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厂质检顺利通过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桃源村的每一个角落。连日来笼罩在村子上空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扬眉吐气的喜悦和轻松。
合作社决定,趁着这股热乎劲,召开一次全体社员大会,一是庆祝首批订单成功交付,二是兑现承诺,进行第一次正式的分红。
大会就在合作社宽敞的院子里举行。傍晚时分,夕阳给院子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院子里挤满了人,男女老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孩子们在人群中兴奋地钻来钻去。院子中央,摆着一张长条桌,上面铺着红布,堆放着一摞摞用红纸包好的现金,旁边还放着几大摞崭新的合作社股权证。
福伯、林晚、张维、周支书、赵大姐等人坐在桌子后面。福伯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首先站起来讲话。他声音洪亮,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
“乡亲们!静一静!今天,咱们聚在这里,是为了两件大喜事!第一件,咱们‘桃源印记’的药材,通过了省城大药厂的检验,钱货两清!这说明,咱们的路子走对了!咱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院子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第二件,”福伯抬手压了压掌声,继续说道,“就是咱们合作社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分红!按照章程,留足发展基金和风险准备金后,剩下的利润,按大家的入股比例和劳动贡献进行分配!现在,开始分红!”
水生拿着花名册,开始大声念名字。被念到名字的社员,喜气洋洋地走上前,从林晚或周支书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红纸包,并在股权证上按下手印。红纸包分量不轻,捏在手里沉甸甸的。
“李大山!”
大山叔搓着手,有些拘谨地走上前,接过红纸包,手指微微颤抖。他打开看了一眼,厚厚一沓崭新的百元钞票,眼睛瞬间就红了。“谢谢……谢谢合作社!”他声音哽咽,深深鞠了一躬。他家劳力多,入股也多,这次分到的钱,抵得上往年大半年的收入。
“王巧婶!”
巧婶笑着走上前,接过红包,利索地揣进兜里,扬声道:“跟着合作社干,有奔头!明年咱们再加把劲!”她的话引来一片赞同的笑声。
清溪村的周支书和柳林村的赵大姐也代表各自的联合社社员领到了分红。周支书拿着红包,感慨地对福伯说:“老哥,当初决定跟着你们干,真是走对路了!咱们清溪村,好久没见着这么实在的收益了!”
赵大姐更是激动:“这下好了,村里那些观望的人,该眼红了!明年,咱们柳林村肯定有更多人加入!”
分红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领到钱的社员,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这笔钱的用途:有的打算给家里添置电器,有的计划翻修房子,有的想送孩子去县里读更好的学校,还有的琢磨着用这笔钱再多入点股……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林晚看着眼前这热闹而温馨的场景,心中百感交集。她从省城辞职回乡时那份模糊的梦想,如今正一点点变成现实。这不仅仅是一笔钱的分发,更是对村民们信任和付出的回报,是对这种新型合作发展模式的肯定,是点燃更多人希望的火种。
夜幕降临,合作社院子里点起了明亮的灯火。巧婶和几个媳妇端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大锅菜和蒸馍,大家就着灯光,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庆功宴”。饭菜简单,但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一直持续到深夜。
分红大会结束了,但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正在桃源村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相信,只要跟着合作社,脚踏实地,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像今晚的灯火一样,越来越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