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掌心的星舰模型,奶声奶气地问:“林飞哥哥,它会飞吗?”模型船身的羊角辫图案在月光下闪着细光,林飞刚要回答,模型突然“嗡”地轻颤起来,船尾喷出缕银色的星尘,竟真的浮了起来,绕着小姑娘的头顶转圈。
“哇!会飞!”孩子们惊呼着伸手去够,模型却像长了眼睛,灵巧地躲开,最后停在加尔肩头。加尔失笑地捏住它,指尖触到船底的刻字——是串日期:星历37年4月2日。他猛地想起,这是少年当年第一次独自驾驶迷你星舰绕月球一圈的日子,回来时鼻青脸肿,却说“星风吹在脸上像爷爷的胡茬”。
星辙老人颤巍巍地从怀里摸出个旧相框,照片里的少年举着同款迷你星舰,背景是月球基地的灰色土壤,他门牙缺了颗,笑起来漏风。“那天他把星舰撞在陨石上,回来还嘴硬说‘是星舰想亲石头’。”老人指尖划过照片边缘的折痕,“这模型,是他用撞坏的残骸重拼的,说要送给第一个夸他勇敢的人。”
小姑娘突然指着模型的舷窗:“里面有小人!”众人凑近看,果然见驾驶舱里坐着个微型投影——正是缺门牙的少年,正对着镜头比划“耶”,嘴里叼着颗草莓糖,糖纸在投影光里泛着粉。
“他在动!”另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喊道。投影里的少年突然转头,像是察觉到有人看他,咧嘴一笑,伸手在虚拟屏幕上敲了敲,模型侧面立刻弹出行字:“找到藏糖的石头了吗?左边第三颗陨石坑里还有惊喜~”
加尔心头一暖。当年少年藏糖时非要拉着他做见证,说“要给未来的朋友留够甜”,他还笑对方孩子气。此刻他起身走向光网笼罩的星空,果然在左侧第三颗陨石坑的全息投影里,看到堆晶莹的糖粒,每颗都裹着段短影像:
一颗糖里,少年蹲在火星菜园,把生虫的土豆埋进土里,说“给星星当肥料”;另一颗糖里,他在冥王星冰坑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旁边写“这里好冷,但星星会捂热它”;最底下那颗糖的影像最长——是他在星舰失控前的最后几秒,对着记录仪喊:“爷爷,加尔叔叔,我看到好多新星星!它们说会替我回家!”
孩子们围着陨石坑抢糖粒投影,笑声像撒了把银珠子。小姑娘举着会飞的模型,突然指着天空:“看!星图在动!”众人抬头,光网织成的星图正缓缓旋转,新增的航线像条银线,一头连着月球基地,一头扎进地球的云层里——那是孩子们的梦乡方向。
星辙老人望着星图,突然咳嗽几声,从口袋里摸出个锈迹斑斑的哨子,吹了声悠长的调子。模型里的少年投影立刻立正,敬了个歪歪扭扭的礼。“这是他小时候的暗号,”老人声音哽咽,“一吹哨,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
加尔接过哨子,也吹了一声。星图突然泛起涟漪,所有影像里的少年都停下动作,朝着地球的方向挥手。林飞看着孩子们追着模型跑,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从不是把故事锁在过去,而是让那些勇敢、温暖的碎片,像星尘一样落在新的掌心,长成新的光。
夜深时,模型悄悄落回小姑娘的床头。她已经睡着,嘴角沾着点草莓糖的甜味。模型的舷窗里,少年投影正对着她的梦乡比划,像在说“我把星星的位置标好了,明天我们一起去探险呀”。窗外,光网的银线正一点点融进夜空,变成真正的星轨——就像无数年前,那个缺门牙的少年说的:“星轨会自己长,只要有人记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