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晟亲率的北路舰队,由三艘经过特别加固的“破冰”型帆船(仍以风帆为主,蒸汽机为辅,用于关键时刻动力和转向)组成,配备了经验最丰富的老水手和耐寒的补给。
他们的目标是向北,再向北,试图绕过那片被土着称为“永恒白色”的冰海,寻找通往西海的航道。
这是一次充满未知和危险的探险,他们渴望发现新的土地,开辟新的贸易路线,为自己的国家带来荣耀和财富。
初时航行尚算顺利。沿海岸北行,虽气候渐寒,但海面开阔,凭借经验和罗盘,舰队稳步推进。船员们在甲板上忙碌着,调整帆布,确保船只在风中保持最佳航速。
船长们在海图上仔细标注着航线,确保舰队不会偏离预定的路线。夜晚,星空成为了他们最可靠的导航员,北极星高悬在头顶,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他们遇到了以捕猎海兽为生的爱斯基摩人部落,双方进行了谨慎的、以物易物的接触。甘晟仔细记录了海岸线、岛屿和洋流情况。
他与部落的长者交流,学习他们的生存智慧,了解这片海域的秘密。部落的人们用兽皮和骨针交换了他们带来的铁器和布匹,双方都对这次交易感到满意。
然而,随着纬度越来越高,环境愈发严酷。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冰屑,能见度极低。海面上开始出现浮冰,从小块到巨大的冰山,如同沉默的白色死神,潜伏在航线上。
船员们不得不穿上厚重的皮衣,抵御严寒。他们用特制的工具敲碎船边的冰块,以防止船只被冰封。
“将军,前方冰情严重,恐难通行!”了望兵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甘晟站在船头,手握望远镜,凝视着前方那片望不到边的浮冰区。他的心沉了下去,但他知道,作为舰队的领导者,他不能表现出任何恐惧和犹豫。
他试图寻找缝隙,但冰层厚重,船只随时有被卡住甚至撞毁的危险。船员们紧张地注视着他,等待着他的命令。甘晟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现在是考验他智慧和勇气的时刻。
“转向!沿冰缘向西,寻找缺口!”他不甘心就此放弃。舰队缓缓改变航向,沿着冰山的边缘缓缓前行。船员们用尽全力,试图在冰山之间找到一条安全的通道。他们知道,只有找到缺口,才能继续前进,才能完成这次伟大的探险任务。
舰队在冰缘徘徊了十余日,试图找到传说中的“海峡”。但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冰情让航行变得极其危险。
一次突如其来的风暴,将一艘“破冰”船推向了巨大的冰山,船体破裂,海水汹涌而入,尽管全力救援,仍有数十名水手随船沉入冰海。
损失一艘战舰和同伴的性命,让甘晟不得不面对现实。继续前进,很可能全军覆没。
“撤。”这个字从甘晟牙缝中挤出,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沉重,“记录此处坐标、冰情。北路……暂不可通。”
舰队在冰缘徘徊了十余日,试图找到传说中的“海峡”。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被冰封的世界,海面上漂浮着巨大的冰块,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静静地守卫着这片神秘的海域。
舰队的船员们每天都在与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冰情作斗争,他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避免船只被冰块撞击,或者被突然出现的冰山所困。
一次突如其来的风暴,如同大自然的愤怒,将一艘“破冰”船推向了巨大的冰山。冰山的尖锐边缘像刀片一样划破了船体,海水汹涌而入,船舱内迅速充满了冰冷的海水。
尽管船员们全力救援,试图堵住漏洞,但海水的力量太过强大,无法阻挡。最终,这艘“破冰”船在风暴和冰山的双重打击下,无法承受重负,船体破裂,沉入了冰冷的海水中。
数十名勇敢的水手,就这样随着他们的船只,沉入了冰海的深处,消失在了茫茫的冰原之中。
损失一艘战舰和数十名同伴的性命,让舰队的指挥官甘晟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他站在旗舰的舰桥上,凝视着被风暴和冰山肆虐过的海域,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不甘与沉重。
继续前进,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可能全军覆没的风险,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撤。”这个字从甘晟牙缝中挤出,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沉重。他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他们将放弃寻找传说中的“海峡”,意味着这次远征将以失败告终。但他也明白,保护舰队和船员的生命安全是他的首要责任。
他命令舰队记录下此处的坐标和冰情,以便未来有更充分的准备和更先进的技术时,能够再次尝试探索这片未知的海域。同时,他向舰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北路……暂不可通。
舰队开始缓缓地调整航向,离开了这片危险的冰缘,向着安全的海域返航。北路舰队带着失败的阴霾和同伴殒命的悲痛,调转船头,艰难地踏上了归途。
冰海之路,以其严酷的现实,给了雄心勃勃的明汉王国第一次沉重的打击。
南路:希望之角
几乎在北路舰队遭遇冰海困境的同时,由吕通率领的南路探航舰队,则驶入了一片截然不同的天地。
南路舰队由五艘船只组成,包括两艘蒸汽明轮船和三艘大型帆船。他们沿着海岸线南下,气候逐渐变得温暖湿润。
沿岸植被茂密,与北部和内陆的景致大不相同。他们遇到了更多以渔业和初级农业为生的沿海部落,这些部落对汉人舰队的到来,从最初的警惕,到后来在一些小礼物和友善姿态下,变得好奇甚至欢迎。
吕通谨记使命,仔细勘探海岸,绘制海图,记录港口和淡水补给点。他们发现了几处巨大的天然良港(疑似旧金山湾、蒙特雷湾等),并留下了标记和少量留守人员建立联系点。
航行数月后,他们抵达了一处奇特的地理节点——大陆在此陡然转向东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海岸线变得荒凉,航行似乎进入了死胡同。
“将军,是否继续向东?”副将询问。
吕通观察着海流和风向,发现一股强大的暖流(日本暖流分支)沿着半岛西侧向北流淌。他沉思片刻,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我们继续沿着这股暖流向南!大陆不会就此终结,必有通路!”
舰队顶着风浪,坚持向南。果然,在绕过半岛最南端后,眼前豁然开朗!海岸线再次转为南北走向,但这一次,是朝向东南方向!他们确认了自己已经绕过了大陆的西南角,进入了一片全新的、更为温暖辽阔的海洋(太平洋东部)。
“我们成功了!我们找到了通往西海的南路!”吕通难掩激动,尽管此路漫长,但至少证明了一条可行的海上通道!
他们没有继续深入,而是在半岛顶端一处避风港建立了石碑,刻字“南望角”,以此纪念此次发现,并留下一艘小船和少量人员建立临时据点,负责观察和接应。随后,吕通舰队带着成功的喜悦和宝贵的南部海岸详图,开始返航。
当年底,南北两支舰队先后返回新常山。北路带来的失败与悲壮,南路带来的成功与希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冲击着王国上下。
甘晟跪在赵广面前,陈述北路失利,请罪自责。
赵广亲自扶起他:“甘将军何罪之有?冰海之险,超乎想象。尔等能探明情况,带回消息,使后人免于覆辙,便是大功!阵亡将士,厚加抚恤,立碑纪念。”
而吕通的南路捷报,则冲淡了北路的阴霾。当那幅标注着“南望角”和南部蜿蜒海岸线的海图铺开时,所有人都看到了贯通双海的切实希望!
“虽北路暂阻,然南路已通!”赵广目光灼灼,“此路虽远,然终是通途!甘将军,吕将军,尔等之功,皆载史册!”
他当即下令:“命工部,集中力量,研制更大、更快、更适远航之蒸汽舰船!以南路发现为基础,规划建立沿海补给链。待舰船就绪,便是我明汉舰队,正式扬帆西海,实现双海贯通之时!”
冰海的悲歌与南望角的希望,共同构成了明汉王国探索史上沉重而辉煌的一页。
帝国的开拓者们,在付出了血的代价后,终于清晰地看到了梦想实现的路径。尽管前路依然漫长,但希望之火,已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