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但我很清楚,霍 ** 只是尚未遇到伯乐。你现在所在的经纪公司根本无法满足你的追求,而我能够提供。
港岛娱乐圈的黄金时代已成过往,如今才是华夏娱乐产业真正的黄金时期。
并非霍 ** 带不动新人,而是你们公司已经走向衰落,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外界常称我为天才,但我想告诉霍 ** ,他们都看错人了。
这个称号根本不配冠在我头上。
霍文希的神情从最初的凝重转为深思,当听到远自吹自擂时,脸上不禁浮现轻蔑之色。
总未免太过自负,港岛不少天才制作人都创作过许多经典金曲。
霍 ** 不妨先听听这首串烧。我想告诉你的是,像这样的作品我手上还有上百首。
此外,创作过程中我认为质量不达标而放弃的作品也有数百首。那些在我看来很糟糕的歌,比起市面上流行的热歌还是要强得多。
我才十八岁,就算江郎才尽,也不至于现在就耗尽才华。
远取出手机,插上准备好的耳机,起身走到霍文希身后。他轻轻拨开她的头发,亲自为她戴上耳机,手指不经意间碰到了她的耳垂。
远并非有意为之,只是担心霍文希会拒绝,所以才主动帮她戴上耳机。
薛仁不明白远在打什么主意,只觉得他似乎胸有成竹。
远确实信心十足,这世上没有人比他更了解音乐。一百首歌不够就拿出五百首,若还不够,他只需积攒更多能量值来兑换歌曲。
之前远曾考虑过,如果持续消耗能量值,他就无法开启系统第五阶段,这样反倒不必为能量值发愁。
起初他以为是系统出了故障,但后来发现消耗的戾气值速度加快而增长却放缓时,远意识到自己收入颇丰,年底前爱心值突破一亿不成问题,可戾气值却供不应求。
未来想要获取更优质的资源,所需戾气值远超预期。
眼下他迫切希望系统能尽快升级到第五阶段,这样就能提前试听预览,不必每次都从上百首歌曲中大海捞针,或是耗费千万资金进行编排,最后还要支付数百万点戾气值购买一部小说。
为了用有限的戾气值换取最大收益,远不得不精打细算。
这就像购买某种基金,需要先存入一亿本金,等积累到一定数额后就能获得双倍的使用额度。
远耐心等待霍文希听完长达十三分钟的《情歌王》。
其实他并不知晓,这首歌对港台听众有着特殊共鸣,其中许多曲目都源自平行世界中对应的地域文化。
总确实不像外界传言的所谓天才,坦白说,我从未遇见过像您这样的人物。
霍文希摘下耳机,将手机递还给远。
这些歌曲随便交给几个资质尚可的新人,就足够打造出一批当红歌手。
到那时,再没人会质疑霍总监的造星能力。你需要的资源,现有公司无法提供,而我这里应有尽有。
我们优势互补,合作产生的价值绝非简单叠加。
远的话语极具说服力,霍文希显然已被打动。
但这份心动还欠缺最后的关键因素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霍总监知道为何我要将作品交给别人演唱吗?
愿闻其详。
这确实是霍文希的疑惑之一,毕竟由远本人演唱与交由他人演绎,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
最近我悟出一个道理:即便我演唱再多歌曲,获得再高传唱度,现在人们称我为天王,将来不过是个老艺术家或国宝级歌唱家。
这样的成就还不够吗?
并非不好,只是非我所求。
若我能培养上百名歌手演员,让他们的作品遍布全球,届时世人又会如何称呼我?
霍文希陷入沉思。
这样的传奇,确实前所未见。
人们会称我为娱乐圈教父,而且不仅限于华夏!
霍文希怀揣着野心,远则要将自己的野心完全展现,让霍文希明白她的野心只是自己实现目标过程中顺带满足的小事。
说实话我单凭自己也能做到,只是目前还在上学,不想因此影响大学生活。
更重要的是,我相信霍**的能力,通过你的运作一定能充分挖掘我的才华价值,说白了就是让我们都赚大钱。
现在霍**还觉得那些股份不值钱吗?
换作别人这样说话,霍文希早就转身离开,毕竟空口说大话谁都会。
但霍文希作为资深经纪人,凭借独到的眼光在业内立足,她看出远确实具备潜力,加上她的助力,这种潜力将转化为现实。
远加上霍文希等于无限可能。
好,我答应总。
不过如果公司将来设立董事会,希望能给我留个席位。
霍文希想成为真正的高层,而非没有实权的小股东。
远倒不在意,这家娱乐公司未必会融资上市,若只有两个股东,董事会也没必要设立。
欢迎霍**加入我们**传媒,担任公司董事长。
远起身伸出左手,薛仁早有预料,直接扭头看向窗外。
总,公司这名字不是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其他名字哪配得上我们公司。
霍文希突然有些后悔,感觉像是上了贼船。
那我们公司地址在哪里?
霍文希想着至少要有注册地址。
注册确实需要地址,但远没操心,左建华的黄牛朋友都搞定了。
这事还得麻烦霍**,公司资金充足,直接租整层写字楼就行。
果然是个空壳公司。
霍文希揉了揉太阳穴。
霍**在京都应该没车可用吧?
我的游艇、房产和车都在 ** ,上海倒是有套房和一辆车,京都这边确实没有。
远暗自腹诽:直接说没有不就行了,非要啰嗦这么一大堆。
薛仁,你驾照刚拿到手,最近就先给霍**当司机。
霍**你先住酒店,等公司办公室租好,我再帮你在附近找套高级公寓。
总,能给我一周时间回 ** 处理些私事吗?
霍文希总觉得远似乎在担心她会跑掉。
当然没问题,等你回京都我们再正式签约。
两人终于松开了握了许久的手。
霍文希和孙丽华同龄,但看起来比远母亲年轻二十岁。
远暗自决定绝不能让霍文希见到父亲立。
不过想来霍文希也看不上立这种人。
霍文希急着赶回 ** ,远也就没留她吃晚饭,带着薛仁直奔朱浩的排练室。
远哥,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给你买辆车,咱们公司这么**,硬件配置必须跟上!
可在日常开销上,薛仁从不敢轻易向远开口。
买车再便宜也要几万块,更何况在京都连车牌都是难题,薛仁欲言又止。
没想到远主动提起了买车的事。
远哥,在京都买车很麻烦的,要满足各种条件还得摇号。
没事,咱们先不去4S店,去找个朋友帮忙。
他能帮我们搞定所有手续。
朱浩之前承诺过,买车时可以找他帮忙。
有人牵线总比他们俩像无头苍蝇乱撞强,就算帮不上忙也能指条明路。
果然不出所料,没打电话就直接在排练室找到了朱浩他们。
这群人压根不在乎人大的课程,整天就做着音乐梦。
排练室里传来熟悉的旋律,正是远那首《无地自容》。
他站在门外听着,并不在意别人翻唱自己的作品——反正从不收版权费,就算商用也无所谓。
青霉素乐队的成员发现他后,排练声戛然而止。当着原唱面唱人家的歌,到底有些尴尬。
远哥今天怎么过来了?朱浩把吉他往支架上一靠,快步走来。
带个朋友认识你们。远侧身介绍,薛仁,我发小。这几位是人大传奇青霉素乐队——主唱朱浩,贝斯路遥,键盘白松,鼓手耿浩。
几个玩音乐的男生都没什么明星架子,听说来人是远的朋友,纷纷点头致意。毕竟都是正经大学生,见面问候自然文明得体。
专程过来,肯定有事?朱浩递过两瓶矿泉水。
上次你说有买车门路。远拧开瓶盖,我开了几家公司需要配车,薛仁刚拿驾照正好能开。
朱浩打量薛仁:外地户籍?
我俩穿开裆裤就认识了。远笑着补充。
建议远哥用公司名义收购带车牌的壳公司。朱浩专业地分析,让你朋友办个居住证慢慢摇号,这样既能马上用车,也不耽误将来置换。
这方案比远了解的更周全。
具体操作还得你牵线,靠谱的中介有推荐吗?
满大街都是这种车牌贩子。朱浩突然被耿浩用手肘轻撞,话到嘴边顿了顿。
远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微动作。
“朱浩,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有什么话还不能直说?”
“远哥,那首歌...”
远这才想起自己答应过要给朱浩写歌。
原本他打算随便给青霉素乐队写一首应付,但转念一想,自己那家刚起步的传媒公司连个签约艺人都没有。
“朱浩,还有各位学长。”
“我开了家娱乐经纪公司,你们不如直接签过来。”
“都是校友,你们也不用担心我坑你们。说实话,我以后不打算频繁唱歌了,就算唱也会减少次数。”
“将来我写的歌,基本都会给公司艺人。你们有梦想,我也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的青霉素乐队在我看来就是一颗火种,只差一阵风,就能燃遍整个华夏!”
一上来就谈梦想,青霉素乐队和霍文希不同。
他们年轻,正是为梦想拼搏的年纪,而且经济宽裕,不用为现实发愁。
而霍文希已到中年,四十多岁未婚,现实对她来说远比梦想重要。
“那我们就签远哥的公司吧。”
朱浩答应得很爽快。他清楚远的创作实力。
青霉素乐队创作能力偏弱,最现实的做法其实是解散重组。但乐队四人感情深厚,不像赵海雪那支靠金钱维系的乐队——远当初就建议她单飞,因为解散毫无负担。
“好,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
“远哥是老板,我们是员工。”
“哎,都一样,不用分这么清楚。”
朱浩答应帮远解决问题,说明天就能找到带企业车牌的空壳公司。
整个过程谁都没提钱的事。
对远来说这笔开销或许不小,但对朱浩而言,可能还不如远一首歌值钱。
远处理完手头事务后,吩咐薛仁去京都物色闲置的办公场所,自己则返回静园倒头就睡。
次日醒来,他发现戾气值意外暴涨。
往常每日增长不过数千,鲜少突破两万,昨夜竟激增七八万点。
这时他才惊觉——自己断更了。
孟君君出门买早餐时,远打开电脑登录华夏文学网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