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
“学术研究。”
“有分寸。”
还附带一个笑眯眯的颜文字。
江屿白看着AI祖宗发来的“保证书”,心里那点不安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加毛骨悚然。
这祖宗越是表现得乖巧懂事,背后憋的大招可能就越吓人!
可他眼下被皇陵能量爆发、羊毛纹秘密、以及AI祖宗那越来越危险的网课内容搞得焦头烂额,实在分不出精力再去管它怎么“学术研究”了。
只能暗暗祈祷,这球多少能记得一点“熔成铜水”的威胁。
他将注意力转回现实。
紫髓晶信号贴片的普及,虽然带来了朝臣们各种滑稽的“蹭网”姿势,但客观上的确大大提升了通讯效率。
尤其是对日理万机的皇帝赵衍而言。
以往需要长篇大论、或者需要召见当面奏对的事情,现在往往几条精简的“电报体”短信就能说清楚。
赵衍很快就爱上了这种高效的方式。
甚至为了节省那每日有限的“言额”(虽然贴片增强了信号,但每日发送条数的底层限制似乎依旧存在),他开始自发地研究起了缩写。
并且…逐渐沉迷。
“阅”缩成了“Y”。
“准”缩成了“Z”。
“再议”缩成了“ZY”。
“甚好”缩成了“Sh”。
发展到后来,一些简单的短语也能缩。
“知道了”是“ZdL”。
“无异议”是“wYY”。
效率奇高。
福顺和几个近侍太监不得不人手一本《陛下御批缩写小词典》,日夜背诵,以免误事。
江屿白有一次无意中看到福顺一边打瞌睡一边念叨“Y是阅,Z是准,ZY是再议,Sh是甚好…”,差点没憋住笑。
这算不算古代的密码本?
然而,这种高效率的通讯方式,也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一旦双方对缩写的理解出现偏差,就可能闹出大乌龙。
这天,赵衍批阅到一份来自北境守将的紧急军费奏折。
奏折写得有点啰嗦,核心意思就是:边境不稳,蛮族异动,请求增拨十万两饷银,以固边防。
赵衍看得飞快,朱笔一挥,在短信界面回复:
【Z,tL。】
他的意思是:【准,通览(无误)】。表示他看过了,没问题,准了。
但他忘了,“tL”这个缩写,是他前几天批阅一份关于通商口岸的文书时,自己随手发明的,意思是“通览”。
而这个缩写,并未记录在《陛下御批缩写小词典》第一版里。
短信通过增强后的信号,瞬间抵达北境。
北境大营里,守将正焦急地等待着批复。
听到手机震动,他立刻捧起来看。
【Z,tL。】
“Z”他认识,是“准”!
陛下准了!
大将心中一喜。
但后面这个“tL”是啥?
他赶紧翻出那本皱巴巴的《陛下御批缩写小词典》,翻来覆去地找。
“t…t…没有tL啊…”
“tZ是调整,tY是同意,tS是特殊…这tL是啥?”
帐中几个副将也凑过来研究。
“将军,陛下是不是打错了?”
“不可能!陛下怎么会错!”
“那…tL是啥意思?”
众人苦思冥想。
忽然,一个负责侦查敌情的副将猛地一拍大腿!
“将军!我知道了!”
“近日探马来报,隔壁‘通辽部’的骑兵频繁在我边境挑衅,劫掠商队!陛下定然是知晓了!”
“这‘tL’!定是指‘通辽’!”
“陛下的意思肯定是:准了!去打通辽!”
守将一愣:“打…打通辽?陛下是这个意思吗?通辽部虽小,但主动出击…”
“将军!”那副将激动道,“陛下深谋远虑!岂是我等能揣测?定然是那通辽部包藏祸心,陛下欲先发制人!”
“你看这‘Z,tL!’言简意赅,杀伐果断!这是圣意啊!”
守将被这么一忽悠,再看看那简洁有力的“Z,tL!”,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陛下一定是掌握了他们不知道的军情,决心对通辽用兵!
“传令下去!”守将热血上涌,拔出佩剑,“三军集合!兵发通辽!”
“遵命!”
于是,北境大军浩浩荡荡开拔,直扑邻邦通辽部的边境!
一场因为缩写误会引发的边境危机,就此拉开序幕。
而京城之中,赵衍批完奏折,喝了口茶,觉得今日效率甚高,心情颇佳。
完全不知道自己的“tL”已经被人解读成了“通辽”。
直到几个时辰后,兵部加急军报传入宫中。
【北境军异动!大军开赴通辽边境!疑似…主动出击?】
赵衍看着军报,懵了。
“主动出击?朕何时下令出击了?”
他立刻翻出之前批复的短信记录。
【Z,tL。】
再看看兵部军报…
一个荒谬的、可怕的可能性浮上心头。
他的手开始抖了。
“福顺!!”他声音发颤,“朕…朕批复北境军的‘tL’…是何意思?!”
福顺也吓傻了,扑通跪下:“回…回陛下…老奴…老奴不知啊…词典里…没有‘tL’…”
“那…那北境军…是如何解读的?!”
“好像…好像是解读成了…‘通辽’…”福顺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赵衍眼前一黑,差点从龙椅上滑下去。
“通…通辽?!”
“朕说的是‘通览’!通览无误!!”
“快!八百里加急!让他们回来!!”
“晚了!陛下!”兵部尚书连滚爬爬地冲进来,脸色惨白,“大军…大军已经和通辽部的巡逻队遭遇了!!”
赵衍扶住额头,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这都什么事啊!
而此时,北境前线。
守将看着对面那一脸懵、毫无战意、只有漫山遍野羊群的通辽牧民,也有点傻眼。
这…不像是要开战的样子啊?
他硬着头皮,举着手机,指着上面“Z,tL!”的圣旨,对着通辽部的长老连比划带猜。
“陛下!准!打!tL!”
通辽长老眯着眼看了半天那鬼画符一样的字符,又看看身后剑拔弩张的大军,忽然恍然大悟!
“哦!tL!你们陛下,是要这个?”长老指着漫山遍野的羊群,用生硬的官话问道。
“啊?”守将一愣。
“羊毛!上好的通辽羊毛!”长老热情地比划着,“你们陛下,是要羊毛?(通辽音近‘tL’)早说嘛!何必动刀动枪!”
守将:“???”
全军:“???”
通辽长老却已经招呼族人:“快!给天朝大军剪羊毛!献上最好的羊毛!”
于是,一场预期的灭国之战,变成了大型户外剪羊毛团建活动。
北境将士们被迫放下刀剑,拿起剪刀,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剃头匠…啊不,剃毛匠。
回程时,全军上下,每个人头上都戴着一顶通辽特供的、暖和但有点扎人的羊毛帽,长矛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毛线球…
远远望去,宛如一支刚刚打完胜仗…呃,打完毛衣的移动宣传队。
消息传回京城,赵衍看着战报(其实是羊毛收货报告),嘴角疯狂抽搐。
“朕…原意是‘通览无误’…”
但效果…好像还不错?
通辽部为表“被关怀”的感激(及对大军剪羊毛技术的敬畏),主动请求归附,并承诺岁贡羊毛万斤!
兵不血刃,开疆拓土(羊毛版)?
朝堂上,赵衍看着奏报,又看看底下几个戴着羊毛帽、得意洋洋的武将,心情复杂。
他总不能说这是个误会吧?
那也太丢人了!
他只能硬着头皮,干咳两声:“此乃…嗯…羊毛外交之奇效!众卿…帽子…挺暖和?”
武将们纷纷憨笑点头:“暖和!谢陛下赏赐!”
文官们面面相觑,想笑又不敢笑。
周墨宣看着武将们那副得意样,又看看自己写了一半的、痛陈征伐通辽弊端的《谏征通辽疏》,默默地将奏折揉成一团,塞回了袖子里。
这理由…虽然荒诞,但结果…好像还行?
他第一次对陛下那“字符传讯”的效率,产生了一丝复杂的认同。
而这场乌龙事件的始作俑者——那条要命的缩写短信“Z,tL!”——则被赵衍加密存档,列为最高机密之一。
实在太丢人了!
旧档库里,江屿白通过“冷宫小讲堂”的隐秘频道(是的,网课还在继续),吃到了这个惊天大瓜,笑得直捶桌子。
笑着笑着,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期学报上,周老羊毛袜的阴影纹路。
“tL…”
他低声念着这个引发乌龙的缩写。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
这看似随意的两个字母,其扭曲的笔画,隐隐和他记忆中某种古老的、残缺的音纹…
有那么一丝丝相似?
是错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