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姐回来啦!”叶青莲开心地迎着驴车跑过来,小脸红红的,一双眼睛直朝驴车上瞧。
娘说今天买布也会给她做一身新衣裙,若有多的布料再做一件新袄。
随着叶青莲的喊声,叶林氏牵着叶铭也出来了,对面杨家也出来了几人张望着。
见到是叶青枫赶车,驴车上只有老爷子和叶青萝,便没过来瞧,但也没立刻回去,毕竟驴车上还有不少东西呢。
叶家二房自萝丫头回家后,变化是真大啊,这三天两头就租村里驴车,也三天两头就买一车东西回来。
节前才买了布料的吧?
这又买上了,啧啧,这萝丫头是个旺家的。
叶青萝见大伯娘过来了,杨家婆媳也跟在大伯娘后头,便让大堂哥先将她的箩筐搬去厨房。
她则在七匹布料里找到做好记号的那两匹搬起其中粉色那匹就往叶青莲手上塞。
“莲儿,堂姐要的粉色细棉布。”这布料也有她的份,就让她抱回去。
叶青萝又将那匹银蓝色细棉布抱起来递给叶林氏。
“大伯娘,这是二堂哥的,我挑的银蓝色,二堂哥也有这颜色的夏衫。”
帮人带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怕落人埋怨。
“好,多谢你了。”叶林氏笑吟吟地伸手抱过那匹布料。
叶铭没有奶奶牵着就想往驴车上爬,叶青萝连忙将他抱了起来放到驴车上,小家伙开心得想蹦跶。
“铭儿,下来,小心摔着。”叶青宇走了过来将人又抱了下去。
叶青萝看了一眼,诧异道:“青宣和青安呢?”
“他们跟着春生哥上山摘木耳去了,还有秋枣和秋云。”叶青宇解释。
他没提杨春香和杨秋桔,看来是这姐妹没去,青宣青安才去的。
叶青萝虽然不赞同这么小的弟弟还要上山去辛苦干活,但也清楚现在没法阻拦,只得不再说什么了。
叶青萝将自己屋子打开,很快大堂哥就将五匹布料都搬了进来,叶青宇将装布头的包袱抱了进屋。
叶铭早在他爹过来的时候就老实站到一旁玩耍去了,不敢再爬驴车,怕屁屁挨揍。
邻里有过来的人也只是在和老爷子说话。
询问叶长贵的情况、询问是不是又要添新衣了、询问还去不去镇上,她们也想去镇上买点东西……
老爷子只说自然是就要去镇上的,长贵还在医馆里等着他回去接回来呢。
所以,想搭便车去镇上可以,但不会等她们。
因为叶长贵就要躺驴车上,还有叶刘氏和老太太呢,驴车上又能坐下多少人?更不可能让病人等她们了。
那几个妇人听了依然想搭顺风车,她们想去镇上卖绣品,换点家用回来。
正好叶青枫出来听见,就说道:“要去就快点,我爷不去了,我赶车去接二叔,只去东南街,镇西得你们自己去。”
几个妇人听了连忙答应,就飞快地往家跑去拿早就攒着的绣品。
农妇们其实有的绣艺是不错的,但没有门路,只能绣些小帕子卖,绣面质量也不算太好,根本卖不起价。
住在镇上的绣娘赚钱机会要多些,也有的直接进了成衣铺子或是绣庄做专职绣娘,或是缝制成衣。
叶青萝知道这其中问题所在,却不会多嘴。
想来农妇们自己也清楚差距,但她们还要忙于家计,其实也没太多时间专注于绣花或是针线活儿。
都是利用零碎时间来做的。
像叶青梨这样定了一门好亲事还未出嫁的,家里也不会给她太重的活儿。
除了洗衣做饭还有帮手,其余时间就在屋里绣花,缝制嫁衣、给夫家人准备衣物鞋袜什么的针线活儿。
她有绣架,再有绣艺还有时间,才能到绣庄接到一些绣品单子,赚的当然也比别人多。
她赚的都是将来去夫家的傍身银子,是她将来在夫家立足的底气。
哪怕先前二房这边困难成这样了,也没人想过要找她借钱,就算是王珍珍牢骚话说尽,也没人会帮她去说教叶青梨。
这种待遇,村里其他姑娘也比不上。
只比她小两个月的杨春香就要上山去寻山货,忙完家里活儿才有时间回屋绣花。
不过今天杨春香和杨秋桔竟然都没上山,也不见出来瞧热闹,倒是奇怪了。
叶青萝看一眼与其他妇人在说话的杨胡氏还有杨老太太,自然是不会去问那对姐妹的。
上回那姐妹在门前喊她却自己吵了起来。
最后还跟叶青宇吵了起来,叶青宇直接让弟弟去杨家告状,让杨家人失了颜色。
但杨家人只训斥了姐妹,之后就仿佛没发生过这件事情,也没在外头说叶青萝闲话。
叶青萝觉得杨家其他人还是不错的,只怪那姐妹俩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对她示好或交恶都是如此。
叶青萝突然想起来自己的竹篮还在医馆呢,还没付账,她将大堂哥拉到东厢,拿了两个小银锭子交给他。
“医馆那边还没结帐,我还买了些药材和冰糖、百合、川贝,还有爹看病的钱,估摸这些够了。”
“还有我的背篓放在后头厢房了,奶奶和娘都知道,千万别落下了,里边是别人送的几包糕点。”
叶青枫应了,却问她:“你不再去镇上了?”
叶青萝连忙摇头,压低了声音:“一会人多,不想说话,我在家还能再写几个字呢。”
听她这么说,叶青枫便笑了笑,堂妹赚钱比他还积极。
回来路上,堂妹说了买那一筐东西是为了做新的糕点和菜肴,月底有人过来家里,若看得中就会花钱买。
今天已经把鸡蛋碗糕的方子卖了,若能再卖几个,兴许还能谈一谈干豆皮的交易呢。
节后满村都在忙着收粮的时候,叶家这边也很忙,叶青萝没有下田。
她在家赶话本进度和看家,趁这间隙还做了一些干豆皮出来在院子里晒着呢。
两家新旧盘箕都用上了,还有他临时做的简易晒架,这样没那么占地方,多晒几张盘箕也没那么打眼。
黄豆是他中秋去下河村收回来的,今天回来时,堂妹说她手头有几十两银子,可以大肆收黄豆了。
不过,家里租驴车不划算,她打算过两天带着晒好的干豆皮去一趟大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