作一道金光迎了上去。
“铛——!!!”
一声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棒剑相交处,爆发出刺目的霞光,如同闪电撕裂昏暗的山谷。
一股冰冷的煞气席卷开来,逼得周围小妖连连后退,山间云雾为之翻涌,而一旁的三人却不受影响,但还是装作无力地样子向后退去。
剑棒相接,
金箍棒势大力沉,七星剑锋锐无匹。
一个因兄弟情深,誓要拿下唐僧向兄长献功,出手狠辣毫不留情;
一个为护“师父”取经路,自然也是寸步不让。
两人瞬间战成一团,棒影如山,剑光如潮,直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连山间的鸟兽都吓得噤声。
云端之上,隐身的真·孙悟空看得清清楚,
那妖怪的武艺只是稀松平常,能够与他的分身交战不落下风全靠他手中那把七星宝剑。
那值日功曹说了这妖怪有五件宝贝,如今看来他这手中宝剑便是其中之一,如此看来这宝贝确实是好东西。
这东西果然是个好宝贝,能够让人武艺上好几个档次。
这里就不得不提许多大神通者为何需要护法神了?
要知道施法是需要时间的,不管是掐诀念咒还是布置阵法也好,都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他们都需要有一个可以顶在前面分担火力的护法神来给自己施法时间。
倘若是他们有了这把宝剑,那自身的近战方面的弱点却也被弥补了——这东西,确实是件不可多得的好宝贝。
他看着银角手中那把流光溢彩的宝剑,眼神越发炽热起来。
……
下方战场
金铁交鸣声不绝于耳。
转眼二十回合过去,银角大王是越打越心惊。
他在七星宝剑的加持下,自忖武艺已不输世间大多数,每一剑都蕴含着开山裂石之威。
可他对面那“孙行者”,一条金箍棒使得是神出鬼没,力贯千钧!招法之精妙,简直——
——寰中少有,世上全无!
银角只觉自己仿佛身处惊涛骇浪之中,那猴子的铁棒每一次砸下,都震得他手臂发麻,虎口欲裂。
若非七星宝剑神异非凡,将绝大部分反震之力化解,他此刻早已被震得手脚酸软,连剑都握不住了。
“铛——!!!”
又是一次硬碰硬的撞击!银角借着巨大的反作用力,猛地向后一跃,拉开距离。
他气息微喘,心中已生惧意,对着手下小妖急声喝道:“点子扎手!风紧!扯呼!”
那些小妖早就被两人的激战吓得心惊胆战,闻言如蒙大赦,纷纷施展出看家本领的遁术,一时间烟尘滚滚,妖风阵阵,三十个小妖连同银角大王,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见他们逃了,“孙悟空”也不追赶,只是笑着摇头晃脑地回到队伍中,将金箍棒横在肩上,
继续朝着山顶走去。
……
山坳僻静处
银角大王带着小妖们气喘吁吁地停下,靠在一块巨石后大口喘气,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
“几年间只闻说那孙行者如何了得,今日亲自交手才知……传言非虚。”
“果真是名不虚传!厉害!太厉害了!”
旁边的小妖们面面相觑,有些不解:
“大王,您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刚才我们看您和那猴子打得有来有往,旗鼓相当啊?怎么突然就撤了?”
银角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地道:
“你们那是没挨上他那条铁棒,那棒子势大力沉,有万夫不当之勇。”
“我们洞里满打满算也就四五百兵,还不够他一棒子抡的,上去就是送死。”
小妖们一听,也有些沮丧:
“二大王,照您这么说,那唐僧肉……咱们岂不是吃不成了?回去怎么跟大大王交代啊?”
银角眼珠一转,脸上露出一丝狡黠:
“吃,当然要吃,只是眼下硬碰硬不行,得换个法子。”
“我观那唐僧,慈眉善目,像是个心软的。对付这种人,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若要倚仗武力强拿,只怕连味儿都闻不到,得用‘善’去感化他,让他放下戒心,与我等亲近。”
“等他心与我心相合之时,再施计谋,方可手到擒来。”
小妖们听得似懂非懂:
“大王定下计策,可有用得着小的们的地方?”
银角摆摆手:
“你们且都各自回山寨去,记住,绝不许把遇到唐僧的事和刚才的败仗告诉大王。”
“若是惊动了他,走漏了风声,败坏了我的妙计,唯你们是问,本王自有神通变化,足以应付他们。”
他语气严厉叮嘱小妖们。
小妖们不敢违抗,纷纷应是,化作妖风四散而去,各自返回自己负责的小寨子。
待小妖们走远,银角大王独自站在山道旁。
他深吸一口气,口中念念有词,周身泛起一阵朦胧的清光。
光芒散去,原地已不见那威风凛凛的妖王,取而代之的是一位须发皆白、仙风道骨的老道士。
只见他头戴星冠,宝光隐隐;鹤发蓬松,梳理得一丝不苟;身披一件绣着云纹的青色羽衣,腰间系着杏黄丝绦;足蹬一双云头履,缀着黄色的流苏。
手持一柄拂尘,飘然出尘,俨然是一位得道全真,仙资飘渺,任谁见了都要称一声“老神仙”。
变作老道的银角满意地看了看自己,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他掐个法诀,足下生云,飘飘荡荡飞上半空,占据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开始仔细搜寻唐僧师徒的踪迹。
他看得极其专注,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下方的山林古道。
然而,他万万想不到,就在他身边,距离他不过方寸之遥的云端之上,一位玉面金毛的存在正抱着胳膊,饶有兴致地全程围观。
看着他如何喝退小妖,看着他如何定下“善取”之计,
看着他如何摇身一变化作仙风道骨的老道,
看着他如何飞上云端,聚精会神地搜寻……
孙悟空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带着十足的戏谑。
对于身边的目光,银角是一点也没察觉,
想来也是,
孙悟空的隐身法是何等不凡?
当初与他交战的天庭众神将与那二郎显圣真君都发现不了,还得用照妖镜来探查才能发现。
如今这银角大王也没什么稀奇的,先前能与他分身交手也只是凭借一个好宝贝,
他自身的道行法力,在孙悟空眼中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甚至偏下,如何能识破他的隐身?
看着银角那副专注模样,孙悟空心中念头微动:
“要不要现在给他一棒子?省得他再去烦扰师父?”
但转念一想,“暗地里下手,忒不光彩,有损俺老孙齐天大圣的名头。
罢了罢了,且看他这‘善取’之计,能玩出什么花样来,正好瞧瞧他还有什么宝贝手段。”
于是他按捺下出手的冲动,继续看戏。
“啊哈!找到了!”
云端上的老道忽然眼睛一亮,拍掌轻笑起来,脸上满是发现猎物的欣喜。
他全然不知自己刚刚已在鬼门关前溜达了一圈。
银角催动云头,急速朝着下方一片相对平缓的山道飞去。
他看准了唐僧师徒必经之路的前方,按下云头,摇身一变,又换了一副凄惨模样。
只见他变作一个跌折了腿的老道士,瘫坐在路边乱石旁,道袍下摆被撕破,一条腿上血迹斑斑,染红了裤脚,嘴里不停地发出痛苦的呻吟:
“哎哟……哎哟……疼煞我也……救人啊!”
“哪位好心人……救救贫道……”
却说师徒四人正沿着山路缓缓前行,
忽然,只听得前方传来一阵阵凄惨的呼救声:“救命……师父……救救我啊……”
四人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路边乱石堆旁,瘫坐着一个须发皆白、形容狼狈的老道士,腿上鲜血淋漓,不住地哀嚎求救。
在看见那怪的瞬间,师徒四人眼中金光一闪,随后了然一笑。
那怪见此,只以为是自己眼睛花了,继续呼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