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像化不开的浓粥一样,浓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它们紧紧地糊在海晏糕坊的窗玻璃上,仿佛是一层厚厚的、永远也擦不掉的污垢。
林小满站在柜台后面,正准备将青丫头和孩子们做的紫菜饼摆上货架。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触碰着那柔软的油纸袋,就在这时,突然间,她的脑海里传来一阵“嗡嗡”的响声,就像有一群蜜蜂在她的脑袋里飞舞。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林小满猛地一震,她的手像是被烫到了一样,迅速缩了回来。然而,更让她震惊的是,就在她眼前,竟然凭空展开了一片方正的天地!
那是个约莫半亩地的院子,四周围着泛着柔光的白墙,摸上去微凉,像晨露打湿的石板。脚下的黑土松松软软,捏一把能攥出潮气,比岛上贫瘠的沙土地不知肥了多少倍。角落里立着块梨木牌,上面用朱砂写着系统空间四个小字,笔画间还飘着淡淡的光晕。
林厂长?您咋了?赵铁柱推着自行车进来,车筐里的面粉袋晃出簌簌声,脸都白了,是不是着了凉?
林小满猛地回神,眼前的异象瞬间消散,只剩柜台后挂着的公平交易木牌在晃。她攥紧手里的油纸袋,指尖掐进掌心才稳住神:没事,许是起早了有点晕。目光落在车筐里的面粉票上,转移话题,刘干事又多给了定量?
可不是嘛!赵铁柱把票递过来,粗粝的指尖蹭过她的手,刘干事说咱给烈属做福利糕,算支援国防,特批了两斤精粉票,下个月还能多领半斤糖票。
林小满接过票,指腹抚过上面的红印章,心思却飘回刚才的空间。那黑土的湿润感、光墙的微凉气息,甚至能闻到的麦香,都真实得不像幻觉。她借口去研发部核账,快步穿过厂房,刚关上门就急得在心里默念:那院子还在吗?
眼前的景象应声浮现。这次看得更清了——黑土被田埂分成四块方田,田边的梨木牌多了行小字:可种植作物:小麦、玉米、海苔(解锁),其余待解锁。角落的石桌上摆着个青陶罐,罐口飘着张桑皮纸,墨迹新鲜:初始积分100,可兑换种子\/工具,每日签到得10积分,作物成熟可获积分。
她心跳得厉害,却死死咬住唇没敢出声。这等异事若是说出去,不知要惹来多少麻烦。她蹲下来摸黑土,土粒从指缝漏下,带着股腐叶的清香。想起昨儿做紫菜饼时,孙桂兰送的紫菜不够用,赵铁柱在礁石滩跑了三趟才收够,她悄悄用意念点了点海苔种子。
青陶罐里飘出个油纸包,旁边弹出行淡金色的字:兑换需20积分,是否确认?她犹豫片刻,用意念应了声,手里便多了包轻飘飘的种子。梨木牌上的积分变成,倒真像供销社划票一样实在。
她学着岛上农人的样子撒种,看着绿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成海苔叶,赶紧用手去拔。海苔刚离土就化作道绿光钻进掌心,再摊开手时,掌心里躺着把湿漉漉的海苔,鲜气直冲鼻尖。她慌忙把海苔塞进围裙内袋,默念着退出,推门时脸上已堆起平常的笑意。
林厂长,张大爷来领海苔饼干了!小凤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点雀跃,还提着他珍藏的老茶呢!
林小满定了定神,刚拉开门,就见张大爷拄着枣木拐杖站在院里,手里的锡茶罐擦得锃亮。小满丫头,昨儿那紫菜饼绝了!张大爷的胡子上还沾着点饼渣,我那老战友在部队守灯塔,托人捎信说也想尝尝,你看......
大爷您等着,这就给您做新的。林小满快步进灶间,从内袋掏出空间海苔,假装是从仓库取的,今早刚收的海苔,孙大娘说这茬格外鲜。她往面团里掺海苔时,故意多放了两把,鲜绿的碎末混着麦香,引得小凤直咽口水。
这海苔看着真精神。小凤帮着擀皮,比上次的颜色深,是不是赵铁柱去远滩收的?
嗯,孙大娘指引的地方,说是水流急,海苔长得壮。林小满低头揉面,避开小凤的目光。面团在掌心发着暖,她心里却七上八下——这空间海苔太出挑,得想个稳妥的说法。
刚出炉的海苔饼干泛着油亮的光泽,张大爷捏起一块放进嘴里,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嚯!这鲜味直冲天灵盖!比我当年在部队吃的压缩饼干强百倍!他小心翼翼地把饼干装进铁皮盒,给老战友捎去,让他也尝尝咱海晏糕坊的心意。
送走张大爷,林小满刚想回研发部,就见老李头举着个红本本跑进来,粗布褂子的扣子都崩开了两颗:林厂长!县里的奖状!拥军爱民模范单位
红绸子裹着的奖状烫着金字,阳光照在上面晃得人睁不开眼。老李头指着内页的钢笔字,声音发颤:你看你看,还特意写了心系烈属,情暖军属,刘干事说这奖状能当介绍信,去供销社领东西都能优先!
林小满接过奖状,指尖抚过烫金的字,趁人不注意又溜进研发部。空间里的海苔又成熟了,她赶紧收了几份,积分涨到130。看着空荡荡的玉米田,她兑换了玉米种子撒进去,想着小虎爱吃甜窝窝,心里踏实了些。
傍晚赵大哥来接小虎时,林小满递过去两个刚蒸的窝窝:赵大哥,尝尝这个,孙大娘托人从娘家捎的玉米面,说是比普通的细。她没敢说这是空间产的,只把功劳推给孙桂兰。
小虎捧着窝窝啃得满脸都是渣,含糊不清地说:比上次的甜!像含着糖!赵大哥尝了口,眉头瞬间皱起来:这面不便宜吧?你总给我们吃好的,我们心里过意不去。他从布兜里掏出两条鱼干,这是夜里赶海钓的,换两斤窝窝面就行。
大哥这是干啥?林小满把鱼干推回去,就几斤玉米面,值当的?孙大娘说她家那边产玉米,下次让她多捎点,大伙儿都尝尝。她嘴上应付着,心里却暗叫侥幸——幸好把空间的事瞒住了。
夜深了,宛宛和阿泽早已睡熟,小脸红扑扑的像刚出炉的馒头。林小满坐在灯下算账,账本上的数字歪歪扭扭:海苔饼干,三十斤;玉米窝窝,二十个;草莓小贝,十五斤......算着算着,她借着油灯的光摸了摸围裙内袋,那里藏着把空间海苔。
她悄悄闭眼,意念一动就进了空间。四块方田已有两块种了作物,海苔刚收割完又冒出新芽,玉米田结着沉甸甸的棒子。梨木牌上的积分显示170,角落里的青陶罐飘出张新桑皮纸:解锁新作物:草莓(需500积分),可制作草莓小贝升级版。
林小满的眼睛亮了。草莓在岛上金贵得很,供销社偶尔进货,抢都抢不到。要是能种出草莓,孩子们得乐疯了。可500积分不是小数,她盘算着:每天签到领10积分,收一次海苔得10积分,收玉米和小麦各得20积分,不出半个月就能攒够。
正想着,空间突然晃了晃,梨木牌上的字变了:触发任务:为守岛部队制作100块海浪花糕,奖励积分200,解锁新工具:电动搅拌器(初级)。
她心里一阵狂喜,面上却不敢表露。海浪花糕本就要做,现在还能得积分,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她赶紧退出空间,在账本上记下:海浪花糕,100块,需红豆沙5斤、绿豆沙3斤、海苔2斤......算着算着就笑了——这些原料,空间里都能出,却不用花一分钱,也不用惊动任何人。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满借着各种由头往空间跑。收海苔时就说去仓库盘点,种玉米时就说去后院翻地,连签到领积分都趁着给灶膛添柴的功夫。小凤和赵铁柱只当她是忙,谁也没多想。
这天清晨,她刚收完空间的小麦,就见孙桂兰挎着篮子进来,篮子里装着晒干的紫菜:小满,我晒的紫菜够了,你看看能用不?
林小满赶紧接过来,闻着那股熟悉的海腥味,心里一阵热:大娘,您这紫菜晒得正好,比我上次收的强多了。她把空间海苔藏得更深,我留着给部队做糕点,您这紫菜就给烈属们做日常的饼干。
孙桂兰笑得眼角堆起褶子:你看着用就行,青丫头说吃你做的饼,就像她爸还在时带她去镇上买的一样。
林小满心里一动,趁着孙桂兰帮小周娘揉面的功夫,又钻进空间。她用攒够的积分兑换了草莓种子,撒进北边的方田。看着翠绿的藤蔓爬满田埂,她仿佛已经闻到了草莓小贝的甜香。
傍晚收工后,老李头搬来个木箱,里面是各户烈属送的东西:王大娘的腌萝卜、张大爷的老茶、赵大哥的鱼干......林厂长,他们说总吃你的糕,得给你添点柴米油盐。老李头的胡子上沾着面粉,孙大娘还说,让你别总想着省钱,孩子们长身体,该吃点好的。
林小满摸着木箱里的粗布,想起空间里的作物,突然觉得这空间就像个贴心的帮手,知道她缺啥就来啥,却从不让她张扬。她不会用这空间谋私利,只会让它成为照顾烈属的秘密武器,让海晏糕坊的甜,悄悄漫进每个人的心里。
天刚亮,林小满就用空间的草莓做了两盘草莓小贝。粉嘟嘟的小贝上顶着颗完整的草莓,甜香漫得满厂房都是,引得小凤和大柱直咽口水。
林厂长,这草莓哪来的?小凤捏着块小贝,舍不得下口,比供销社的大多了,还香!
托人从烟台捎的。林小满笑着说,那边产草莓,便宜。她装了两盒,这个给孙桂兰家送去,青丫头肯定爱吃;这个给赵大哥家,小虎病刚好,补补身子。
赵铁柱提着盒子刚出门,张大爷就拄着拐杖进来了,手里拿着个布包:小满丫头,我那老战友回信了,说海苔饼干太好吃,让我再捎两斤,还说要给你几部队的压缩饼干配方,让你改良改良。
林小满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她赶紧从仓库取了些海苔——这次是孙桂兰送的,把空间海苔留着做部队的糕点,大爷您等着,这就给您做新的。
正忙着,青丫头跑了进来,手里举着幅画:林阿姨,你看我画的海浪花!画上的浪花用红彩笔画了颗草莓,旁边写着爸爸爱吃。
林小满蹲下来,看着画上歪歪扭扭的字,心里暖融融的:画得真好,下午阿姨教你做海浪花糕,用草莓做馅好不好?
青丫头使劲点头,羊角辫上的红绳晃得人眼热:真的?那我要给爸爸留一块,放在纸船里漂过去。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研发部的案板上。林小满和青丫头、宛宛、阿泽一起揉面,孩子们的手上沾着面粉,像戴了副白手套。小凤在旁边烙饼,鏊子上的油响,饼的边缘慢慢鼓起,透出点海苔的绿,香得人直咽口水。
张师傅端着刚烤好的海浪花糕进来,红豆沙的甜混着海苔的鲜,在屋里漫开来:给守岛部队的做好了,赵铁柱这就送去。他看着孩子们的样子,忽然笑了,你看这光景,像不像咱岛上年画里的全家福?热热闹闹的,带着股子盼头。
林小满看着眼前的景象,悄悄摸了摸围裙内袋。空间里的作物还在生长,积分在慢慢上涨,可她知道,真正让人踏实的不是那些凭空出现的作物,而是这些热气腾腾的日子,是烈属们互相扶持的暖意。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村子上空,将袅袅升起的炊烟染成了一抹淡淡的金色。这些炊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在空中交织缠绕,形成了一根根细长的线。
林小满静静地站在糕坊门口,目光落在赵铁柱渐行渐远的背影上。赵铁柱正推着一辆老式自行车,车筐里装满了刚刚出炉的糕点,散发出阵阵诱人的甜香。
林小满心里明白,这些糕点不仅仅是简单的食物,它们还承载着赵铁柱的心意。无论制作糕点的原料来自何处,它们都会被赵铁柱用心地加工,融入海晏糕坊的温暖与关怀。
这些糕点会像一只只传递幸福的使者,飘进每一个需要它们的人家。当人们品尝到那香甜的滋味时,就如同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小确幸,日子也会因此变得像刚出炉的糕点一样,热乎、香甜,还带着一股让人踏实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