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程昱深以为然:其实主公全取并州与河东时,袁绍已如坐针毡。若非公孙瓒在冀州牵制,只怕他早就要对并州用兵了。
当下这般局面,再好不过。
标题:曹操识破陆风计谋
正文:
幕僚兴奋地禀报:袁术、刘表、陶谦的联军正在进攻吴侯的庐江、九江二郡,吴侯兵力被牵制,关中唾手可得!天助主公!
形势看似对曹操极为有利。
曹操突然收敛笑容:仲德,你低估了子翼。他若真要阻拦,赵云的五万背巍军从弘农出击,抢先占据函谷关易如反掌。可徐荣弃关而去,赵云却按兵不动,你可知为何?
程昱闻言顿悟:莫非...吴侯故意让出关中?
正是!曹操目光如炬,其一,他无暇西顾;其二,其领地已绵延千里,再取关中将导致防线过长,反成累赘;其三,天子在关中,他推行新政不愿迎奉;其四...
曹操意味深长地停顿:他正等着我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程昱恍然大悟,冷汗涔涔。原来所谓的大好局势,竟是陆风精心设计的陷阱。
曹操淡然一笑,反问程昱:你觉得陆风会放任关中落入李傕、郭祀之手?
程昱摇头:但主公若掌控关中,势力必将大增。吴侯难道不担心?
他更在意百姓生死。曹操抚须道:你也知道,陆风向来重视民生,痛恨异族入侵。若任由关中凋敝,只会让羌人趁机作乱。
程昱还是不解:可这些荒蛮之地,得之何益?
曹操目光深远:仲德,你太小看他了。陆风所图,远不止中原十三州。西域、漠北,乃至更远的疆土,都在他的谋划之中。
这...程昱眉头紧锁,仍难以理解。
当初他就说过,就算我兵败,也可率部西进。曹操意味深长地看着远方:他眼中的天下,比我们看得更远。
曹操凝视陆风野心的深渊,程昱却只窥得浮光掠影。
此人惯于点石成金,曹操摩挲着腰间佩剑,东莱荒芜之地,经他经营竟成鱼米之乡。来日必当与他分个高下。言语间竟透着几分跃跃欲试。
程昱捻须长叹:袁术这等庸才,连朱雀营偏师都奈何不得,何谈抵挡吴侯大军?豫徐荆襄,怕是不出三载便要改姓陆了。他忽地攥紧竹简,主公当速取关中,西进凉州,再图益州粮仓,方能与之一争。
传令三军,曹操霍然起身,甲胄铮鸣,即刻兵发长安,迎天子以令不臣!
与此同时,南阳将军府内,吕玲绮将妆奁重重掷地。要我嫁与冢中枯骨之子?少女眉宇间尽是戾气,袁公路这伪帝,怕等不到我及笄便要悬首白门!
严夫人望着满地珠翠,幽幽道:你父虎威难拂...所幸...话音未落,吕玲绮已冷笑截断:母亲且看,不出三年,这婚约自当与袁术的 ** ,同归尘土!
严氏忍俊不禁地握住吕玲绮的手:这话可莫要传出去,当心你父亲恼火。不过...你似乎对吴侯陆风颇为仰慕?
吕玲绮昂起下巴,眼中闪着光:那是当然!谁人不知陆风年少从军,仅半年便官拜镇东将军、南阳太守?更难得他剑眉星目,武艺超群——她忽然压低嗓音,还特别疼夫人呢。
少女的指尖无意识绞着衣带。从前她总以为父亲天下无敌,直到汜水关那场惊天大战,才知世上竟有能与吕奉先比肩的豪杰。
怪事。严氏蹙眉,你父亲又未与陆风交手,怎知他深浅?
父亲说...吕玲绮模仿着吕布低沉的语调,真正的高手无需过招,一个眼神便知分晓。当初他与赵云、典韦交锋时,就发现观战的陆风气度不凡。她突然笑出声,十五岁就能带兵横扫贼寇的统帅,怎可能是庸手?
地窖里,陆十一抖开密信,火光在青铜面具上跳跃:主公有令,造帝计划即刻启动。
阴影中传来整齐的甲胄碰撞声:
陆十一扬手喝道:立即按计划执行!我要三日见分晓!
遵命!
暗卫们齐声应命,转眼间便从各处暗道消失无踪。
次日拂晓,汝南郊野。
一位老农挥锄掘土,竟挖出一块刻着代汉者,当涂高的青龙木,更意外发现一枚传国玉玺。消息很快传到城中,被袁术部将杨奉得知。
杨奉立即派人寻获老农,查验宝物后难掩喜色:这玉玺可愿献予吾主袁术?
老汉只求百两纹银,这宝物便归将军处置。老农连连摆手,生怕对方加价。他深谙怀璧其罪之理,不敢多求。
杨奉眼中闪过诧异,点头道:倒是明白人。准了!
杨奉遵照指示,用百两白银从老农手中换取了青龙木和传国玉玺。
“多谢将军!老朽这就告退!”得到银两的老农连连道谢后匆匆离去。
亲卫上前低语:“将军,要不要追上去?”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不必。”杨奉略作思索后摆手,“此人知进退,也未贪心。况且此事关乎主上,暂且留他一命。我要立即面见主公。”
杨奉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两件宝物拜见袁术,详细禀明来龙去脉。
“传国玉玺?青龙木?快呈上来!”袁术闻言又惊又喜。
“此乃天意所归!”杨奉恭敬呈上宝物,谄媚道,“祥瑞现世,正应主公九五之命!恭喜主公!”
袁术颤抖着接过玉玺,反复端详后欣喜若狂:“果真如此!这里还有金镶补的痕迹,正是当年孝元皇太后摔损后修补的!”
“爱卿立下大功,本公定当厚赏!”
杨奉贼笑道:“全赖主上洪福齐天,属下不过是代为取回,岂敢邀功?请主公再观这青龙木,上面还有天书文字。”
袁术仔细查看后惊叹:“栩栩如生!这代汉者,当涂高是何寓意?”一时陷入沉思。
袁公路帐下谋士杨奉早已打好腹稿,谄笑着上前行礼:明公!这谶语明摆着指代姓名中含与者方能承继汉祚。通,而明公表字正是公路,岂非天意昭然?
他继续巧舌如簧:由此可见,终结汉室气数、开创不世功业的天命 ** ,非明公莫属!属下恭祝明公早登大位!
为了攀附权贵,杨奉全然不顾文人风骨。接连不断的阿谀奉承将袁术哄得晕头转向。
袁公路紧握青龙木和传国玉玺,眼神逐渐发直,突然抚掌大笑:爱卿所言极是!若非天命所归,孙伯符秘藏的传国玉玺怎会现于汝南?这青龙神木更不会自动来投!说着竟手舞足蹈起来。
妙极!杨奉你此番立下不世奇功!待朕...不,待寡人登基后,定封你为骠骑大将军,食邑万户!袁术兴奋得语无伦次。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吾皇 ** !杨奉立即五体投地,暗喜计谋得逞。至于这空头爵位有多少实权,袁氏伪朝能维持几日,他根本不在意。
原来这滑头从白波贼营叛逃投靠,压根不是为襄助袁氏霸业。只要利益足够,让他手刃都在所不惜。
翌日清晨,袁术便急不可耐地召集文武,展示所谓天赐祥瑞,宣布即将僭越称帝的荒唐决定。
袁术帐下众人皆面露惊诧,心中暗想:主公莫非失心疯了?
这般僭越之举岂能儿戏?
阎象只觉得天灵盖发麻,当即出列谏言:主公明鉴!此必是敌国奸计,意在诱主公行大逆之事!如今天下民心仍系汉室,望主公三思而后行!
此等狂悖之举,岂非要与天下为敌?
可曾顾及汉室旧臣之心?
可曾思量刘表、刘璋等宗亲之意?
强如陆风尚且谨守臣节,主公何来这般胆量?
袁术闻言眉头紧锁,目光转向杨奉求助。
杨奉见状暗道不妙,立即出声驳斥:阎君此言大谬!天降祥瑞,玉玺现世,此乃天命归袁之兆。主公家世显赫,门生故吏遍及四海,若登九五,必得天下响应,有何不妥?
若袁术不称帝,他这骠骑将军的显爵与万户封邑岂非泡影?
这阎象分明是要断人前程!
想到此处,杨奉眼中已现恨意。
荒谬绝伦!阎象怒发冲冠,如今天下方乱,连陆风都只行新政不敢逾矩,你杨奉竟敢蛊惑主公行此大逆?
杨奉反唇相讥:疯癫之人分明是你!那陆风不过区区吴侯,岂能与我家主公相提并论?他也配妄议 ** 之事?
袁术的政策已经触怒了各地豪强,民心背离,妄想称帝纯属痴人说梦!你这个阎象竟敢拿主公与吴侯陆风相提并论,究竟是何居心?莫非你暗中投靠了陆风?
这厮满口胡言,不仅反咬一口,还想污蔑阎象与陆风有勾结,气得阎象怒火中烧。
他懒得再与这无赖纠缠,直接向袁术进谏:主公!老臣所言句句肺腑,此时称帝实非良机!待我军攻取徐州、兖州乃至青州后,再行登基也来得及。何必急于当这个众矢之的?
称帝岂是儿戏?主公怎就如此糊涂!
阎象!袁术长叹一声,凝视着他道:我年已三十有三,时日无多,实在等不及了!卿家放心,待我登基后,丞相之位非你莫属。
他实在不愿再听阎象反对。这种事情,痛快支持不就好了?何必多费唇舌?若非深知阎象才干卓着,离他不得,换作旁人早被革职查办了。
阎象见状,明白主公心意已决,不由仰天长叹:看来老臣是劝不动主公了!愧对袁氏重托!这丞相之位,臣实不敢当,还请主公另择贤能!
说罢,阎象转身就走,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殿。
上首的袁术脸色阴沉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环视群臣道:诸位还有异议吗?
殿中文武面面相觑。明眼人都看得出此时称帝为时尚早。
杨奉眼珠一转,率先跪拜高呼:陛下乃天命所归,臣恭祝陛下 ** ** 万 ** !同时暗中给同党递眼色。
众人会意,纷纷出列相随:陛下天命所归, ** ** 万 ** !
袁术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袁术称帝
哈哈!妙极!
袁术听闻后喜形于色,挥手示意道:众卿免礼。登基大典还需诸位操持,记得给各路诸侯都递上请柬,邀他们来汝南观礼。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