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号角尚在回响,江辰的利剑已然指向另一个关乎民生根本、且深刻影响社会公平的领域——医疗。在星际联邦,基于林薇早期研究突破和后续不断发展的基因技术、生物科技,理论上已能攻克绝大多数旧时代的不治之症,甚至能够显着延缓衰老、增强体质。
然而,技术的先进并未带来普遍的福祉。如同阳光被摩天大楼切割,最尖端的医疗服务,被星际巨头旗下的私立医疗机构垄断,标价高昂,如同悬浮在云端的神迹,仅供少数权贵和富豪享用。而联邦的公共医疗体系,虽能保障基础生存需求,但对于基因层面的优化、重大遗传病的根治、以及延长黄金寿命等高端医疗,则显得捉襟见肘,覆盖范围有限,审批流程漫长。
“健康的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公,也是最残忍的阶级固化。”江辰在内阁会议上,语气沉凝,“当一个人的生命长度和质量,从根本上被其财富多寡所决定,我们所谓的公平正义,就是一句空话。这不仅是人道主义危机,更是埋在社会基底的不稳定炸药。”
一场以“将基因治疗等先进医疗技术全面纳入公共保障”为核心的医疗改革,迅猛地铺开。
元首府联合科技部(代部长主持)、卫生部,颁布了《联邦全民健康保障法案(修正案)》。法案明确规定:将十三类最关键的基因疾病根治疗法、五项主要的生理机能增强与抗衰老基础疗程、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健康的疫苗和预防性基因调整,全部纳入联邦基本医疗保障目录,由联邦财政直接拨款,覆盖所有合法公民。
这意味着,一个在矿星工作的普通工人,若后代不幸患有先天性基因缺陷,将无需倾家荡产,即可在指定的公立医疗机构获得与富家子弟同等的、彻底的治愈机会。一个年迈的、为联邦奉献一生的老工程师,也有机会通过公共医保,接受能够显着改善晚年生活质量、延缓器官衰退的基础性治疗。
消息一出,举国震动。尤其是广大的底层民众和普通中产,欢欣鼓舞,将此举视为元首兑现“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承诺的最有力证明。网络上一片赞誉之声,称这是“照亮每一个角落的文明之光”。
然而,触动的利益蛋糕也是巨大的。
首先是星际医疗巨头们。他们赖以攫取暴利的高端医疗服务,瞬间失去了最大的价格壁垒。虽然法案并未完全禁止私立医疗,但其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几家主要医疗集团的股价应声暴跌。
墨菲斯虽然没有直接掌控核心医疗企业,但其资本版图与这些集团盘根错节。他第一时间召集了智囊团。
“江辰这是要釜底抽薪!”一位医疗集团的代表在加密通讯中气急败坏,“他这是在用我们的钱,收买人心!”
墨菲斯却显得相对冷静,他摩挲着下巴,眼中精光闪烁:“抱怨无用。法律的刀已经落下。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他迅速下达指令:
“第一,利用我们在供应链上的优势,对公立医疗体系急需的关键药剂原料、精密医疗设备零部件进行‘选择性’短缺或延迟交付,抬高他们的运营成本。”
“第二,启动舆论,散播‘公共医疗质量低下’、‘基因治疗存在未知长期风险’、‘挤占其他基础医疗资源’等言论,制造民众的疑虑和恐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将我们最顶尖的专家和研发力量,转向法案尚未覆盖的、更前沿、更昂贵的‘定制化’和‘超限’医疗服务,重新定义‘高端’,开辟新的利润蓝海。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真正的‘最好’,永远在公共医保之外。”
阻力不仅来自资本。联邦财政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卫生部长拿着初步的预算评估报告,眉头紧锁地向江辰汇报:“元首,全面覆盖的初期投入是个天文数字,即便削减其他开支,长期来看也对财政可持续性构成严峻挑战。”
“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江辰的回答斩钉截铁,“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向利润最高的星际矿业和贸易征收特别健康税。必要时,可以动用部分战略储备金。人的健康,是无价的,也是联邦最宝贵的资产和未来。”
改革的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社会伦理问题。在火星的一个殖民城市,首批接受公共基因治疗的受益者中,出现了极少数因个体差异产生强烈排斥反应的案例,虽然比例极低,但经墨菲斯旗下媒体放大渲染后,引发了小范围的抗议,要求“停止拿公民做实验”。
面对重重阻力,江辰没有丝毫动摇。他亲自前往出现排斥反应案例的火星医疗中心,探望患者家属,承诺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后续治疗和补偿,并下令科技部立刻成立专家小组,全力优化治疗方案,降低风险。
同时,联邦官方媒体发起了大规模宣传活动,邀请首批成功受益于普惠医疗的普通民众讲述经历,用真实的、充满希望的故事,对抗资本操控的恐慌言论。
一场关乎生命权平等的战役,在手术台、实验室、舆论场和议会中同时打响。医疗普惠的改革,如同一次深入社会肌体的输血,试图将文明的养分送达每一个细胞。其过程必然伴随阵痛与博弈,但其指向的目标——让联邦的每一位公民,都能有尊严地享受科技带来的健康与长寿——正闪烁着超越星辰的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