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外实践归来第三日,脉气谷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尽,训练场已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经过危机试炼与界外实战的双重洗礼,新晋和声守护者们的眼神愈发坚定,彼此间的协作也褪去了最初的生涩,三株晶树的共振波温润绵长,与众人的脉气隐隐呼应,形成一片和谐的气场。
林风踏着晨光缓步走上高台,手中托着一个古朴的紫檀木盒,步伐沉稳,神色温和却不失郑重。他将木盒轻轻置于台案之上,环视着下方列队而立的学员们,朗声道:“实战是检验协作的试金石,却非终点。和声守护者的真谛,在于以己之能补他人之短,以界之异成无匹之力。今日,我们启动‘和声共创’活动,各组需融合四界核心材料,合力打造一件‘跨界和声器’,以温和声波加固局部和声网,最终由四界和声盟评定认可,三日为限。”
话音落下,全息投影应声亮起,四种截然不同的材料悬浮在半空,光芒流转。“光声界的晶碎片,为能量传导之核;青蘅界的青蘅岩粉,为稳脉固基之本;灵植界的灵花种,蕴生机调和之韵;还有这凡界之物——”林风指尖轻点,最后一种材料的细节放大,竟是一枚泛着金属光泽的精巧器件,表面刻着细密纹路,隐约可见内部缠绕的纤细线路,“凡界器件虽无天然脉气,却能精准控频、承托能量,恰能弥补传统灵材在精微调控上的短板。你们要做的,不是简单拼凑,而是让四界之力共生相融,真正诠释‘和声’二字。”
投影消散,材料箱被分发至各小组。岩声子小组围拢在一起,指尖依次触碰着四种材料,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苏沫捧着那捧莹白的灵花种,指尖萦绕着淡淡的草木脉气,轻声道:“灵花种需以脉气滋养方能激活,其生机能量可中和声波中的躁动感,想来能与凡界器件的高频特性互补。”
秦风拿起那枚凡界器件,仔细端详着上面的纹路与线路,沉吟道:“此物构造精巧,内部线路呈环形排布,似能增强能量循环,做和声器的核心载体再合适不过。我曾在凡界典籍中见过类似物件,可放大能量信号,调节波动频率。”
石烈掂了掂装着青蘅岩粉的布袋,厚重的质感让他安心,他拍了拍岩声子的肩膀,笑道:“你最懂青蘅岩的脉性,用岩粉做底座,定能稳得住这些‘异种材料’。”岩声子捻起一点青蘅岩粉,指尖传来沉稳厚重的脉气,他颔首道:“青蘅岩粉凝形后坚如磐石,且能传导稳脉之力,正好可抵消凡界器件可能带来的躁动感,为整个和声器筑牢根基。”
声芽则专注地擦拭着那些细碎的晶碎片,指尖晶能流转,与晶片隐隐共鸣。“晶碎片是能量核心,需嵌入凡界器件之中,方能引导灵植生机、青蘅稳脉与凡界控频之力相融。”他晃了晃手中的同心笔,眼底带着自信,“用它刻画导能纹路,恰好能衔接晶能与器件线路,让四股力量无缝流转。”
分工既定,四人立刻投入创作。岩声子选了一块平整的青石台,将青蘅岩粉均匀铺展,随后催动脉气,双手快速结印。青蘅岩粉在脉气的牵引下渐渐聚拢,如同有了生命般,顺着他的指尖流转塑形,一个圆润厚重的圆形底座渐渐成型。他指尖翻飞,在底座表面雕出青蘅界传承千年的稳脉岩纹,纹路交错纵横,如同大地的脉络,又在底座中央精准预留出契合凡界器件的凹槽。
“声芽,你来看看。”岩声子抬手示意,“凹槽大小是否适配,这些岩纹会不会阻碍能量流通?”声芽放下手中的晶碎片,快步走了过来,指尖轻触岩座表面,一缕晶能顺着岩纹缓缓游走。片刻后,他眉头微蹙:“岩纹过于密集,虽能增强稳脉之力,却会阻碍凡界器件的能量传导。”
说着,他拿起同心笔,笔尖凝聚着淡淡的晶能,在岩纹间隙补画了几道光声界的导能符,又在凹槽边缘刻了一圈细密的导电纹:“这样一来,既能借岩纹稳固脉气,又能让凡界器件的能量与晶能顺畅衔接,互不冲突。”岩声子俯身查看,眼中露出赞许之色,随即顺着导能符的走向,微微调整了岩纹的疏密,青蘅岩的厚重沉稳与光声晶的灵动通透,在这方小小的岩座上完美交织。
另一边,苏沫正专注地滋养着灵花种。她盘膝而坐,双手结印,柔和的草木脉气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注入那捧莹白的种子之中。没过多久,种子便泛起淡淡的绿芒,生根发芽,抽出纤细的藤蔓,藤蔓之上,还点缀着几颗小巧的花苞,透着勃勃生机。“灵花藤需缠绕在凡界器件之外,”她抬眼看向正在拆解器件的秦风,“藤蔓既能吸收器件运行时产生的微量躁气,又能将生机能量传导至核心,调和各方力量。”
秦风已将凡界器件小心翼翼地拆解开来,仔细研究着内部的线路排布,时不时用特制的工具调整线路走向。“我将内部线路改成了环形闭环,既方便灵花藤缠绕,又能增强能量循环,减少损耗。”他说着,已将器件重组完毕,递到苏沫面前。苏沫立刻牵引着灵花藤,顺着环形线路缓缓缠绕,翠绿的藤蔓如同有了灵性,顺着线路攀爬,很快便将凡界器件包裹其中,细小的花苞在藤蔓间微微颤动,愈发鲜活。
石烈虽不擅长精细的雕纹与线路调整,却主动包揽了所有杂务。他按照岩声子的要求,精准调配青蘅岩粉的浓度,将大小不一的晶碎片按能量层级分类分拣,还从凡界材料中找出适配的微型螺丝、绝缘薄片等物件,整整齐齐地摆放好。他时不时看向三人的进度,提醒道:“岩座别做得太沉,不然实战中携带不便;声芽你嵌入晶片时,记得避开线路接口,免得出现能量外泄。”
首日午后,岩座与凡界器件的融合骨架已基本成型。青蘅岩底座沉稳扎实,表面的岩纹与导能符泛着淡淡的青芒;被灵花藤缠绕的凡界器件嵌在岩座中央,翠绿藤蔓与金属光泽相映成趣,电路与导电纹完美衔接,透着一种跨界融合的独特美感。接下来,便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嵌入晶碎片,引导灵能、脉气、生机与凡界器件的能量共生共振。
声芽将分拣好的晶碎片按能量强弱依次排列,拿起同心笔,笔尖凝聚着精纯的晶能,在凡界器件的电路板上仔细刻画融合纹路。“每块晶片的位置都要精准对应岩座的稳脉纹与器件的电路节点,”他凝神专注,不敢有丝毫懈怠,“还要让灵花藤的生机脉气顺利接入晶片,形成完整的能量循环。”岩声子则站在一旁,以自身岩脉声能稳稳托住岩座与器件,防止刻画过程中出现丝毫晃动,确保声芽操作精准无误。
当第一块晶碎片被小心翼翼地嵌入电路节点时,一道细微却明亮的蓝光骤然闪过,晶能顺着刻画好的纹路快速流转,与岩座的青芒遥相呼应,灵花藤的绿意也随之波动,仿佛被唤醒一般。“成了!”苏沫忍不住轻声惊呼,眼中满是欣喜。
可话音刚落,蓝光便开始剧烈闪烁,灵花藤的绿意也渐渐黯淡下去,凡界器件表面甚至泛起了一丝细微的热意。“不好,能量冲突了!”声芽脸色微变,立刻撤回部分晶能,“晶能过于刚烈,凡界器件承受不住,还压制了灵花的生机脉气。”
岩声子见状,立刻催动脉气,顺着岩座的稳脉纹注入温和的稳脉能量:“我用青蘅岩气中和晶能的烈性,你试着慢慢调节晶能输出强度。”青芒缓缓包裹住蓝光,能量波动渐渐平稳下来,但凡界器件的热意并未完全消散,灵花藤的绿意依旧微弱。
秦风盯着器件表面的线路,思索片刻道:“凡界有散热之法,或许可以用薄铜片辅助散热,同时调和能量冲突。”他从凡界材料中找出一块轻薄的铜片,用工具快速裁剪成适配的尺寸,小心翼翼地贴在器件外侧。声芽立刻抓住机会,再次注入晶能,这次他控制着能量输出的强度,让晶能缓缓融入电路。
蓝光、青芒、绿意同时亮起,三种能量在凡界器件的调控与铜片的散热作用下,平稳循环,互不冲突,甚至隐隐有相互增益之势。“搞定了!”众人相视一笑,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欣慰,秦风打趣道:“没想到凡界的这些小物件,倒是帮了大忙。”
接下来的两日,四人全身心投入到细节打磨之中。岩声子在岩座侧面加装了可调节的稳脉旋钮,通过旋转旋钮,便能精准控制青蘅岩气的输出强度,从而调节和声波的覆盖范围与稳定性;声芽则优化了晶碎片的嵌入角度,用同心笔在电路上补刻了几道增强共鸣的导能符,让和声波的传导效率大幅提升;苏沫则持续以草木脉气滋养灵花藤,催熟了藤蔓上的花苞,淡白色的小花悄然绽放,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和声波多了几分净化躁气的功效;秦风则对凡界器件进行了最后的优化,加装了便捷的能量接口,还巧妙设计了一个小型收纳槽,方便实战中携带备用晶碎片与能量补给。
第三日午后,“跨界和声器”终于宣告完工。青蘅岩底座沉稳扎实,上面嵌着被翠绿灵花藤缠绕的凡界器件,几片晶碎片错落有致地嵌在器件凹槽中,蓝光、青芒与绿意交织流转,淡白色的小花点缀其间,既透着古朴的灵韵,又藏着精巧的匠心,整体造型兼具稳定性与便携性,完美融合了四界材料的特质。
声芽深吸一口气,轻轻按下凡界器件上的启动键。一道温和而稳定的声波缓缓扩散开来,如同春风拂过大地,训练场的空气仿佛都变得温润起来,周围的脉气随之平稳共振,就连三株晶树的共振波都变得愈发圆润和谐——小和声波成功释放,且能量稳定,覆盖范围均匀。
评定环节在核心晶下正式举行,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小组因材料脉气冲突,和声波躁乱不堪,甚至出现了能量外泄;有的小组则因融合不当,声波强度不足,无法达到加固和声网的效果;还有的小组虽勉强达成要求,却在便携性或稳定性上存在明显短板。
轮到岩声子小组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声芽将跨界和声器轻轻置于核心晶旁,再次按下启动键。温和的和声波缓缓扩散,不仅与核心晶的蓝光形成完美共鸣,还将周围紊乱的微量脉气一一抚平,三株晶树的共振波也随之变得愈发和谐统一。灵花的生机中和了凡界器件的躁气,青蘅岩的稳脉之力保证了声波的稳定输出,晶碎片精准引导能量流转,凡界器件则完美调控着声波频率与覆盖范围,四股力量互补共生,毫无冲突之感。
四界和声盟的长老们眼中纷纷闪过赞许之色,为首的白发长老缓缓颔首,沉声道:“此器融合四界材料之所长,和声波稳定温和,既能有效加固局部和声网,又兼具便携性与实用性,完全符合评定标准——予以认可!”
全息投影上立刻亮起“评定通过”四个金色大字,周围响起其他学员们由衷的掌声。林风走上前来,看着岩声子与声芽,笑容欣慰:“青蘅岩的稳、光声晶的灵、灵花的生机、凡界器件的精,恰如你们跨越界域的协作。‘和声共创’的真谛,从来不是强求一致,而是让不同成为彼此的支撑,让差异成就圆满。”
石磐也缓步走来,目光落在跨界和声器上,颔首赞许:“这件器物,不仅是技能的结晶,更是你们友谊与信任的见证。往后守护四界的道路上,你们还会遇到更多跨界协作的时刻,今日的共创经历,将是你们最宝贵的财富。”
岩声子与声芽并肩站在和声器旁,指尖同时触碰着器物表面,青蓝二色的脉气与绿意、金属光泽交织在一起,发出温和的共振声。“以前总觉得,青蘅岩的脉气才是最可靠的力量,”岩声子感慨道,“如今才明白,不同界域的力量各有千秋,唯有相互融合,方能发挥最大效能。”
声芽轻笑一声,眼中满是默契:“你的岩脉声能为根基,我的晶能为传导,再加上苏沫的生机、秦风的巧思与凡界器件的精妙,才成就了这件和声器。所谓和声,大抵便是如此。”
苏沫、秦风与石烈围了上来,看着被长老们认可的作品,脸上满是自豪与喜悦。灵花藤上的白花在和声波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这场跨界共创的成功喝彩。
训练场的核心晶蓝光愈发温润,与各小组的作品共振交织,形成一片和谐的能量场。岩声子小组的跨界和声器静静伫立在核心晶旁,不仅释放着温和的和声波,更承载着跨越界域的信任与默契。这场“和声共创”,不仅是一次技能的历练,更是一次心灵的升华——这些年轻的和声守护者们真正懂得,守护四界的和声之网,从来不是依靠单一界域的孤勇,而是无数跨界携手的共创与坚守,是不同力量共生相融的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