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奋笔疾书之下,不出两日,何秋便完成了陈墨所需的方案,不仅涵盖了大框架,还补充了许多具体做法,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不过,涉及人手调配的部分,何秋一概留空,只笼统提及可动用衙役和军队救灾。具体顺天府能否调动附近卫所,以及调动后的协作事宜,何秋既不了解,也懒得过问,这些细节就留给陈墨去完善吧。总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包办了吧?若真如此,岂不是让陈墨毫无发挥余地?那也太不给人留余地了。

何秋吩咐何能将写好的方案送至陈墨府上,随后便将此事抛诸脑后。

另一边,自何秋提出晒盐之法后,朱棣与姚广孝商议一番,最终派遣马和前往何秋提及的长芦,筹建晒盐场。马和身为朱棣心腹,才干出众,既能把握盐场建设,又能如实向朱棣汇报进展。

马和抵达沧县后,未及会见地方官员,便直奔长芦。当地原有煮盐活动,亦有灶户居住。然而,朱棣选定的晒盐场范围内,仍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四周空旷,海风中弥漫着浓重的腥咸气息,秋季海面风浪汹涌。

这项差事并不轻松,马和在此建设盐场,只能依靠燕王府的力量,又不能与朝廷争夺灶户,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但马和对此并不担忧,他对何秋充满信心,认为既然是何秋出的主意,大方向必定无误。

马和带领燕王府家将及聘请的工匠,每日穿戴便利的鞋履、斗笠,监督招募来的民夫劳作,反复巡视,确保他们严格按照何秋的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尽管何秋当初说得简单,实则晒盐工序极为繁琐,要制出上等精盐,需经历数十道工序。

朱棣选人用心,马和虽不懂晒盐具体技艺,亦不擅制作盐场工具,但他认真细致,善于放权给工匠,不急于求成,反复打磨工具。每件盐场所需而尚未具备的工具,马和都会亲自监督工匠制作,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不断提出调整意见。

尽管朱棣提供了大量资源,但冬季晒盐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气温下降,无法大规模制备精盐。至于何秋曾提及的冷冻制盐之法,马和特意请教了懂行之人,结果连他们也说不清具体操作步骤,只得暂且搁置,先完成晒盐事宜,再行研究。

马和忙碌数月,无奈天公不作美,转眼已入冬。他本以为等不到盐场出盐的那一天了。

但随行匠人告诉他,按照何秋留下的法子,即便在冬日也能制盐,只是产量比夏季略低。

马和欣喜不已,天未亮就守在盐池边,看着海水缓缓注入。他曾亲口尝过池中海水,比寻常海水咸苦许多——这是经过数道工序处理的结果。他确信这般浓稠的卤水定能出盐,只是成与不成还要看天意。

从清晨到正午,又从日当头等到夕阳西斜,马和在盐池边守了整整一日。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大风起、气温升,池水迅速蒸发,雪白的盐粒渐渐析出。盐工们穿梭在盐池间收盐,个个激动难抑。这些原是灶户的工人本不信日晒成盐,亲眼见证这般\"神迹\"后,不少人热泪盈眶——若盐场不许,他们恨不得跪地痛哭。

想到日后不必再受灶户之苦,众人干活愈发仔细,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只为晒出更细腻的上等盐。

此刻马和心潮澎湃。

竟真成了!

据何秋记载,冬日晒盐本应效率最低,即便如此,今日仍产出数十石盐。若将盐场扩建,待到盛夏时节,每隔两三日就能收获近千石精盐!

虽说当前产量尚不足供应全国,但这雪白的精盐不仅品质上乘,更无需耗费柴薪。一旦建成盐场,成本便微乎其微,除人工外几无开销。而对大明而言,最不缺的便是人力。

在马和眼中,这盐场俨然是座金山!

他连用膳都不离盐池,直至暮色中亲眼见到第一批白雪似的盐堆,才激动地修书一封,命燕王府家将快马加鞭送往王府。

此等大事理当速报燕王,由王爷定夺是否上奏朝廷。毕竟如此动静,想瞒也瞒不住。

消息传至燕王府,朱棣喜得揪断数根胡须,急召何秋前来。何秋方落座,燕王便将马和的捷报与晒盐工艺总结递到他手中。

受何秋影响,马和这份报告条理清晰、数据详实,虽文采稍逊,却让人一目了然。

何秋大致浏览了一遍内容。他清楚晒盐法确实可行,但朱棣等人并不了解,如今有了确切的消息传来,晒盐这件事算是成功了。

不过,何秋对产量不太满意,低声自语道:“怎么才这么点?一次才几千斤?要是到了夏天,一个夏天下来也不过几万斤?”

这可是长芦盐场啊,在后世年产量超过百万吨,全国规模最大的盐场。在大明朝就这么点水平?不会吧。

朱棣斥责道:“晒一晒就能出盐,你还指望产量能有多高?难不成一个月出几十万斤你才满意?心也太大了。”

朱棣看到马和的这份报告,已经非常高兴了,这产量在大明已经不算少了。

何况,这次只是在长芦建了一个盐场,规模还不算太大,就能产出这么多精盐。

要是把长芦的盐场扩大几倍、十几倍呢?或者再多找几处地方,建一些晒盐场,前景该有多美好?

要知道,这些海盐只需建好盐场后花费人工成本,算下来,简直就像白捡的钱,谁会不喜欢?

何秋又开始向朱棣念叨,大明还有一处地方可以搞大规模晒盐场——海南,现在还叫琼州。

海南岛的盐场,自然条件比长芦还要好!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常年日照充足、气温高,四周都是海水,更不缺原料。

而且,那边开发程度很低,仅仅用来流放犯人实在可惜,完全可以从福建迁一批民众过去,建设盐场,也能缓解福建人多地少的问题。

想到后世史书记载,福建地少人多,民间甚至有溺婴的习俗,何秋就觉得有责任为这些人找一条出路。

朱棣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心里很无语,自己又不是皇帝,哪能想开发哪里就开发哪里。不过,他对何秋提到的海南盐场也十分心动,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想到马和在密信里请示是否上报朝廷,朱棣心中有了决定。干脆直接上报朝廷吧,反正父皇肯定已经得知消息了,自己再把琼州盐场的情况附上,显示自己一片爱国之心,再赚一波名声,何乐而不为?

琼州尚未开发,建设盐场有难度,那就是朝廷的事了,和他这个小小的藩王没什么关系。

第157章 ** 前兆

朱棣想到就做,立刻写了一篇满是奉承的文章,文中表示,在父皇英明领导下,自己在沧县试验了晒盐法,现已证实该方法可行。

此举不仅能减轻灶户的负担,还能为大明增加大量财政收入,实在是件大好事。

朱棣还在文章里附上马和总结的长芦盐场经验教训,建议明年可据此多快好省地建设新盐场。

奏章中还提到琼州是个好地方,适合大规模建设盐场,而且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发,适合移民。

何秋在一旁看朱棣写奏章,心里十分鄙视,觉得朱棣真是不老实,尽搞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回到书院后,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何秋渐渐不太愿意在书院里散步了。

平日里除了偶尔给学子们授课,何秋大多时候都待在烧着火炕的小院里,过着闲适悠然的日子。

距离之前的安全演练已过去一个多月,学生们按照书院的要求,将自救知识带回家中分享,这件事的热度也就渐渐平息了。若不是当时何秋还请来了燕王朱棣,恐怕书院里的人都快忘记这件事了。不过何秋对此并不在意,本来就是一时兴起,只要有人记住这些知识便好。

书院开设《数学》《物理》等课程已有半年多,何秋从中发现了一些在理科学问上颇有天分的学生,便让杨少峰多去劝说引导,希望他们能为大明未来的格物之学贡献力量。杨少峰自然乐意,这样他就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只是眼下,大多数学生仍更向往入朝为官。

官本位思想,实在害人不浅。

这天,何秋正窝在院子里读市面上新出的小说。这本书是继他放出的《红楼》等故事之后,某位读者文思涌动而创作的。小说内容以包黑子审案为主线,写得颇有水准,何秋读得津津有味,猜测作者应是官场中人,某些细节写得过于真实,怕是又一个借古讽今的“反贼”。

正看得入神,何能突然来报,说顺天府府尹陈墨前来拜访。何秋略感疑惑,上次明明已按他的需求写好了防灾方案,不知这位府尹大人此次前来有何贵干。他仍客气地请何能迎客入内,自己在茶室备好热茶,静候陈墨到来。

未多时,年近五十的陈墨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鬓发微乱,面带疲惫,与上次从容不迫的模样大不相同。何秋心中诧异,连忙奉茶,询问缘由。

陈墨直言,此次前来是为感谢何秋。上回那份防灾救灾演练方案,他详加研读后,虽未真正用于救灾,却在顺天府征收赋税时试用了其中的数据分析法与图表制作,成效出奇地好。不仅发现了以往征税中的弊端,也大大减轻了他的公务负担。因此一得空闲,便亲自登门致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这个方法,陈墨还成功抑制了今年顺天府的流感蔓延。秋冬之际本是流感高发期,在古代几乎算是一场大疫,体弱之人往往难以扛过,每年此时都有不少老人与幼儿离世。今年情况原本类似,但陈墨用何秋的统计工具清查时,发现各村庄已有流感病例出现,又恰逢农民进城采购,人员流动频繁。若非他及时察觉并妥善处置,恐怕北平城上百万人口中,将有两三成遭殃。

何秋听闻后,心情十分激动,连连称赞陈墨陈老大人有古圣先贤的风范,做了好事却从不留名。

没想到陈墨却十分谦虚,很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次疫病的药材调配都是北平城中的大夫们共同完成的,他只是帮忙做好后勤保障。

何秋心中大为震动,难道陈墨真有这样高尚的君子品格?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快穿渣女万人迷结婚生娃帝女临安策秋凉了,婆家该灭门了!全员团宠郡主别太坏快穿:绑定大佬后不辜道者从诡异大陆开始军爷以身许国,军嫂许他也许家[射雕同人]妖女摄政王带娃娇宠野玫瑰穿书后,恶毒女配携带空间发大财寻龙藏珠重生婚宠:总裁撩上瘾我家有直男被弃鬼宅?玄学大佬的直播间火了引她深爱弑天刃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小姑娘腰细身软,三爷诱吻成瘾毕业后,我回村种地直播四合院:随身一个成长空间逃婚后,她在古代养殖创业暴富了滨城霸主:虐妻悔途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灵异万界人在奥特:吾乃雷奥尼克斯摆烂吃瓜:满朝文武嘻嘻?不嘻嘻直播算命:遇到亲生父母人偶们的舞台剧这个法师怎么比战士还能打冷面大理寺少卿,天天热脸把我宠扮演舔狗后,深陷修罗场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八零娇妻妩媚,高冷学神食髓知味堂堂女大学生,你说我是阴间使者不灭钢之魂林有德摄政王的王妃狂炸天命格被夺后,她被五个哥哥争着宠重活一世避祸为上清穿:病弱贵妃的荣宠路终极一班:抓住这只丁小雨给残疾老公生三个崽,他乐傻了水仙:悲惨女配跳崖后回到了过去算命直播抓鬼魔圣传丫鬟宁死不做妾,世子执着不放手缝进灵魂的回忆这么玩居然也可以龙游天下:天地秘闻奇案录
方浪书院搜藏榜:我在末世拥有了躺平生活恭送道友飞升偷偷招惹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神算疯玫瑰,撩得恶犬贺爷心尖宠LOL:快苟到世一上,你玩实名制?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美漫:什么年代了还当传统蝙蝠侠葱茏如叶八零换亲女配?我靠签到系统杀疯青鲤修仙记摆烂后我重生了福天记等穗抽芽等爱开花茵绝遥全家重生,五岁萌宝被全京城团宠我爹是皇上鬼帝狂妃倾天下在朝堂被偷听心声后,他们都颠了梦回花国娘子别走,为夫一定认真背夫纲现实世界里的爱丽丝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末世重生,只想囤粮摆烂度日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普通人快穿指南八零年代探案日常情逢对手就是爱你,小糯米梦初迷离总有叹惋穿成末世文漂亮女配,男主宠上瘾全民武道:我以诡魂凶兽为食逃荒海岛,奶包福运绵绵赶海发家小马宝莉:马格分裂的公主炮灰好像变了你好呀,作文民国聊斋杀穿诡片世界前任求着我回去先离后爱,前妻在恋综市场杀疯了云阁飞梦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高门军官灭妻:要她改嫁送她进监人在武动,开局签到药老戒指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尘世长生仙爱我吧,稳赢契约新妻怀孕出逃除我以外,全队反派厉少你前妻带崽来抢家产啦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四合院根据地的红小鬼两界穿:吾以中二之名,重定秩序修真之多宝葫芦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刑侦档案:情迷真相原神:烈风,但白月光剧本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您的外卖到了快穿:软萌娇夫被反派女神捡走了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四合院:忽悠加截胡,众美归心金兰厌胜劫完美仙路东南亚军阀混战重生1990这一世逆转乾坤岚影日记:致九个人的世界多了一道乖了一辈子,重生后,她不装了太初:开局获得太初锻体决我竟是水怪不能修炼?那就换个修炼体系!洪荒第3001位魔神东京:开局神选,三天制霸铃兰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快穿之反派的饲养指南步步惊天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全息建城:重生后被偏执城主娇养全球公认:陆爷是妻奴你不要的疯批病娇,乖巧且恋爱脑御兽:开局截胡天命龙女帝我把生存游戏玩成了养成神印:魔族长公主只想谋朝篡位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系统返现,极品恶女靠养崽暴富!准提:孔宣求你别刷我了必须犯规的游戏梨花犯罪手册指挥使,案发现场禁止调情!我吞!我吞吞吞!我吞吞吞吞吞!穿成星际恶雌,兽夫们跪求我别走四合院:重生归来,开局爆锤众禽女配娇憨撩人,男主秒变恋爱脑超感应用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荒村辣媳两界倒卖,我仙武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