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及第喝了口水,对着镜头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老铁们,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就在大西军退守贵州,看似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绝佳的机会突然从天而降。
他调出当时的地图,指着云南的位置:这时候,云南正好爆发了沙定洲之乱。这个消息传到遵义,孙可望立刻就意识到,这是他们翻盘的绝佳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适时插话,因为沙定洲在云南不得人心。他背叛沐家,搞得天怒人怨。大西军这时候出手,正好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朱及第点点头:没错。而且孙可望非常聪明,他打出了一个堪称神来之笔的旗号——为沐国公报仇,讨伐逆贼沙定洲。这个旗号一打出来,大西军瞬间就从变成了正义之师。
大贝勒忍不住赞叹:这一手确实高明。沐家在云南经营了近三百年,深受百姓爱戴。打着为沐家报仇的旗号,不仅能赢得民心,还能让云南各地的明军残部不再抵抗。
更重要的是,碳水教父补充道,这个旗号让大西军有了正当的理由进入云南。要知道,云南可是块宝地,物产丰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拿下了云南,大西军就再也不用过那种东奔西跑的苦日子了。
朱及第接着分析:孙可望还特意强调,他们是要扶保大明,剿除逆贼。这个政治表态非常关键,因为它化解了云南官民对大西军的敌意。毕竟,在大家看来,沙定洲是叛贼,而大西军是来平叛的。
网友【战略眼光】评论:这孙可望真是个政治高手啊!
确实如此,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总结道,抓住沙定洲叛乱这个机会,打出为沐家报仇的旗号,可以说是大西军走向复兴最关键的一步棋。没有这个机会,他们可能永远都只能在西南山区里打转。
朱及第最后说道:所以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孙可望能够敏锐地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说明他确实有着非凡的政治眼光。下一节,我们就来看看大西军是如何把握住这个机会的。
“大西军的进军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叶赫那拉大贝勒指着进军路线图,云南各地土司和明军残部要么痛恨沙定洲的暴虐,要么慑于大西军的兵威,纷纷开城投降。
画面上,大西军兵分两路:李定国率主力直扑昆明,刘文秀扫荡滇南,艾能奇镇守后方。
最戏剧性的是沙定洲的反应,朱及第说,他本以为能够依靠昆明坚城固守,没想到部下纷纷倒戈。最后只得放弃昆明,逃回自己的老巢蒙自。
就在大西军攻占昆明的同时,沐天波的处境变得微妙起来。
沐天波原本指望明军来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大西军,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描述着当时的局面,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逃亡,还是接受大西军的。
画面中,沐天波在楚雄的临时住所里来回踱步,神色凝重。
最终,在部下的劝说下,沐天波决定返回昆明。碳水教父他或许认为,与其落在沙定洲手中,不如与打着扶明讨逆旗号的大西军合作。
要说孙可望在云南的治理,那真是可圈可点。朱及第喝了口水,继续讲述:他入主昆明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要知道,当时云南官场被沙定洲搅得乌烟瘴气,各地官员要么贪腐,要么怠政。
画面中,孙可望在五华山帅府召见云南各地官员,当场罢免了几个民怨极大的贪官。
他用了两个狠招,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补充道,考成法,定期考核官员政绩;二是举报制,允许百姓直接到巡抚衙门告发贪官。
这时碳水教父插话:最厉害的是他的人才政策。不分出身,唯才是举。就连以前沙定洲手下的能吏,只要愿意效忠,他都继续任用。
画面切换到大西军开设的科举考场,各族士子正在应试。
经济方面更是大刀阔斧,朱及第接着说,孙可望做了三件大事:清丈田亩、统一税制、恢复贸易。
地图上显示出重新勘定的田亩界限,以及重新开通的茶马古道。
他借鉴了明朝的开中法,鼓励商人运粮到边疆,换取盐引。叶赫那拉大贝勒解释道,这一招很快就让云南的粮食储备充实起来。
大贝勒看着资料感叹:不得不说,孙可望真是个理政奇才。他在云南兴修水利,推广屯田,还从四川引进了新的农耕技术。
画面中,滇池周边的水利工程正在修缮,各族农民在官府的指导下开垦荒地。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指出,孙可望很重视手工业和矿业。他恢复了铜矿开采,设立铸币局,还鼓励发展纺织、制陶等手工业。
这时,一条弹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网友【历史假设】评论:要是当初在四川时,孙可望的这些才能早点被张献忠发现并重用,或许大西军根本不用离开成都。
这个假设很有意思,朱及第点头道,确实,孙可望在云南展现的治理才能,说明他完全有能力治理好一个根据地。可惜在四川时,张献忠更多倚重他的军事才能。
碳水教父若有所思:或许这就是命运的讽刺。张献忠死后,孙可望才能尽情施展他的政治才华。在云南的这段经历,让他从一个将领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画面最后定格在昆明城内市井繁荣、商旅往来的景象,与之前战乱时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
朱及第总结道:孙可望在云南的治理,为大西军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后方,也为后来的抗清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段经历证明,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将领,更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老铁们,刚才有网友【史海寻踪】提到一个关键点,朱及第看着弹幕说道,孙可望能在云南顺利推行新政,确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沙定洲之乱造成的权力真空。这一点非常关键。
他调出云南地图,上面标注着沙定洲之乱前后的对比。
沙定洲之乱持续了将近两年,把云南原有的统治秩序彻底打碎了。朱及第解释道,大量的土司在战乱中覆灭,明朝在云南的官僚体系也基本瓦解,这就给了孙可望一个白纸上作画的机会。
碳水教父插话道:这一点和张献忠在四川的情况完全不同。张献忠入川时,面对的是完整的明朝统治体系和强大的地方势力。秦良玉、曾英这些人都还在,所以他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对付他们。
没错,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接过话头,孙可望入滇时,沙定洲已经替他了一遍战场。那些忠于明朝的势力要么被沙定洲消灭,要么在战乱中元气大伤。这就让孙可望能够比较顺利地推行他的新政。
画面中显示出孙可望推行的一系列土地政策:
孙可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分配土地,朱及第继续说,因为战乱导致大量土地荒芜,无人耕种。他实行与并举的政策,让军队和百姓都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
叶赫那拉大贝勒补充了一个细节:据记载,孙可望还从湖广等地招募流民入滇垦荒,给予种子和耕牛。这一招很聪明,既解决了土地荒芜问题,又赢得了民心。
网友【务实派】评论:这才是真正懂治理的人!
更重要的是,朱及第强调,孙可望打破了云南原有的土司垄断格局。那些在战乱中支持沙定洲的土司被消灭,他们的土地被没收;而保持中立的土司,孙可望也通过种种手段削弱他们的势力。
画面显示孙可望在云南各地建立的行政体系:
孙可望建立了一套直属于大西军的行政体系,绕过传统的土司统治。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分析道,他在各重要据点设立,派心腹将领管理,牢牢控制着云南的军政大权。
碳水教父指出另一个关键点:孙可望还很善于利用沐天波这块招牌。他表面上尊奉沐天波,借助沐家在云南三百年的影响力来收拢人心,实际上却通过自己的体系掌握实权。
网友【政治高手】评论:这套组合拳打得太漂亮了!
所以说,朱及第总结道,孙可望能在云南站稳脚跟,既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时势使然。沙定洲之乱客观上为他扫清了障碍,而他又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此时,直播间里又有网友提出:那后来孙可望为什么要改投永历朝廷呢?
朱及第笑了笑: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下一章再详细讲解。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老铁们记得点个关注!
云南根据地的建立,改变了南明的战略态势,我的理想是星辰大海总结道,大西军从此有了稳固的后方,可以全力抗清。
画面显示云南的军工作坊日夜不停地生产武器,新招募的士兵在接受严格训练。
网友【中兴希望】评论:这下南明有戏了!
朱及第最后说道:经营云南的这段时期,是大西军从流寇向正规政权转变的关键阶段。下一集,我们将看到这支焕然一新的军队,如何出滇抗清,掀起南明最后的抗清高潮。
直播结束时,网友们纷纷表达期待:
终于要反攻了!
李定国要登场了吧?
期待国姓爷和大西军的配合!
而在奉天殿内,朱元璋神情复杂。他既为大西军能够迅速稳定云南感到惊讶,又为沐家最终失去实权感到惋惜。但更让他深思的是:这些曾经的,在获得根据地后展现出的治理能力,似乎远超他的某些后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