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街面上也没几家开业的中介门店。
得先上网查信息。
网易、搜狐、新浪、bbS论坛上,都会发布租房信息。
但是黑中介泛滥,信息真假难辨。
此时,还没有之后规范的房屋中介行业。网上的假信息,骗的是五花八门。
阿碧带着司里去了家附近的网吧。
她没有台式机电脑,也没有笔记本,快要拆迁的出租房,也接不了网线。
只能来网吧上网。
这会儿的网吧,环境可不怎么好。
有人过夜。玩通宵游戏。
香烟味。臭脚丫子味。盒饭菜肴的味道。各种异味扑鼻。
陡然间从好伦哥的美食香气环境里,沦落到此。
司里一进去,就先皱了皱眉。
好难闻。光线阴暗。乌烟瘴气。
台式机的低噪“嗡嗡”声。
“呦 ! 阿碧。带了个老外啊!”
熟悉的网吧老板一吆喝。里面好几个上网的小年轻都扭头看。
大家日常生活里的老外太少了。
更何况,还是个这么帅的老外。
一小时网费四块钱,不便宜。
可他们都不管浪费网费了,都伸长脖子看司里。
阿碧带着司里,到她常用的电脑前坐下。那些目光才纷纷归回原位。
各种qq消息里都闪烁着。
“我旁边有个老外。”
“美国的吧。”
“我靠,特别帅! 像布拉德·皮特。”
“不,比 莱昂纳多 帅。”
“搭讪? 不行。不行,我英语不行,搭不了讪。”
……
阿碧熟练地开机启动。
进来一会儿,司里有些适应了里面的味道。
虽然隔壁传来饭菜的气息,混合着烟草各种,味道很奇异。
附近的邻桌,一个戴眼镜、大学生模样的人,好像很赶时间。
一边捧着盒饭扒拉。
一边在全神贯注、伸着脖子盯屏幕。
司里面向阿碧,撑着肘,好整以暇地看着姑娘。
“你经常来这里?”
因为,她跟网吧老板看着很熟。
能不熟吗?
当月交了1200元网费的女大款。
老板心目中的网吧头号VIp。
今天又来了。
老板觉得该给阿碧这种大客户,提供盒饭了。
阿碧点头。“对。那会儿帮你找父亲,我每天都得来发帖子、发信息、在网上联络。我家里没有电脑。”
司里语气平静无波。
“得怎么找?”
“中文的各大论坛。我熟悉的有十几个。还有十几个网站可以留言。还有很多聊天室。”
“我还进Yahoo德国聊天室。万一有你父亲认识的人,他跟德国朋友联系呢。”
“反正每次来,我会发很多帖子,各个论坛都刷一遍。”
“因为发信息的人多。我发的,很快就被别人发的淹没了。要随时来更新。得让人看到。”
“然后,进很多聊天室,去问。加很多好友。一个个地去找……”
阿碧一边说,一边打开论坛,找上面发布的租房信息。
司里看了看桌边粘贴的价位表。
1小时/4元。
3小时以上/每小时3元。
超时20分钟/按1小时计。
包夜/20元。
……
茫茫人海,要找一个人,如同大海捞针。
阿碧就是这样,找了三十多天。
找到了司马春。再找到爸爸。
司里的内心,再一次被很强烈的感动击中。
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从不会掉金币。
更不会直接掉下来爸爸。
他能见到德西,就是阿碧在为自己付出。
但之前,她从来没跟他说过,自己寻找的这些辛苦。
她……会花二十元,包夜吗?
她是那么爱睡觉的人。
但司里现在可以想象到了。
姑娘这一个多月。
上下班匆匆忙忙,蹬着那个锈迹斑斑的破旧自行车。
却青春飒爽、来来往往。
像邻桌那位大学生,赶时间来网吧,吃简单的盒饭。
下班回家下厨后、周末,都会消耗在这个气味难闻又阴暗的屋子里。
上网费对她的消费来说,也并不便宜。
每晚十元。加周末,或者包夜,肯定上千元。
还有,她要打电话联络的吧?手机费呢?
一定,费用超过她房子月租的两倍。
如果没找到。
下一个月,她肯定还会找。
从她抓小偷时那坚定的眼神。
司里觉得,她一定会这样的。
……
如果不是这个姑娘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找到父亲吗?
他找对了人。
也是仁慈的主,让他和阿碧穿山越海,来相遇。
他找到了这个姑娘。
他不会放手了。
他要让她,成为自己生命中永远的一部分。
从此后好好活着。
要活得特别光彩夺目。
还要幸福。
司里的心,在柔软的包容呵护,和强硬的独占之间,风云际会般地流转。
*
司里正思索着。阿碧递给他纸和笔,示意他。
“来,我说,你记。”
司里赶紧拿起笔。
像被老师吩咐的小学生一样,态度恭敬。
此时,他哪里有什么上位者发号施令、cEo的样子。
他自我pUA,已经给自己灌了迷魂汤。
阿碧说的话,要听。
这会儿没有能拍照的智能手机。照相机也很大,不能随身背。
记信息,就靠纸笔。
阿碧开着一个个网页,说。
“先列个表。一会儿记,联系人、地址、电话、房子特点、租金。”
司里秒懂,纸上一一划拉。
看他分好区了,阿碧开始一样样说,司里就一样一样记。
“西城区**胡同*号,电话: **,三间,……带厕所……厨房3平米,1800。”
“东城区**胡同*号,电话: **,四间,……无厕,无厨房,2500。”
“**胡同*号,电话: **,三间半,……有厕所……无厨房……2000。”
……
关于面积大些的平房,房源并不多。
也不会特意提到,院子里有没有树。
全写完了。司里看着纸上自己写的信息。
摇摇头。
听阿碧介绍了平房的实际居住环境和生活体验。
他严重怀疑。
这样的简陋狭小、无卫生间、不能淋浴的居住条件,适合他吗?
虽然,他很喜欢爸爸住的那个小院。
但是别忘了,那是德西花了好几年时间和不少钱,自己改造的。
阿碧也耐心地低声解释说。
如今静城的平房都有很多年了。年久失修,住的人多,都是大杂院。
有的破破烂烂,将就着住,在等政府拆迁。
能找到几处,像你爸爸改造得那么舒适、有品位的来。
阿碧瞅着那张纸问他。
“这些,你想去看哪一个?”
司里看着这姑娘。
她都帮他尽心找房子了。
看都没看呢,先嫌弃什么。
走。
*
阿碧毕竟生活了一年多,对内城区有点印象。
司里脑中也有路线地图。
有了飞速的自行车,他们先到了第一处。
结果,是假房源。没这个房子。
打联系人电话,对方估计是黑中介,绝口不提这套房的事,给他们介绍别处的楼房。
这就是骗人。
阿碧是吃过亏的,气得挂了。
这下有了经验。先打电话找联系人、再去。
第二户,房子是真的。
胡同内道路逼仄。
两人都不能并排推着自行车走。得一前一后。
那低矮的高度,司里很高,一进门就磕了脑袋。
那歪歪扭扭快塌房、补过漏的屋顶。
司里见之,变了脸色。
估计房东正开心地等着他租下后,尽快搭梯子去房顶上修。
第三户,跟第二户差不多。
房东那躲闪又诡异的眼神,就像是令人觉得,来了个、人傻钱多的外国修房工。
可司里不傻。
他扫了两眼,扭头就走。
他之前预想的,找一处比德西现在住的房子,要大五倍的院子。
但是被现实击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