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院的临时火药实验室,空气中常年弥漫着硝酸、乙醇混合的刺鼻气味,墙壁上布满了黑色的烟痕,那是一次次小规模爆炸留下的印记。范·海斯特和徐焱并肩站在反应釜前,盯着里面正在反应的硝化棉,眉头紧锁。这里没有欧洲实验室的精密设备,只有简陋的陶制反应釜、木质搅拌器和自制的温度计,每一次实验,都像是在与死神赌博。
徐焱是复国军的首席火药工程师,早年曾是炼丹术士,痴迷于金石丹药,机缘巧合下被赵罗招入军工工坊,在亨德里克的系统指导下,逐渐摆脱了炼丹术的玄学桎梏,成为兼具实践经验和科学思维的技术人才。他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配方、计算和实验心得,既有炼丹术的传统经验,又有西方化学的公式推导。
“范先生,这次的硝化棉硝化程度还是不够,只有百分之六十五,离稳定无烟火药所需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还差得远。” 徐焱用镊子夹起一小块白色的硝化棉,放在鼻尖轻嗅,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连续一个月,他们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反复调整硝酸和硫酸的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可硝化棉的硝化程度始终不稳定,要么硝化不足,燃烧不充分,要么硝化过度,极易爆炸。
范·海斯特点点头,拿起徐焱的笔记,仔细翻阅着:“稳定剂的选择也有问题,我们用的樟脑虽然能延缓分解,但兼容性不好,容易与硝化棉发生反应,导致火药变质。在欧洲,我们常用二苯胺作为稳定剂,但这里没有,只能寻找替代品。”
实验室的角落里,几名助手正在小心翼翼地处理溶剂回收装置。无烟火药的制备需要用乙醇和乙醚的混合溶液溶解硝化棉,再经过压制、干燥等工序,溶剂的回收利用率直接影响火药的成本和产量。可简陋的装置导致溶剂回收率不足三成,大量珍贵的乙醇和乙醚被浪费,这让本就资源匮乏的复国军雪上加霜。
“再试一次,这次把硝酸和硫酸的比例调整为1:3,反应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时间延长到两小时。” 范·海斯特下定决心,语气坚定。他知道,无烟火药是提升武器威力的关键,没有稳定的无烟火药,就算造出先进的后装枪和舰炮,也无法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徐焱立刻指挥助手们准备实验。硝酸和硫酸被小心地倒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后,放入脱脂棉,开始计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盯着反应釜,实验室里只剩下搅拌器转动的轻微声响。
两小时后,徐焱停止反应,将硝化棉取出,用清水反复洗涤,去除残留的酸液,然后放入干燥箱干燥。干燥后的硝化棉呈淡黄色,质地蓬松,看起来比之前的样品要好。“硝化程度测试!” 徐焱下令,一名助手用仪器测试后,兴奋地喊道:“徐先生,范先生,硝化程度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九!接近目标了!”
众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徐焱更是激动地握紧了拳头:“太好了!接下来测试稳定性,加入少量松香作为稳定剂,看看效果!”
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干燥后的硝化棉在与松香混合时,因摩擦产生的微小火星,引发了局部燃烧。“不好!” 范·海斯特大喊,想要扑上去灭火,却被徐焱一把拉住。“快撤离!” 徐焱推着众人向外跑,自己则转身想要抢救实验数据。
“轰!” 一声巨响,小规模的爆炸在混合容器中发生,火焰和浓烟瞬间吞噬了半个实验室。徐焱被气浪掀飞,手臂和背部被烧伤,头发也被烧焦,却死死护着怀中的实验笔记。
众人冲回去,将受伤的徐焱抬出实验室,扑灭他身上的火焰。徐焱忍着剧痛,将笔记递给范·海斯特,虚弱地说道:“范先生,数据……数据都在里面,不能丢……”
范·海斯特看着受伤的徐焱,看着被炸毁的实验室,心中充满了沉重。他知道,研发之路注定充满荆棘,每一步前进,都可能伴随着鲜血和牺牲。可他们没有退路,只能咬牙坚持,为了复国军的未来,为了华夏的复兴,必须攻克无烟火药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