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机食品经销商的咨询邮件刚躺在收件箱,小诺就敏锐地察觉到,这既是机遇,更是一场硬战。对方在邮件中明确提出,必须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才能进入当地主流商超和医疗机构渠道——而这套认证体系对种植环境、加工流程、成分溯源的要求,远比东南亚市场严苛得多。
“欧盟的有机标准不仅要土壤检测无重金属残留,就连灌溉水的ph值都有明确范围,咱们得从源头重新梳理流程。”小石头拿着认证细则,眉头拧成了疙瘩。小诺立刻组建专项小组,一方面联系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对云雾村的土壤、山泉水进行全面检测;另一方面,升级加工车间的无菌设备,给每一块药蔬地贴上电子溯源标签,从播种、施肥到采摘、加工,全程实时记录。
就在团队为有机认证忙得热火朝天时,一封特殊的求助邮件让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来自国内的林女士在邮件中说,她的孩子患有罕见的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无法摄入常规糖分,连普通辅食都不能吃,只能靠特殊配方粉维持营养,可孩子长期拒食,身体越来越虚弱。“看到你们能定制辅食,求求你们帮帮我的孩子!”字里行间的绝望,让小诺想起了当初创办药蔬基地的初心。
小诺第一时间联系了省妇幼保健院的陈医生,联合营养师组建了临时诊疗小组。他们先对孩子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再从云雾村的药蔬数据库中筛选出低果糖、高营养的品种——山药、西兰花、鹰嘴豆,搭配少量甜叶菊提取液调味,既保证营养均衡,又符合孩子的饮食禁忌。
为了精准控制成分含量,团队特意开辟了一小块专属种植区,全程人工除草、山泉水灌溉,采摘后立即送到无菌车间加工,每一批辅食都经过三次成分检测。当第一份定制药蔬米粉送到林女士手中时,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孩子冲泡,没想到孩子竟然主动吃了小半碗,这让她喜极而泣,连夜发来了孩子吃饭的视频。
视频里,瘦弱的小家伙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吃着米粉,眼睛里满是满足。小诺看着视频,眼眶也湿润了:“不管是跨境的大订单,还是单个孩子的小需求,咱们的初心都不能变。”团队趁热打铁,在“个性化辅食定制”板块新增了“罕见病专项通道”,优先对接罕见病患儿家庭,联合医院提供一站式食疗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欧盟有机认证的审核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审核官亲自来到云雾村,实地考察药蔬园的种植情况。当看到地里没有农药化肥的痕迹,灌溉用的山泉水清澈见底,电子溯源标签能清晰查到每一颗菜的生长轨迹,审核官忍不住点头称赞:“你们的种植理念和加工标准,完全符合欧盟有机认证的要求。”
拿到认证证书的那天,小石头在办公室里跳了起来:“欧洲市场的大门打开了!”更令人振奋的是,之前联系的欧洲经销商不仅签下了大额订单,还主动提出将药蔬辅食纳入当地罕见病患儿的辅助食疗方案。小诺团队赶制了多语言的罕见病食疗指南,和产品一起发往欧洲,让“菜能救命”的温暖跨越了更大的海洋。
傍晚的云雾村,药蔬园里的灯光亮起,像是撒在地里的星星。小诺和团队成员坐在田埂上,看着远处直播基地传来的光亮,那里正进行着一场中欧连线直播,马婶和欧洲的营养师一起,向海外用户介绍罕见病患儿的定制辅食。直播间里,国内外的家长们互相交流着育儿心得,医生们分享着食疗经验,屏幕上满是跨越国界的温情。
“你看,这就是咱们要做的事。”小诺望着漫天星光,轻声说道。小石头点点头,手里握着刚打印出来的欧洲订单:“不仅要把健康传到海外,更要让每个需要帮助的孩子,都能吃到放心的食物。”晚风拂过药蔬园,带着淡淡的菜香,也带着跨越山海的温暖,飞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