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笼罩京城的、令人窒息的灰白停滞,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
当天空中那冰冷诡异的网格纹路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当色彩重新、却略显生硬地回流到万物之上,当声音——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颤抖和茫然——重新打破死寂时,整个京城仿佛刚刚从一个漫长而恐怖的集体梦魇中惊醒。
凝固的水流哗啦落下,溅湿了跑堂的鞋面;停滞的麻雀扑棱着翅膀,惊慌失措地飞向远方;街上的行人恢复了动作,却面面相觑,脸上残留着未散的惊恐,彼此间发出的第一声询问都带着变调的颤音:“刚、刚才……是怎么回事?”
不是幻觉。所有人都经历了那万物停滞、色彩剥离的恐怖一刻。
皇宫大内,更是乱作一团。金銮殿上,恢复了行动的文武百官,再也维持不住往日的肃穆,窃窃私语声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魂未定。皇帝僵直的身体微微晃了晃,扶住了龙椅的扶手才稳住身形,冕旒下的脸色苍白,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第一次清晰地映出了某种超越权力斗争、甚至超越生死恐惧的……茫然。
天威?不,这绝非史书上记载的任何一种天象异变!这更像是……像是某种更高层次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投下的一次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审视。
“肃静!”司礼太监尖着嗓子,试图维持秩序,声音却同样带着掩饰不住的惶恐。
皇帝猛地抬起手,止住了殿内的骚动。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那些失魂落魄的臣子,最终,落在了站在武将首位、虽然同样脸色凝重,但身形依旧挺拔如松的霍云身上。
那目光,复杂到了极点。有探究,有惊疑,有残留的恐惧,更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将霍云视为唯一可能知情人甚至是……关联者的依赖。
“退朝。”皇帝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霍爱卿,御书房觐见。”
没有理会百官各异的神色,皇帝起身,在内侍的簇拥下,有些仓促地离开了金銮殿。
御书房内,熏香依旧,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冰冷的压抑感。皇帝屏退了所有侍从,只留下霍云一人。他背对着霍云,望着窗外那似乎恢复了正常、却总让人觉得哪里不一样了的天空,久久不语。
霍云静立在下首,他能感觉到皇帝那极力压抑却依旧波动的情绪。他知道,皇帝叫他来,绝非为了寻常政务。
“霍云。”终于,皇帝开口,没有回头,声音低沉,“今日之事……你,可知缘由?”
霍云心念电转,他知道,此刻任何推诿或谎言都可能带来更深的猜忌。他沉声回应:“回陛下,臣……不知其详。但此异象,绝非吉兆。”
“绝非吉兆?”皇帝猛地转过身,眼中布满了血丝,紧紧盯着霍云,“仅仅是异象吗?万物停滞,色彩尽失!朕……朕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这分明是……是……”他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那种超越认知的恐怖,最终化为一声带着压抑怒气的低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与你那日在北蛮王庭所用的‘幻象’,可有关系?!”
他终于问出了这个盘旋在心头许久,却在今日这恐怖异象刺激下,再也无法压抑的问题。
霍云迎向皇帝那锐利而迫切的目光,心中叹息。他知道,部分真相必须抛出,才能争取到可能的同盟,或者至少,是暂时的喘息之机。
“陛下明鉴。”霍云单膝跪地,姿态恭谨,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凝重,“北蛮之事,与今日异象,或有关联,却非臣所能掌控。臣当日所为,确是借助了一些……非常规之力,但其目的,只为破敌,绝无他意。而今日之变,其规模,其本质,远超当日龙城之景。臣斗胆猜测,此非人力可为,甚至……非此世之力可为。”
他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着皇帝:“或许,是我等之前所为,触及了某些……冥冥中的禁忌,引来了……‘上面’的注视。”
他伸手指了指天空,意有所指。
“‘上面’?”皇帝的眼瞳猛地收缩,“你是说……仙界?神罚?”
“臣不知其名。”霍云摇头,“但观其手段,冰冷无情,视万物为刍狗,绝非典籍中所载仙神慈悲之相。更像是一种……秩序,一种法则,不容任何偏离的……绝对秩序。”
“秩序……”皇帝喃喃重复着这个词,脸色变幻不定。他想起了那冻结一切的灰白,那吞噬色彩的虚无,那确实更像是一种冰冷的规则执行,而非情绪化的惩罚。“因北蛮之事偏离了……秩序?”
“或许不止北蛮。”霍云意味深长地补充道,“陛下,此力若再次降临,恐非停滞片刻这般简单。”
皇帝沉默了。霍云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他本就波澜起伏的心湖。他信吗?不完全信。但他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而且,霍云话语中透露出的信息,以及他那同样凝重的神色,都不似作伪。更重要的是,面对这种超越凡俗的力量,他这个九五之尊,与麾下的将领,似乎被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都成了需要挣扎求存的蝼蚁。
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取代了部分对权臣的猜忌。如果连江山社稷都可能顷刻覆灭,那内部的权力倾轧,又有多大意义?
就在皇帝心乱如麻,霍云等待着他下一步反应之时——
御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不合规矩的脚步声和隐隐的争执声。
“放肆!陛下正在与武安侯密谈,何人敢擅闯!”
“我有十万火急之事,关乎天下存亡!必须立刻面见陛下和霍将军!”一个清越而焦急的女声响起,带着不顾一切的决绝。
是苏小婉!
霍云心中一震,猛地看向门口。皇帝也皱起了眉头。
“让她进来!”皇帝沉声道,他也听出了声音中的异常。
房门被推开,苏小婉踉跄着冲了进来。她发髻散乱,衣衫上沾着尘土,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因干渴而裂开,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里面燃烧着焦急、恐惧,以及一种孤注一掷的信念。
她甚至来不及行礼,目光直接锁定霍云,声音带着哭腔和嘶哑:“霍将军!文渊他……他醒了!”
霍云浑身剧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醒了?!”
皇帝也愣住了,李文渊?那个据说昏迷不醒、与霍云关系匪浅的县令?
苏小婉用力点头,泪水终于滑落,却不是因为喜悦,而是因为更深的恐惧:“但他只醒了一瞬!只说了一句话,便又昏死过去,气息比之前更弱!”
“他说了什么?”霍云急步上前,声音紧绷。
苏小婉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字一顿地重复道:
“他说——‘秩序已至,混沌将醒。钥匙……在我身上,亦在我之外。找到……世界的……记忆……’”
御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秩序已至……印证了刚才的异象和霍云的猜测。
混沌将醒……是指李文渊自己?还是指别的?
钥匙……在他身上,亦在他之外?这矛盾的语句是什么意思?
找到……世界的……记忆?
这没头没尾、充满谜团的话语,像是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真相之上的重重迷雾,却又带来了更多、更深的疑问。
最终的疑问,如同沉重的枷锁,落在了御书房内三个身份迥异、却因这末世危机而被强行捆绑在一起的人心头。
钥匙究竟是什么?
世界的记忆又在哪里?
而那即将苏醒的“混沌”,究竟是希望的开端,还是……更彻底毁灭的序曲?
皇帝看着霍云,又看了看几乎虚脱的苏小婉,第一次感觉到,这万里江山的重量,似乎都比不上这几个字带来的沉甸甸的未知与恐惧。
风暴,真的来了。而他们,连风眼在何处,都尚未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