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将一群小娃领过去坐好,就连四表叔家的方明春、方明冬和方明乐也去了那边。
叶青萝还在看那边情况,陈嫣拉着她入席,笑道:“别管她们了,都是大的照看小的。”
但她也没多说,因为叶青萝才回家,家里三个弟弟根本没有让她照看喂饭的经历。
一群小少年已经占了一桌开始吃饭了,他们下午还要上学呢。
叶青萝和陈嫣与一群腼腆表妹们坐了一桌。
叶青莲和方明娟则是端着碗从她们这桌夹了菜,再去春凳那边边吃边照顾弟弟(侄子),很忙,但丝毫不影响她们吃饭。
大的带着小的,小姑照顾侄子,在村子里是很平常的事情,虽然闹哄哄的,但是相处很融洽。
很快,不远处又聚了一桌,是王悦王泽、方明辉他们那一桌也开席了,叶青枫也在那一桌,正与王悦在说话。
帮忙的还在忙着上菜,村道上还有两桌没坐人。
方明祥抽空过来看了看,对叶青萝笑道:“萝表妹是头一回见到村子里这样的阵仗吧?可别拘谨呀。”
叶青萝腼腆一笑,道:“我都是第二次来方家村了,可不会拘谨的。”
至于这样的阵仗她可不是第一回见到了,她在刘家畈都见过两回了。
初八那天大舅专为她宴请了刘家人。
虽然没有今天这么多桌,但她是主角呀,大舅带着她认识了所有长辈们,同辈也自己来找她寒暄过了。
前几天刘旭表哥成亲,她也去喝过喜酒了,她现在去刘家畈就像半个村里人,都能打上招呼。
但明祥表哥的本意是安抚她不要拘束,她也没必要拿别处的事情来说,扫兴。
方明祥又与陈嫣寒暄了几句,便又转身忙去了,今天是他爷爷寿宴,最忙的是他和他爹。
方明辉年纪还小又在上学,也就没领到任务,吃了饭还要回塾里去读书。
好在村里能来帮忙的人还是不少,虽忙但没出乱子。
热热闹闹地吃了饭,叶青萝还去打了盆温热水端到外面,给那些刚吃完饭的小娃们全部洗了手脸。
陈嫣也倒了温茶出来一个个喂他们喝了两口,就让他们在旁边玩耍去了。
这时叶青安过来拉姐姐的手,在姐姐低头看他时小声道:“姐姐,大堂哥喊你过去说话呢。”
“嗯,知道了。”叶青萝笑着应了。
等小弟传完话跑开后,她看向陈嫣,“表姐我过去那边一趟,也不知道大堂哥找我啥事儿。”
“你去吧,我跟表妹们玩儿。”陈嫣连忙说道。
陈嫣已经及笄,今年将出嫁,方家于她是远亲了。
她在方家村除了方明娟她们并不认识村里年纪相仿的姑娘,也说不上话的。
但这也算是她出嫁前在娘家难得的一次走亲戚,还是舅爷爷大寿这样的喜庆日子。
原本该是与叶青梨这个年纪相仿的表姐多相处,然而叶青梨比小时候更难打交道了。
好在刚回来的表妹善解人意、平易近人,相处喜欢不拘谨、无负担,她喜欢和萝表妹说话,在不经意间还能学到不少道理。
但是萝表妹有事情,她也不好一直跟着,还好王家表妹也能与她说上话。
叶青萝去到大堂哥那一桌,同桌的还有王悦王泽和方明辉,还有几个亲戚里的少年人,看到她来全都看着她。
叶青萝有些尴尬,还是走到大堂哥身边问:“大堂哥找我?”
“嗯,你王悦表哥想和你问问绣品的事儿,他有个同窗家开绣庄的但是生意不太好。”
叶青枫两句话就将找叶青萝的原因说了,他并没喝酒,他回去还有一堆事儿可不敢在这儿喝酒怕误事。
也因此他特意找了这帮表弟们的桌混了进来,少年们暂时也不会喝酒,边吃边各种话题聊半天才是他们的习惯。
只是没想到王悦会向他请教成衣作坊收绣品的事儿。
没问成衣也没问成衣上绣花的问题,就单问了收绣品,或许是先前听见方家秋梅嫂子问过这事儿吧。
叶青萝听大堂哥说明原因后立刻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她看向王悦。
王悦这时手里捏着筷子却没有夹菜,也正盯着她看呢,见她望过来顿时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王悦放下筷子开口道:“是我好友家的绣庄快要经营不下去了,先前听见了你收绣品的事儿,就想着请教表妹经营之道。”
只是没机会当面问,这才想到先向青枫表哥打听一二的迂回之策。
叶青萝听明白了,低声笑问:“经营的问题,有铺子位置、掌柜管事、绣品质量几个主要的问题。”
“若你好友家是经营了多年最近才遇上的问题,那就要先找遇上这个问题的原因,再去解决。”
“若是铺面位置不好……开了多年的铺子应该不是位置不好,或许也有附近有别家绣庄抢走了生意的原因。”
叶青萝说到这个时,王悦明显眼睛一亮,虽然他没打断叶青萝的等方面,但叶青萝看见了他这细微的反应。
叶青萝心下明了,低声道:“那就分析别家绣庄为何能抢走自己的生意,自家有没有实力跟别家竞争。”
“老字号、可信的口碑如果不能成为招揽客人的优势,绣工、绣面、花样子都比不过别家,那就没什么底气去争了。”
叶青萝信口指出几个问题关键,她并不了解人家铺面经营和生产线的实际情况,但这都是基本问题吧。
王悦听得若有所思。
“开绣庄卖的是什么?成衣上精绣的花式?屏风上高雅贵气的图案?富贵人家所用细软上的绣图?总不会是只卖帕子、团扇、荷包、香囊这些小物件儿吧?”
“自家卖什么货、别家卖什么货,对比优势和弊端,有没有能力维持自己的优点、提升可以改良的空间,规避劣势?”
叶青萝自认客观地说了一通,都是似是而非难以落到实处的东西,但这个实处她也没办法,只能靠绣庄自己去解决了。
王悦听后思索起来,问题他当然知晓,没少听同窗在他面前抱怨、叹气、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