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印第安纳波利斯,银行家生活球馆。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银行家生活球馆外依旧车水马龙,但空气中弥漫的并非往日的狂热与期待,而是一种近乎哀婉的平静。
步行者的球迷们三三两两入场,脸上带着一种认命般的疲惫和淡淡的哀伤。
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没有挥舞的旗帜,甚至交谈的声音都刻意压低。
3-0的冰冷比分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横扫的结局似乎已不可避免。
他们来到这里,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告别仪式,陪伴着伤痕累累的主队走完这最后一程,只想安安静静地看完这场最后的演出。
客队更衣室通道口。
林若风最后一个踏出通道。
他抬头环视这座熟悉的球馆,感受着那与前三场截然不同的、压抑而沉重的氛围。
他脸上没有任何轻松或轻视,眼神平静如深潭。
他看到了场边VIp区域,思佳丽和薇妮安安静地坐在那里,目光温柔地落在他身上,带着无声的支持。
他也看到了步行者替补席前,保罗乔治正低头缠着手腕绷带,背影显得格外孤寂。
赛前热身时,尼克斯的首发名单通过大屏幕公布:
pG:德里克罗斯;
SG:林若风;
SF:贾斯汀霍乐迪;
pF:卡梅隆安东尼;
c:乔金诺阿。
这份名单一出,现场导播立刻将镜头对准了林若风。
企鹅体育直播间瞬间炸锅。
“嚯,林若风打回得分后卫了。”
柯凡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调侃和了然,
“贾斯汀霍乐迪顶到小前锋位置首发,这调整……意味深长啊!”
娜美立刻接话,笑靥如花:
“昨天乔治做东请客吃饭的新闻可是上了热搜,狗仔队拍得清清楚楚。
林若风、Kd、罗斯、安东尼都去了。
这顿饭的‘后劲’看来不小啊!
林若风这是……投桃报李?
给乔治一个体面的告别舞台?”
弹幕瞬间被点燃:
“人情世故拉满!风神会玩!”
“乔治:我谢谢你啊!(咬牙切齿)”
“霍乐迪:工具人实锤。”
“这是要让乔治刷个高分挽回颜面?”
“楼上想多了,风神放水?不存在的,顶多让乔治对位轻松点。”
“第二轮打谁?猛龙还是奇才?猛龙2-1领先,但奇才还有主场。”
“别奶,先横扫了再说。”
......
赛前,双方球员在中圈附近例行致意。
乔治径直走向林若风,脸上带着无奈又好笑的表情:
“林……没必要这样。”
他指了指霍乐迪的方向,
“让霍乐迪来防我?你这人情做得也太明显了吧?”
林若风一脸无辜地摊开双手,表情真挚得毫无破绽:
“保罗,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这是乔治教练的安排,你知道的,我就是个球员,教练让打什么位置就打什么位置。”
他眨眨眼,语气轻松,
“再说了,霍乐迪防守也很卖力的,你可别小看他。”
乔治看着林若风那张“真诚”的脸,又好气又好笑。
最终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用力拍了拍林若风的肩膀:
“行行行,你赢了。你这家伙……真是……”
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林若风这种“装傻充愣”的本事,比直接放水更让人哭笑不得。
比赛开始。
跳球。
诺阿依旧稳健地将球拨向罗斯。
罗斯控球过半场,步行者防守阵型落位。
林若风在右侧45度角落位,对位他的不是乔治,而是脚步相对缓慢、防守能力平平的cJ迈尔斯。
罗斯心领神会,一个击地传球精准地送到林若风手中。
林若风接球。
面对迈尔斯有些紧张的贴防,他没有丝毫犹豫。
重心猛然一沉,左脚为轴,右脚蹬地,一个幅度极大、速率极快的交叉步变向。
“嗤!”
一步!
仅仅一步!
迈尔斯的重心就被彻底晃开,林若风如同过清晨的马路般轻松抹过,直插罚球线附近。
急停,拔起。
“唰!”
教科书般的中距离跳投。
空心入网。
比分:0-2。
林若风为尼克斯首开纪录。
轻松惬意!
“看看!看看!”
柯凡在直播间喊道,
“这就是对位变化带来的效果,迈尔斯根本跟不上林若风的启动速度。一步过,干净利落。”
攻守转换,步行者进攻。
乔治在左侧三分线外接球。
防守他的,正是贾斯汀霍乐迪。
霍乐迪防守态度积极,张开双臂,努力贴防。
但乔治是什么级别的球星?
面对霍乐迪的防守,他感觉身上的压力瞬间减轻了不止一个档次。
没有了林若风那无处不在的死亡缠绕和恐怖预判,乔治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一个试探步点起霍乐迪重心,随即从容收球,拔起。
三分出手。
“唰!”
同样空心入网。
比分:3-2。
乔治强势回应。
“乔治!Answer ball(回应球)!”
娜美赞叹,
“面对霍乐迪,乔治打得明显自信多了,手感也回来了。”
这仿佛吹响了乔治个人进攻的号角。
整个第一节,他成为了步行者进攻端绝对的核心和箭头。
利用掩护摆脱霍乐迪,急停跳投命中。
背身单吃霍乐迪,翻身跳投得手。
甚至面对诺阿的协防,也能强硬打成2+1。
没有了林若风那令人窒息的防守压迫,乔治仿佛找回了那个无所不能的“印城将军”风采。
而林若风这边,则化身纯粹的得分机器。
他不再像前三场那样频繁组织串联,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个人进攻终结上。
面对迈尔斯的防守,林若风予取予求。
后撤步三分。
急停中投。
空切接球上篮。
背身单打后仰跳投。
......
他的进攻手段如同万花筒般绽放,效率高得惊人。
但与乔治不同的是,林若风在防守端明显“收敛”了许多。
他依然会协防、会抢篮板、会指挥队友轮转,但对乔治本人的防守压迫性,尤其是无球端的追防和协防干扰,比起前三场那令人绝望的强度,下降了一个明显的档次。
他更多地将乔治交给了霍乐迪去主防,自己则像一个精准的猎手,在防守端保存着体力,只在关键时刻(比如步行者打出小高潮时)才站出来用一次抢断或一次关键篮板稳定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