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泉村村民种植的菌菇已经有了起色。
随着第一批上市,村民们也有了收入。
“辛苦没白费!”
看着采摘下来的一筐筐菌菇,村民脸上笑容灿烂。
只有先前自作聪明的那几户板着脸,看着人家数着钱票子,他们急得直挠心口也无济于事。
“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张吉祥看着自家暖棚里刚长出的菌苗,懊悔的捶着大腿。
“魏书记,菌菇上市了!”
齐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魏书平。
“那就好啊,看来咱们的菌菇产业大功告成了!”
魏书平看着自己坐了几年的办公室,有些恋恋不舍。
“我也到了退位让贤的时候了!”
市里已经在催他上任,到市农业局主持工作。他一直推脱压着时间,就是想等着菌菇上市,这是他当县委书记的最后一项惠民产业。
“凡事都讲究有始有终嘛,我不能留个烂摊子给继任者!”
当初,他刚来的时候,引进了大棚蔬菜。现在,卸任之前,再发展菌菇种植。
在离任的前一天,魏书平带着他的继任者宋时俊,去看了自己这几年主要做出的成绩。
说来也巧,宋时俊也是从市委空降过来的干部,两人还是大学里的学长跟学弟。
开发区的一期建设基本竣工,二期工程也紧锣密鼓的开始了。
魏书平看着新修的高楼大厦,心中无限感慨:“宋书记,我当初来的时候,这里都是阡陌农田,那边还是个臭水沟,垃圾场!”
“现在……已经有了现代化城市的雏形了!”
宋时俊笑着回应:“还是师哥您有魄力啊!”
魏书平苦笑一声:“哎……咱们坐到了这个位置,就得为地方的发展负责任,当初我的立场要是不坚定,就没有今天的开发区!”
他看着旁边几千座大棚,感慨道:“也不会有这个蔬菜种植基地!”
魏书平打趣道:“现在,咱们县被称为周边的蔬菜库房,就连市里的单位,也从咱们这里进蔬菜!”
从开发区回来,他带着宋时俊走进了“福万家”超市。
“师弟,我带你认识一个人,往后你们免不了要打交道!”
魏书平直接上了二楼,来到林有福的办公室。
“咦……这家伙估计又去干活了,咱们到超市里先逛逛!”
两人走在超市里,宋时俊边看边感慨:“没想到啊,小县城的超市也能做的这么好……不简单啊!”
“看看……跟市里的超市相比怎么样?”魏书平问道。
宋时俊点点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觉得各个方面都要比市里的超市都要好!”
“这个老板绝对是个能人,我得认识认识!”
“哈哈……我给你们引荐!”
魏书平将林有福的事迹讲给宋时俊听。
“师哥,这么说来,他还是县里的人大代表,还是致富带头人?”
听了魏书平的介绍,他对林有福更加感兴趣了。
“对……你说的没错啊!”
“想当初,百货公司倒闭,没人敢接手这个百货商场,只有他林有福有这个魄力,他不但盘活了百货商场,还接手了将近一半的员工,给他们提供了岗位,解决了就业!”
这时,林有福正在超市后院跟员工卸着货。
“老板老板,魏书记来超市了,刚去了您的办公室!”一个员工急急忙忙的来找林有福。
“魏书记?”林有福赶忙放下手头的活,去了超市。
“他们现在在哪里?”
“在一楼的蔬菜区!”
宋时俊看着货架上的新鲜蔬菜问:“这些蔬菜都是咱们县产的?”
魏书平点点头:“大多数是开发区大棚里的蔬菜!”
“哎呀……魏书记,您今天来视察超市!”
林有福走上前,看到身后跟着的宋时俊。
“魏书平,这位领导是?”
“哦……忘了给你们做介绍了!”
“这是咱们县的新任县委书记宋时俊!”
魏书平看向林有福:“这就是你心心念念的老老板……林有福!”
“宋书记好!”林有福上前跟宋时俊握手。
“久仰大名啊,今天跟着魏书记听了很多你的先进事迹!”
“林老板,你的超市办的不错嘛,比市里的超市都要好!”
“不敢当不敢当啊!”林有福谦逊道。
“怎么?有福你不请我们喝杯茶?”魏书平打趣说。
“请请请……咱们去办公室!”
几人又上了二楼,坐到了办公室里。
一阵寒暄后,魏书平说:“我明天就要离任了,往后县里就看你们的了!”
“啊……这么匆忙吗?”林有福有点惊讶。
其实,这几年,他能发展的这么好,少不了魏书平的帮助,在心里他很感激这位兢兢业业的县委书记。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的任期到了,就得挪位置嘛!”魏书平拍了拍林有福的肩膀。
“放心,我到了市里,也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到时候可别烦我啊!”
“怎么会呢?我们欢迎都来不及了……”林有福接话道。
晚上的时候,林有福躺在床上,细细回想起了魏书平这几年为县里的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要是没有他大刀阔斧的改革,县里的经济就不会有这么大的腾飞。
他想起前世,魏书平被排挤走以后,县里的发展就停滞不前,到处都是烂尾楼,经济入不敷出,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魏书记算是一个好官啊!”林有福感慨道。
林有福突然想到,前世好像有人卸任的时候,百姓夹道送行,这是对一任父母官最好的评价。
“魏书记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林有福拿起电话给梁援朝打了个电话,将魏书平明天卸任的事情透露给了他。
“有福,这是真的!”
“对……千真万确!”
“那咱们得表示表示啊,要是没有魏书记,就没有双泉村的今天!”
梁援朝连夜组织村里做好了条幅,准备第二天为他饯行。
早晨八点,魏书平在县委完成了交接工作,正准备坐车离开。
他发现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手里还拿着条幅,写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标语。
魏书平的眼眶一红,有老百姓这样的评价,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工作没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