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谷的风,终于又带上了草木的清香。
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地脉保卫战,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曾经被骨腐气污染的土地,在林溪和墨老的精心调理下,重新泛起了生机。淡绿色的地脉灵气像细密的春雨,滋润着每一寸土壤,干枯的谷垄上,冒出了点点新绿——那是用灵脉谷最饱满的谷种重新播下的希望。
小石头蹲在田埂上,手里捧着一小撮黑黝黝的泥土,指尖轻轻捻着。泥土里混着细碎的墨石粉和地脉藤灰,这是墨老特意配制的“还魂土”,能加速土地的恢复。他把泥土撒在新出的谷芽上,看着那嫩黄的芽尖微微颤动,心里像喝了地脉蜜一样甜。
“石头哥,你看!这颗芽比昨天又高了半指!”阿雾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根用竹篾做的小尺子,小心翼翼地量着谷芽的高度。她的脸上沾着泥土,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却丝毫不在意,“林溪姐姐说,再过半个月,咱们就能给它们搭藤架了!”
小石头笑着点点头,伸手帮她擦掉脸上的泥。阿雾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她编的藤篮不仅结实,还会在篮壁上刻上各种小巧的花纹,如今已经成了凡骨联盟里最受欢迎的物件。“等藤架搭好了,咱们就把传灯藤挂上去,让每颗谷芽都能沾到灯的灵气。”
正说着,远处传来了孩子们的欢笑声。一群石洼村的孩子扛着小锄头跑过来,他们是来帮忙松土的。自从地脉恢复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加入到田间劳作中,陈老根说,这叫“接地气”,凡骨的娃,就得在土地上摸爬滚打才能长结实。
“石头哥,俺们能帮着浇水吗?”阿石举着一个小小的陶壶,仰着小脸问。他的手上还带着上次割谷时留下的细小疤痕,却已经能像模像样地拿着锄头干活了。
“当然可以,”小石头把旁边的水桶递给他,“记住要浇在根部,别弄湿了芽尖,不然会生病的。”
孩子们欢呼着散开,田埂上顿时热闹起来。有的浇水,有的松土,有的则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拔掉杂草。他们的笑声和谷芽生长的“沙沙”声混在一起,构成了灵脉谷最动听的乐章。
中午时分,陈老根提着一个竹篮走了过来。篮子里装着刚做好的谷糕,还冒着热气,散发着浓郁的谷香。“孩子们,歇会儿,吃块谷糕补充补充力气!”
大家围坐在田埂上,接过陈老根递来的谷糕。谷糕里掺了地脉蜜和新鲜的藤叶粉,吃起来甜而不腻,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小石头咬了一口,突然想起了枯骨客来袭时,灵脉谷一片死寂的样子,再看看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感慨。
“陈伯,您说这谷种能长成吗?”小石头问。
陈老根摸了摸他的头,指了指远处的焚天炉。炉口飘出的金红火焰,正温柔地笼罩着整个灵脉谷,淡绿色的地脉灵气顺着火焰的方向,源源不断地涌向田地里的谷芽。“放心吧,”老人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沉稳,“这是咱们凡骨联盟五十三个村落的地脉灵气滋养出来的谷种,比任何时候都要顽强。只要咱们用心照顾,它就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下午,林溪和墨老也来到了灵脉谷。林溪手里拿着一个罗盘,正在仔细测量地脉灵气的浓度,墨老则蹲在地上,检查着土壤的状况。
“灵气浓度已经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了,”林溪收起罗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再过一个月,咱们就可以开始准备秋收了。”
“不仅如此,”墨老补充道,“我发现经过骨腐气的刺激,地脉深处的灵气反而变得更加活跃了。只要咱们好好利用,以后灵脉谷的收成,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小石头听着他们的话,心里充满了希望。他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灵脉谷的谷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远处的焚天炉火焰熊熊,像一颗永不熄灭的凡骨之心。
他知道,凡骨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只要焚天炉的火还在燃烧,只要这土地上还有新的生命在破土而出,凡骨的未来就一定会充满光明。
夕阳西下时,小石头和阿雾一起,把今天新编好的传灯藤挂在了田埂边的木桩上。淡红色的灯芯亮了起来,温暖的光芒洒在谷芽上,也洒在每个凡骨的心上。
远处,五十三个村落的灯光陆续亮起,像一颗颗星星,点缀在凡骨联盟的土地上。这些灯光,是希望,是温暖,是凡骨们世代相传的薪火。
而这薪火,终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