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岸站在法院门口,海风拂面,带着些许咸涩。天边的彩带仍在飘舞,有人喊他的名字,声音遥远而模糊。
他没有回头。
口袋里的声呐仪轻轻震动了一下,发出一声低鸣:“今日签到成功,获得‘海上王国终极目标’。”
周大海走过来,肩上扛着鱼叉。他没说话,只是朝快艇的方向点了点头。
陈小满跑上前,一把抓住陈岸的手腕:“哥,我们走吧。数据已经上传完毕,就等你进站确认了。”
陈岸点点头,跟着他们登上快艇。
引擎轰响,船头破开水面,朝着南洋中心那座银白色建筑疾驰而去。远处,两百艘渔船正缓缓靠港,甲板上堆满了渔获,在阳光下泛着银光。
星际生态站建在深海平台上,形如一只张开的贝壳。外层覆盖着太阳能板与风力发电机,内部则是控制大厅、气象室和全球声呐网络的核心。这里不受任何国家管辖,只认陈岸手中那台声呐仪的信号。
快艇刚一靠岸,警报灯闪烁三秒,随即转为绿色。
“系统识别到你了。”陈小满说,“权限已自动升至最高级。”
三人步入大厅,脚下是透明的地板,海水在下方缓缓流动。墙上挂着南洋实时渔情图,蓝色渔场区域比往年扩大了一倍。
“六十万斤!”陈小满冲到主控台前,扬起手中的算盘,“今早六点统计结束,单日捕捞量破纪录!全是合规网眼捕上来的鱼,没有幼鱼,也没有禁捕鱼种。”
她将算盘往桌上一放,发出清脆的“噼啪”声。
周大海走到海图前,指尖落在一条暖流线上。“这条路线……和老陈头当年画的一模一样。”他说,“三十年前他说台风会改道,没人信。结果整支船队都沉了。现在,我们用他的方法,把鱼群找回来了。”
陈岸走向中央控制台,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
【赶海签到系统】
已完成任务:
气象预判(连续签到第1096天解锁)
洋流推演(礁石区累计打卡200次激活)
生态平衡调控(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恢复达标)
系统语音响起:“主线使命完成。是否启动最终协议?”
屏幕上仅剩两个选项:【是】【否】
陈岸伸手,点了【是】。
画面刷新,新界面浮现:
【海上王国宣告程序已准备】
请宿主按下掌印,确认以下三项内容:
全球声呐网络永久开放共享
气象预警系统接入联合国渔业署
向深空发送“人类与海洋共生”文明信号
“真的要发?”陈小满抬头看他,“一旦传出去,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本来也不是为了收回。”陈岸说,“是为了让人记住,这片海养活过多少人,也埋葬过多少谎言。”
他脱下外套,露出那只常年浸泡在海水中的手。掌心一道旧疤清晰可见,那是第一次签到时被牡蛎壳划伤留下的。
他缓缓将手掌按了上去。
滴——
整座生态站的灯光骤然亮起。所有渔船的声呐仪同时启动,发出低频信号。这些信号汇聚成一段加密信息,连同星际渔船的日志,通过卫星,射向太阳系边缘。
与此同时,南洋所有浮标开始广播一段音频。它由鲸歌编成,翻译出来只有八个字:
人类守约,大海回赠。
陈小满盯着屏幕上的进度条,从0%跳至100%,整整用了三分钟。
“传出去了。”她说。
周大海倚在门边,鱼叉斜靠墙角。他已经很久没有用它指向任何人了。
“以前我说你是花架子。”他低声说,“现在我才明白,你是在搭桥。”
“什么桥?”
“让活人能堂堂正正出海,死人也能安安心心躺着的桥。”
外面传来汽笛声。第一艘满载的渔船靠岸,工人们开始卸货。银鳞鱼堆成小山,称重机打出数字:601,328斤。
广播响起:“今日渔获总量确认,打破历史纪录!祝贺陈岸团队实现可持续捕捞新标杆!”
有人点燃了鞭炮。
陈岸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海平线。风很大,吹得衬衫紧贴后背。
“爸。”他轻声说,“我做到了。”
陈小满走过来,站在他身旁。她没说话,手伸进裤兜,摸到一枚小小的贝壳。那是她悄悄留下的,系统第一次奖励的东西。
“以后还签到吗?”她问。
“签。”陈岸说,“不是为了拿奖励了,是为了告诉大海——我们还在。”
周大海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晚上吃鱼不?我弄条大的,清蒸。”
“行。”陈岸笑了,“别又说我不懂吃。”
“那你得请客。”周大海咧嘴一笑,“毕竟你现在是‘海王’了。”
“谁说的?”
“全村都这么叫。”
陈岸摇头:“我不是什么王。我只是个赶海的。”
话音刚落,声呐仪又震了一下。
提示音响起:“今日签到成功,获得‘明日天气:晴,适宜出海’。”
陈小满噗嗤笑出声:“你看,它都不让你退休。”
周大海拿起墙上的对讲机:“那还站这儿干啥?走啊,看看今天的鱼怎么分。”
三人朝门口走去。
大厅灯光渐暗,只剩主控台闪烁着绿光。墙上投影切换为全球海域的声呐图。每一个光点,都是一艘守规矩的渔船。
门外,海风更急。
一艘小船正缓缓解开缆绳。
船头写着三个褪色的字:渔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