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地区,以雷霆万钧之势完成光复后,进入了短暂的巩固与消化期。 各州县的新生人民政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清算恶霸、分配土地、恢复生产、整顿治安等一系列艰巨而繁重的工作。
在解良县,晋南地区前敌委员会的临时指挥部内,王刚并没有沉浸在席卷晋南的辉煌胜利中。他站在那张铺满了晋南及周边地区地图的大桌前,目光沉静而深邃,早已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深知,夺取城池只是第一步。如何巩固政权?如何整合力量?如何应对必然到来的、来自北方的疯狂反扑?乃至如何将晋南的胜利转化为整个晋省战局的战略优势? 这些迫在眉睫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一个清晰、统一且强有力的答案。
“通信连长!” 王刚抬起头,声音清晰而果断。
“到!” 一名精干的中年军官应声而入。
“立即派出所有能动的通信员!” 王刚下达指令,语气不容置疑,“携带我的亲笔命令, 以最快速度,分头前往 洪洞、赵城、霍州、汾西、襄陵、太平、曲沃、翼城、乡宁、吉州……以及 芮城 等 所有已光复的府县!”
他特别强调了命令的内容:
“命令要求: 各州县 人民军民兵总队的主要 军事负责人 、 政治委员 , 以及 新当选的 县书记、县长 ! 接到命令后, 立即交接手头工作 , 轻装简从 , 火速赶到 解良集合 !”
“有 重要战略会议 召开! 商讨并决定 我 晋南根据地 下一步的 整体行动方针 ! 事关全局, 不得有误 !”
“是!特派员! 保证完成任务!” 通信连长肃然敬礼,转身快步离去。
片刻之后,解良县城内,蹄声雷动!一队队 背负着 装有火漆密信 的 公文袋 的 精锐通信兵,如同离弦之箭,从城门飞驰而出,沿着 通往晋南各地的官道、小路,分头绝尘而去!扬起一路烟尘!
……
芮城县,县衙(现已改为人民委员会驻地)。
秦霄贤 刚刚主持完 一场关于 复耕生产和民兵训练 的联席会议,脸上还带着一丝疲惫。这时,一名通信员 风尘仆仆地 闯了进来,恭敬地 递上一封 盖着“急件”红戳的命令。
“王特派员急令! 请秦委员亲启!”
秦霄贤 神色一凛,迅速拆开命令,快速浏览。他的眼睛 渐渐亮了起来,疲惫之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 混合着兴奋、凝重和期待 的神情。
“终于来了!”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对身旁的助手说道,“王特派员 召集 晋南各地负责人 , 在解良开会 , 共商大计 !”
他立刻起身,雷厉风行地开始安排:
“立刻通知 政委老马 和 武装部张部长 ! 让他们马上来我这里!”
“我走之后, 县里的日常工作 , 由 老马 暂时主持 ! 武装和治安 , 由 张部长 全权负责 ! 遇有大事, 三人小组 协商决定 , 若仍无法决断, 快马报往解良 !”
“给我备马! 再挑两个 机灵可靠的警卫员 ! 我们 即刻出发 , 赶往解良 !”
类似的场景,在 洪洞、在霍州、在曲沃……在 每一个刚刚沐浴在胜利曙光中的晋南县城 , 几乎同时上演 !
* 洪洞县,民兵总队长 赵大刀(一位骁勇善战的悍将)扔下正在擦拭的大刀,对副手吼道:“你看家! 老子去听听特派员有啥新点子! 这回 非得让方劲松那老小子 好好喝一壶不可 !”
* 曲沃县,新任县书记、原农会骨干 李为民(一位沉稳干练的政工干部)仔细地将命令收好,对妻子简单交代几句,便带着一名通讯员,悄然出城,汇入南下的路途。
这些 来自晋南各地的 精英骨干们,无论是 久经沙场的军事干部,还是 善于动员的政工干部,或是 新上任的地方主官,他们都 清楚地意识到:这次会议,将决定 晋南根据地 未来的 命运和方向 ! 意义 极其重大 !
他们 怀揣着 胜利的喜悦 、 对未来的憧憬 和 肩头的重任 , 告别了 刚刚稳定的工作 , 踏上了 前往解良的征程 。 一路上,他们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心中 充满了 对即将到来的 战略决策 的 急切期盼 !
解良,这座 晋南根据地的 心脏 , 即将迎来 它 最为 群英荟萃 的时刻 ! 一场 决定 整个 晋省战局走向 的 重要战略会议 , 即将在 此 拉开帷幕 ! 晋南的革命力量,将 第一次 以 统一的意志和步伐 , 向着 更高的战略目标 , 发起 新的、更有力的冲击 !
晋南,解良县,前敌委员会指挥部(原县衙大堂)。
往日里庄严肃穆、象征着封建权力的县衙大堂,此刻济济一堂,坐满了风尘仆仆、但眼神锐利、精神抖擞的晋南各州县的军事主官、政治委员以及新任的县委书记、县长。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新生的权力核心和希望所在。
会议的气氛,热烈而凝重。王刚端坐主位,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
“同志们!”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压下了现场的嘈杂,“首先,我要肯定大家! 在短短时间内,我们 齐心协力,以雷霆之势 , 光复了 整个晋南地区 ! 这是 了不起的胜利 !”
台下响起了一阵 自豪而克制的掌声。但王刚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但是! 同志们, 我们决不能 被胜利冲昏头脑 ! 我们心里要清楚! 我们之所以能 如此顺利地 拿下晋南, 不是因为我们的力量已经强大到可以横扫一切 , 而是因为—— 我们晋西北的同志们! 正在八义集、在沁邬寨, 用他们的 鲜血和生命 , 死死地拖住了 石峻德、方劲松的 数万剿匪大军 ! 是他们, 为我们吸引了 所有的压力 ! 是他们, 为我们创造了 千载难逢的机遇 !”
他刻意停顿,让这番话 重重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会场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肃穆。
“所以, 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 , 不是来 庆功摆好 的 ! 而是要 商讨一个 关乎我们 整个人民事业前途命运 的 重大战略抉择 !” 王刚声音提高,抛出了核心问题:
“我们下一步, 究竟该 如何行动 ?”
“是 趁热打铁, 立即 北上攻击 省城晋阳 , 直接支援 晋西北总部 , 寻求与敌 主力决战 ?”
“还是 稳扎稳打 , 安心在晋南 发展生产、巩固政权、训练军队 , 等待 更好的时机 ?”
问题一经抛出,会场立刻 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首先站起来的,是芮城县的秦霄贤。他神情激动,言辞恳切:
“王特派员!各位同志! 我 坚决主张 ! 必须 立即组织 一支 强有力的机动部队 , 北上 ! 攻击晋阳 ! 支援晋西北总部 !”
他伸出两根手指,条理清晰地阐述理由:
“第一, 战略上, 这是 最佳时机 ! 石峻德的主力 被拖在晋西北山区 , 晋阳 必然空虚 ! 我们此时北上, 可收 围魏救赵 之奇效 ! 迫使石峻德 回师救援 , 从而 一举解开 晋西北的 危局 ! 此乃 攻敌之必救 !”
“第二, 也是更重要的! 这是 道义和责任 ! 唇亡齿寒 的道理, 小孩子都懂 ! 如果没有 晋西北同志的 浴血奋战 和 巨大牺牲 , 哪有我们 今天在晋南的 立足之地 ? 哪有我们 在这里 开会讨论的 安稳环境 ? 如果我们 坐视晋西北的同志 被敌人 消灭 , 那么 下一个 被消灭的 , 必然是我们 ! 到那时 , 我们 就是 历史的罪人 ! 我们 对得起 牺牲的同志吗? 对得起 信任我们的百姓吗? 我们必须北上 !”
秦霄贤的发言,充满了 革命激情 和 战友深情 , 代表了许多 从晋西北南下干部 的 共同心声 , 引起了不少人的 共鸣和点头。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曲沃县的新任县委书记李为民(原农会骨干,稳重务实)立刻站了起来,表示了 不同的意见。他的语气更加沉稳,带着强烈的 现实忧虑:
“秦霄贤同志的心情,我可以理解! 但是, 我认为, 现在 立刻北上攻打晋阳 , 是 不切实际的 , 甚至是 危险的 !”
他直面问题,毫不回避:
“第一, 晋阳是 省城 ! 城高池深 , 重兵驻防 (即便相对空虚,守军也不会少) , 是 易守难攻 的 坚城 ! 我们 缺乏重武器 , 缺乏攻城经验 , 民兵部队 野战尚可 , 攻坚能力 严重不足 ! 贸然强攻 , 无异于 以卵击石 , 会造成 巨大而无谓的伤亡 !”
“第二, 也是 最现实的困难 ! 我们晋南 刚刚光复 , 百废待兴 ! 由于之前的动荡和起义, 秋收受到严重影响 ! 大量的粮食 还烂在地里 , 没有抢收回来 ! 现在 各县都反映 粮食短缺 ! 如果 不赶紧 组织力量 抢收粮食 , 我们 自己就要 闹粮荒 ! 军心民心 都会 动摇 !”
“第三, 新政权 立足未稳 ! 需要时间 消化胜利果实 , 整顿内部 , 训练军队 ! 此时 倾巢而出 , 远征坚城 , 万一 后方有失 , 或者 战事不利 , 后果 不堪设想 !”
“我的意见是 : 当前 第一要务 , 是 抢收粮食 , 恢复生产 , 稳定人心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同时 加紧军事训练 , 巩固根据地 ! 等待 时机成熟 , 再图北上 !”
李为民的发言,立足于 晋南本地的实际情况 和 现实困难 , 有理有据 , 务实持重 , 同样赢得了 不少 地方干部 , 特别是 负责民生和经济工作的同志 的 深深认同 。
会场内,明显地分成了 两种意见。一方 主张 立即北上,以攻代守,支援友军;另一方 主张 暂缓北上,巩固内部,积蓄力量。双方 各执一词,争论激烈,都很有道理。难题,彻底摆在了 决策者王刚 的面前。
王刚 始终 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任何一方。他的眉头微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显然在 进行着 极其激烈而深刻的思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争论的声音 渐渐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 王刚 的身上,等待着他 最终的决断。
王刚 缓缓抬起头,目光 深邃而坚定,扫过全场。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 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和 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同志们! 你们说的, 都有道理 ! 秦霄贤同志 心怀全局, 不忘战友 , 这是 革命者应有的情怀和担当 ! 李为民同志 立足现实, 关注民生 , 这是 巩固根据地 的 务实之举 !”
“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 无比凝重,“我们 绝不能 因为 眼前的困难 , 就 忘记了 根本的战略大局 ! 就 忽视了 长远的发展危机 !”
“没有 晋西北同志的牺牲 , 确实 没有我们的今天 ! 这个恩情 , 我们必须报 ! 这个危局 , 我们必须解 !”
“但是, 怎么报? 怎么解?” 王刚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手指 重重地点在 “晋阳” 周围 广大的 农村区域:
“我们 不一定 要 立刻去 硬碰硬 地 攻打 晋阳 这座 坚城 ! 那是 莽夫之勇 ! 是 浪费我们 宝贵的 有生力量 !”
“我们的 优势 在哪里? 在 农村 ! 在 人民群众 ! 在 我们 ‘农村包围城市’ 的 正确路线 !”
他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 战略构想:
“我的决定是 : 采取 一个 兼顾当前与长远、支援与发展的 综合方案 !”
“一、 立即 着手组建 一支 精干的 晋南人民军 机动部队 ! 从各州县民兵中 抽调 骨干和积极分子 , 集中进行 强化军事和政治训练 ! 这支部队 , 要 装备最好 , 训练最苦 , 斗志最旺 ! 作为我们 未来的 战略拳头 !”
“二、 但是 , 这支机动部队 , 现阶段 , 不北上 强攻晋阳 ! 我们的 主要支援方向 , 不是 城池 , 而是 农村 !”
“我们要 立刻 派出 多支 精干的 武工队 和 政工干部 , 秘密北上 , 渗透到 晋阳周边 的 广大农村地区 !”
“去 联络、发动、武装 那里的 农会组织和群众 ! 告诉他们 晋南的胜利消息 ! 指导他们 开展斗争 ! 把 晋阳 变成一座 孤城 !”
“我们要 让官府 一粒粮 也 运不出晋阳 ! 让方劲松的 补给线 , 时时刻刻 处在 我们的 威胁之下 ! 这才是 对晋西北同志 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援 !”
“三、 同时 ! 晋南根据地 内部 , 必须 立即、全力 开展 抢收粮食、恢复生产 的 工作 ! 这是 我们的 生命线 ! 李为民同志说得对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这件事 , 要 作为 当前 地方工作的 头等大事 来抓 ! 各级干部 , 必须 深入田间地头 , 带领群众 搞好生产 !”
最后,王刚 目光锐利,宣布了一项 重要的 组织决定,旨在 理顺关系,提高效率:
“为了 确保 上述战略 能够 高效、专业地执行 , 我以 晋南地区前敌特派员 的名义 , 在此 正式宣布 :”
“即日起 , 在晋南根据地 , 实行 军政分离 原则 !”
“一、 各级 军事指挥员 (包括民兵负责人) , 专职负责 军事训练、作战指挥、部队建设 ! 不得 干预 地方 行政、经济事务 !”
“二、 各县 县委书记 , 不再 兼任 民兵队伍的政治委员 ! 其主要职责是领导地方组织 , 抓好地方组织的建设、政权建设、农业生产、群众工作 !”
“三、 各民兵队伍 , 另设 专职政治委员 , 负责 部队的政治工作、纪律检查 , 受 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 双重领导 !”
“这样 分工明确 , 各司其职 , 才能 既保证 军队的战斗力 , 又保证 地方工作的稳定性 ! 才能 让我们 晋南根据地 , 真正成为一个 打不垮、拖不烂 的 坚强堡垒 !”
王刚的 最终决策,高屋建瓴,统筹兼顾,既 坚决回应了 支援晋西北的 战略需求和道义责任 (通过农村包围、切断补给的方式),又 充分考虑了 晋南根据地 巩固内部的 现实需要 。 同时,通过 军政分离 的 组织调整,为 长远发展 奠定了 制度基础 。
这个方案,赢得了 与会绝大多数同志 的 认可和信服。秦霄贤 看到了 北上支援的实际行动 ; 李为民 看到了 对民生基础的重视 。 虽然具体路径不同,但 战略目标一致 。
“同志们!” 王刚最后 环视全场,声音充满力量,“决议已定 ! 让我们 抛弃分歧 , 团结一致 ! 按照部署 , 立刻行动起来 !”
“抢收粮食 , 巩固根本 ! 训练精兵 , 锻造利剑 ! 渗透敌后 , 制敌死穴 !”
“为我们 最终的、彻底的胜利 —— 奋斗 !”
“是! 坚决执行命令!” 全场起立,响起了 雷鸣般的、团结一致的回应声!
晋南根据地 这艘 刚刚启航的巨轮,在王刚的掌舵下,明确了 航向,调整了 风帆,迎着风浪,开始了 新一轮的、更加坚定有力的 战略航行 ! 一场 围绕晋阳、针对方劲松大军后勤命脉的 无声绞杀战 , 即将悄然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