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萝这边依然如常忙着,不过要和顾子熙说的事情,她在睡前列了一张清单,怕太久不见容易说偏题给忘了。
第二天早上,去送货的人还朝东厢看了两眼,奇怪今天萝丫头咋不去城东了?
前两天都是跟着他们往书局送货的时候一同过去的。
而这时候叶青萝已经在写话本了,听到村里哥过来问她才想起来没与他们打招呼的,连忙走出去解释。
“我之后都不过去了,大哥那边忙。”宅子的事这边的人都不知道,顾子熙回来的事她也没多说。
最多就是昨晚叶正风开了个门,都知道有人找她在门外说了会儿话就离开了。
送货的人见她不去就赶紧出发了,叶青萝一转身就看见二堂哥倚在窗前看着她。
她忙笑道:“顾公子刚回来应该有很多事儿要忙,等他空了应该会来找我说南边的事情了。”
所以,在他忙完之前,她去找他也不过是插队而已。
叶青彦却问:“不去你大哥那儿了?”
这几天叶青萝都说去大哥那儿写话本、中午陪大哥一起吃饭,叶青彦没阻止过也没多问过。
见她突然不去了,这才觉得有些奇怪。
叶青萝有些不好意思道:“顾公子回来除了处理生意上的事,定然还要陪他祖父拜访朋友什么的,他自己当然也有朋友师长要拜会。”
“我是问你怎么不去大哥那儿了,难道顾公子住在你大哥那儿?”叶青彦蹙眉,怎么萝儿又提到顾公子了?
“顾公子住哪儿我不知道。”叶青萝有些尴尬,只能继续解释。
“但他与大哥还有那个林公子都是清风书院的十年同窗,自然要一块儿聚一聚的,说不定还会聚两聚、三聚啥的……”
“若我去大哥那儿只怕他们不方便,若只是顾公子在还好,就怕那个林公子也在……”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弱了几分,有些无奈:“上回在酒楼迎面遇上避不开,我都差点掀桌了,这事儿你知道的。”
“这些天我在大哥那边,中饭都是常喜常福去酒楼拿菜回来,我和大哥都没去过酒楼。”
只不过拿回的饭菜是送到青竹巷而不是大哥院子。
“那这几天就在家里不去那边了,顾公子再来……”叶青彦说到这里顿了顿,目光严肃地盯着叶青萝。
“到时就在书房说话,不要在门外了,若他有空也可留下吃顿便饭。”
“若他不想与其他人交道,咱们就去高朋酒楼。”有他陪着,也不影响他们说话,却能避嫌。
叶青萝连忙答应了,又说了几句之后要问的事情就回屋写话本去了。
这一天顾子熙没有过来,上午时小六和小七却赶着马车过来了。
“这些都是公子从京城还有回北地沿路买的特产,方便保存都是干货。”
“鲜货还有糕点小食那些没办法存放太久的就没买,公子说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当地游历。”
“这一箱都是京城开春的时兴衣裙,只是现在入夏了……公子说看看京城样式也好。”
小七说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随即又替公子解释为何回来太晚,导致开春的衣裙送到叶青萝手中时已是入夏时节。
“公子过年就在忙着祁安镇那座山头,除夕早上才赶回家中过年,正月初八又出京城。”
“忙到正月下旬才回京接了太爷回北地,沿路又处理了不少事情,这才耽搁了回来的日子。”
“不过有在南华州买了几匹新出的夏布料子,公子说这是南华州的特产,轧花雪绸,还给惠顾布庄也进了点货。”
“还有这两包是南边的明前茶,但公子今早说这些茶都不如叶姑娘给的那包,就当是尝尝不同地方茶叶的新鲜吧。”
“还有这一箱子书是在京城大书局里买的,送给叶公子。”
“这边几筐则是走水路在码头买的一些鱼虾什么的干货,是江河鱼虾,不是海产。”
小七将带来的所有特产一一说明,这才松了一口气,又欲言又止地偷瞄了叶青萝一眼。
叶青萝却没看到小七的小动作,只是目光扫过那又是箱又是筐的特产,心里却是高兴的。
她最喜欢收特产了,毕竟她最远也就是去过一次县城,以及今年来到了府城,平时就在镇上走动。
她能接触到这世界的东西是有限的,哪里有顾子熙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
叶青彦看着这么多特产却是拧起了眉头,顾公子的特产总觉得别有用心。
哪有男子送女子衣裙当特产的?
可京城时兴的衣裙这个理由……好像也挺合理的?比去年冬天送北地的首饰更合理一些。
“回去谢过你家公子,东西我们都收下了,等他有空了再过来喝茶。”叶青萝不知二堂哥心中疑虑,她笑着道谢,收下了那些特产。
小七和小八也受到了叶家招待,他们是早饭后过来的,吃的正是书局外头的肉包。
叶青萝就让叶正风去端了一盘热乎清香的绿豆糕过来。
她亲自泡了一小壶茶,灵溪水配空间茶叶,小七和小八一尝到这茶就明白公子的感叹是何种心情了。
离开时他们又得了一竹篮绿豆糕,是叶青萝单给他们四个小厮的,给顾子熙的则是另外一小包。
与顾子熙送的那么多特产相比……自然是没得比,但叶家能拿的也只有这些了。
小七和小八赶着驴车离开了。
叶青萝和叶青彦又将那些干货逐一看了看,除了挑出一些水产干货添菜,其他都收进屋里准备带回家。
在府城一应生活开销都是算进买卖成本的,这些都是顾公子的心意,应该带回家给家人也尝尝。
而后叶青萝将装书的那口小箱往叶青彦面前推了推,笑吟吟地看着他。
“二堂哥赶紧看看有哪些书吧,京城大书局的,咱们青阳州都不一定有得卖呢。”
这世界里的书局有自己的印书作坊,也有专门开印书作坊的书商会往各大书局铺货,但……
毕竟没有现代那些交通运输力和打款便捷的优势,古代车马慢,发展生意盘自然也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