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迷津?
再指点?
再指点下去,他孙连城怕不是要被架到“当代圣人”的火刑架上,永世不得安宁!
“光明同志。”孙连城缓缓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他必须终止这个危险的话题。
“国企改革,盘根错节,非一日之功。”孙连城的声音,沉稳而悠远,带着一丝不容置喙的终结意味,“政策研究室的工作,要从宏观着眼,不能只盯着一个点。”
“你刚上任,首要任务,是熟悉新环境,融入新集体。”
“至于方法论……”
孙连城顿了顿,用一种“我已经把所有秘籍都传给你了”的眼神,哦不,是用一种高深莫测的姿态,看着刘光明。
“道,不可言传。”
“你已经有了‘勘误’的眼,接下来,要修‘平常’的心。”
刘光明浑身一震,如遭雷击。
道,不可言传!
平常心!
他懂了!
孙书记这是在点拨他,不要因为清河县的成功而骄傲自满,不要路径依赖,要回归本心,用最朴素、最平常的心态,去看待更复杂的问题!
高!
实在是高!
“我明白了!孙书记!”刘光明再次深深鞠躬,“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修好这颗‘平常心’!”
孙连城疲惫地挥了挥手。
“去吧。”
送走了这位已经被自己彻底“忽悠瘸了”的“档案战神”,孙连-城脸上的高人风范,瞬间垮塌。
他瘫在人体工学椅上,感觉身体被掏空。
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挫败感,席卷了他的全身。
第一次。
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智商被碾压的痛苦。
而且,还是被他自己的胡说八道,给碾压了。
静坐了足足十分钟,孙连-城才缓缓起身。他走到那面巨大的红木书架前,伸手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轻轻一按。
书架无声地滑开,露出了一个隐藏在墙壁里的,小小的保险柜。
输入密码,打开柜门。
里面没有金条,没有美金,只有一本黑色的,皮质封面的,厚厚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封面上,用烫金的字体,印着几个大字——
《甩锅的方法论》
孙连城将日记本捧了出来,像捧着一本失传已久的武功秘籍。
他回到办公桌前,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
【甩锅历程复盘:清河县项目】
【结果:失败。彻底的失败。灾难性的失败。】
写到这里,孙连-城停下笔,感觉自己的心都在抽痛。
他继续写。
【失败核心原因分析:】
【一、因果链条过短,责任无法切割。】
【我,是“推荐人”。这是“因”。】
【刘光明,是“接锅者”。】
【刘光明的成功,是“果”。】
【这个“果”,无论好坏,最终都会通过“推荐”这根无法斩断的因果线,回溯到我这个“因”的身上。】
【他成功了,我就是慧眼识珠的伯乐。】
【他要是失败了……恐怕,我也会被安上一个“用人失察”的罪名。】
【这锅,看似甩出去了,实则还在我的引力范围之内。】
【甩锅1.0模式,存在根本性的设计缺陷!】
孙连-城写下这段话,心情沉重无比。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理论天衣无缝。
现在看来,简直是漏洞百出。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在日记本上梳理自己的思路。
【二、低估了“低熵体”在“高熵环境”中的“反向净化”能力。】
【刘光明这个“书呆子”,他的知识结构,他的思维模式,是高度有序的。】
【清河县的官场,是高度混乱的。】
【我以为,混乱会吞噬有序。】
【但事实证明,在信息层面上,绝对的“有序”,对“混乱”具备降维打击的能力。】
【一份份精确的档案,就是一个个无法辩驳的“公理”。】
【他用公理,去审判那些充满了谎言、遗忘和篡改的“野史”。】
【我输了。】
【输给了我最看不起的,知识的力量。】
写到这里,孙连城停下笔,抬头望向窗外。
阳光正好,但他的心里,却是一片阴霾。
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进化。
他的“甩锅大法”,必须升级到2.0版本。
【甩锅方法论2.0——核心思想:】
【斩断因果!】
【下一次甩锅,我绝不能再是“推荐人”。】
【我不能“选择”接锅侠。】
【我要创造一个情境,让“接锅侠”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一种“天意”,一种所有人都无法质疑的,“命运的安排”。】
【他,必须是天选之人。】
【而我,最多,只是那个搭建了“祭天”仪式舞台的,路人甲。】
【我要让锅,和“接锅侠”,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一次随机的、公开的、神圣的绑定。】
【这样一来,无论结果好坏,都与我无关。】
【那是天意。】
【是概率。】
【是宇宙的选择。】
写完最后一行字,孙连城感觉自己豁然开朗。
一种全新的,更高级的,更符合他“避世”哲学的甩锅思路,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成型。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去哪里找一个,既烫手,又适合搭建“祭天”舞台的锅呢?
就在他苦苦思索之际。
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孙连-城的心,咯噔一下。
这个电话,是市委高层内部专线。
他接起电话。
“喂,孙书记吗?我是高建啊!”
市长高建那热情洋溢,甚至带着一丝谄媚的声音,从听筒里传了出来。
孙连-城立刻切换回了高人模式,声音平淡如水。
“高市长,有事?”
“有事!有大事!更是好事啊!”高建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道,“孙书记,您还记得上次我们讨论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后续工作吗?”
孙连-城心里,警铃大作。
“记得。”
“市里决定,要全面启动一项标志性的民生工程,作为咱们北莞市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名片!”
“‘智慧垃圾分类’项目!”
高建的声音,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技术要最先进的,覆盖要最全面的,效果要最显着的!”
孙连-城听着,嘴角却不易察觉地,微微向上翘起。
技术复杂?意味着容易出bUG。
耗资巨大?意味着审计风险高。
覆盖全面?意味着要得罪全市几百万市民。
这……
这不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完美的,超级无敌烫手的……世纪之锅吗?!
“高市长,这个项目,技术复杂,民怨风险高,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啊。”孙连-城用一种非常为难的语气,缓缓说道。
“哎!孙书记,您这么说就见外了!”高建立刻反驳道,“别人啃不动,您还啃不动吗?”
“书记办公会上,叶书记亲自提的!”
“叶书记说,垃圾分类,从混乱到有序,从废弃到新生,这不就是‘物质循环’和‘熵减’的最好体现吗?”
孙连-城:“……”
“叶书记还说,这种蕴含着深刻宇宙哲理的项目,放眼整个北莞市,不!放眼整个东粤省!也只有您,孙书记!您这位‘自然秩序研究院’的总导师,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把握其灵魂!”
高建的马屁,拍得震天响。
“所以,市委一致决定,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非您莫属!”
孙连-城拿着电话,脸上是“不堪重负”的为难表情。
心里,却已经乐开了花。
来了!
真的来了!
为他下一轮“甩锅”大计,量身定做的完美舞台,自己送上门来了!
“高市长,叶书记,同志们的信任,我……深感惶恐,压力巨大啊。”孙连城的声音里,充满了挣扎和纠结。
“不过……既然是组织的决定,我个人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我……接了。”
挂断电话。
孙连-城脸上的为难,瞬间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棋手找到了完美棋局的,兴奋与狂热。
他看着桌上那份刚刚送来的,关于“智慧垃圾分类”的项目草案。
眼中,没有了丝毫的恐惧。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场盛大的,“天选之子”的加冕仪式。
而他,将是那个隐藏在幕后,推动命运齿轮转动的,无名之人。
这一次。
他要用一种更高级,更随机,更“顺应天意”的方式,来甩掉这个锅。
他的“甩锅方法论”,即将迎来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