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夜晚,尚之信突然听到一阵狗叫声,于是命令身边的狗监前去查看情况。
原来,是他自己养的一只狗正发疯似地咬人。
狗监见状,吓得几乎尿了裤子,根本不敢上前阻止。
尚之信见状,哈哈大笑起来:“这个狗监真是个胆小鬼!来人啊,把这个废物的肉割下来喂狗。”
狗监惊恐万分,连忙跪地求饶,但已经吓得瘫软在地。
尚之信亲自拿起刀,毫不犹豫地从狗监的腿上割下一块肉,扔给了狗。
看着狗吃得津津有味,尚之信又一刀接一刀地割下去,而狗则一口接着一口地吞食着。
就这样,狗监身上的肉被一块块地割走,直到最后只剩下一堆白骨。
尚之信满意地笑了笑,然后离开了现场。
尚可喜的部下之中,那些曾经得罪过尚之信的人,都被尚之信一一抓捕,并以残忍手段杀害,夺取他们的财产。
这种暴行使得广州的百姓和藩王的官吏们都感到恐惧,却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
然而,尚之信的暴行引起了尚可喜军中许多将官的不满,他们对尚之信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这些将官决定联合起来,寻找一个解决办法。
最终,他们找到了尚可喜的小儿子尚之孝。
尚之孝见到众人都反对尚之信掌握权力,心中暗自欢喜。
他开始策划一场阴谋,试图夺取世子的位置。
尚之孝设计了一个圈套,故意让尚可喜的小妾去勾引尚之信。
尚之信果然中计,陷入了这个陷阱。
他与小妾通奸,被尚可喜发现后,气得暴跳如雷。
尚可喜立刻上书朝廷,要求废除尚之信的世子地位,改立小儿子尚之孝为世子。
康熙皇帝接到这份奏折时,忍不住大笑起来。
尽管奏折中并未详细描述尚之信的恶行,但康熙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已经了解到了尚之信的所作所为。
他深知尚之信的品性恶劣,认为尚可喜的请求合情合理。
“索额图,尚可喜奏请的废黜尚之信世子一事,你有何看法?”康熙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目光犀利地看着索额图。
索额图微微一笑,微微欠身道:“皇上,臣以为尚之信不能废,毕竟他是世子啊!”
熊赐履也点点头,附和着说:“是啊,皇上,即便这尚之信作恶多端,但他终究是嫡子长子,岂能轻易废黜呢?”
索额图和熊赐履二人的观点,代表了当时社会对于世子地位的重视。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帝王还是儒家官绅,都秉持着传嫡不传庶的传统观念。
这种观念认为,只有嫡子才有资格继承家族的荣耀和权力,而其他儿子则只能被边缘化。
因此,即使世子没有才能或品德不佳,他们仍然享有特殊的地位和待遇。
康熙转头看看明珠和陈廷敬,询问他们的意见。
明珠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臣以为,应该批准尚可喜的奏折。其一,这是尚可喜的家事,我们不便过多干涉;
其二,只要更换世子,这平南王府必然会出现混乱,这对朝廷来说是有利的。”
陈廷敬也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说道:“皇上,臣也认为此事应当换人。若是让尚之信继承藩王之位,他那暴虐的性情,必定会给朝廷带来更大的麻烦。”
他的言下之意是,如果尚之信成为藩王,很可能会做出对朝廷不利的事情,甚至起兵反叛。
康熙听后,沉默片刻,然后将目光投向手中的奏折,深深地叹息一声道:“朕同意尚可喜的请求。”
就这样,在康熙十年,康熙皇帝批准了尚可喜的请求,废除了长子尚之信的世子地位,改立次子尚之孝为世子。
尚之信得知这个消息后,愤怒至极却无可奈何。
毕竟现在尚可喜手握兵权,他想要重新夺回世子之位几乎没有可能。
而次子尚之孝凭借着一些小手段,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平南王世子的宝座。
自此以后,两兄弟之间的关系变得水火不容,视彼此如仇敌。
且说这云南,吴三桂心中乐开了花。
去年,他接到了皇帝的旨意,准许世子吴应熊与公主一同回到云南,为自己庆祝生辰。
吴三桂为此花费了半年时间,调用了十万劳役,精心打造了一座奢华的公主府。
这吴三桂又是何许人也呢?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
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
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晳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
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说起吴三桂,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那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句诗出自清代大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讲述的正是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