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后的“断粮”警报
2029年8月10日,郑州暴雨终于偃旗息鼓,城市上空却浮起另一片乌云——“断粮”。
连续72小时的红色预警,让黄河鲤鱼养殖基地、焦作山药种植带、新郑小杂粮产区同时受灾。傍晚六点,明远楼中央厨房的大屏上,库存灯由绿转黄:
? 黄河鲤鱼:剩余360kg(仅够2天)
? 铁棍山药:剩余280kg(仅够1.5天)
? 商丘小麦粉:剩余1.2吨(仅够3天)
而更大的危机在窗外——郑州十几家豫菜馆,因为同样的“断粮”,纷纷挂出“今日歇业”告示。同行微信群一条接一条:
“谁有山药?高价收!”
“鲤鱼断货,预制菜线停产!”
“再撑三天,不然只能裁员。”
李明远把群消息截图发到管理层群,只打四个字:“互帮互助。”
互帮小组:24小时“战时调度”
20:00,明远楼启动“豫菜互帮一级响应”:
? 指挥长:李明远
? 副指挥:张强(采购)、王婷(物流)
? 成员:财务、质检、pR、行政
? 目标:48小时内,向同行调出余粮50份,救助门店8家,保障供应链再运转
口号只有一句:“自己有余,就给别人;别人有余,也给自己。”
第一步:盘点“家底”
21:00,中央厨房灯火通明,托盘、叉车、地磅全部出动。
盘点结果:
? 黄河鲤鱼:360kg(安全库存线)
? 铁棍山药:280kg
? 小麦粉:1.2吨
? 槐花干:80kg
? 糖醋汁浓缩液:200L
? 鲤鱼焙面预制半产品:120份
张强在白板上画“余粮图”,红线以上可调出:
? 鲤鱼:100kg(留260kg自用3天)
? 山药:100kg(留180kg)
? 面粉:500kg(留700kg)
? 预制半成品:120份(全调出,可救急3家小店)
第二步:发出“救助清单”
21:30,同行微信群发出《明远楼余粮清单》:
“余粮有限,按调出顺序发完即止,价格=调货价,零利润,运费自付。”
附规则:
1. 每家限取1次;
2. 提交“受灾证明”照片(歇业告示、淹水图);
3. 自提或到付,零利润;
4. 收到食材需在24小时内反馈“复活照片”。
第三步:救助名单
22:00,申请如雪片飞来,10分钟满60家。筛选原则:
? 受灾严重优先;
? 社区店优先;
? 员工多优先;
? 曾参与“豫菜互助联盟”优先。
最终8家入选:
1. 老豫味(社区店,员工8人,淹水半米)
2. 豫菜坊(商业街,员工12人,停电48h)
3. 开封小院(景区,游客断流,库存清零)
4. 豫见小馆(写字楼,电梯停运,员工被困)
5. 黄河鲤鱼王(专业鱼馆,鱼池塌方)
6. 麦香工坊(烘焙店,面粉受潮)
7. 山药炖一切(汤馆,山药断供)
8. 槐花记忆(小馆,槐花干绝收)
第四步:分装?出库?发车
23:00,中央厨房变成“战时粮站”。
? 鲤鱼:100kg,去头尾,分10箱,每箱10kg,冰袋+铝箔箱,温度2-4c;
? 山药:100kg,分5箱,每箱20kg,泥不洗,保潮;
? 面粉:500kg,分10袋,每袋50kg,双层pE膜防潮;
? 预制半成品:120份,分6箱,每箱20份,-18c;
? 糖醋汁:200L,分10桶,每桶20L,贴“零利润”标签。
零时整,三辆冷链车出发,像三条黑色长龙,钻进城郊的雨夜。
同行故事:把“余粮”变成“余温”
1. 老豫味
老板李解放,60岁,社区店,洪水淹至膝盖。收到10kg鲤鱼+50kg面粉,当晚开门,卖“糖醋鲤鱼小份”,营业额从0到1800元,他发视频:“明远楼救的不只是食材,是信心。”
2. 麦香工坊
老板娘刘娟,面粉受潮,收到50kg新粉,连夜烤200个“豫式山楂包”,送100个给抢险队,直播:“面包会有的,勇气也会有的。”
3. 槐花记忆
90后老板小赵,收到20kg槐花干,含泪做“槐花鸡蛋饼”,每卖出1份,捐1元给灾区,10天筹得3120元,买成抽水泵,回捐村里。
把“互帮”写成“担当”
8月12日,公众号推文《雨停后,豫菜人这样吃》:
? 照片:李解放端鱼、刘娟递面包、小赵煎饼;
? 数据:调出余粮2000kg,救助8家门店,影响员工82人;
? 金句:“自己锅里有,就不能让邻居饿着;这是豫菜的里子,也是中原的底色。”
文章10万+,网友留言:
“豫菜有担当!”
“自家有余粮,也想去帮!”
财务:零利润,负成本?
财务账面:
? 调出成本:鲤鱼19.8元\/kgx100=1980元
? 山药8.8元\/kgx100=880元
? 面粉3.6元\/kgx500=1800元
? 包装+运费:1200元
? 合计:5860元
收入:0元
净支出:5860元,列入“公益成本”,抵税30%,实际支出4102元。
反馈:24小时“复活照”
24小时内,8家店铺陆续发来“复活照”:
? 油锅起烟、面丝拉伸、槐花飘香;
? 员工戴口罩复工,营业额从0到数百;
? 顾客排队,雨后在店门口踩出第一道干脚印。
李明远把照片拼成一张大图,发到群里:“这就是互帮的力量。”
互帮联盟:把“临时”变“长期”
8月15日,豫菜互帮互助联盟正式成立:
? 成员:郑州区域32家豫菜馆;
? 规则:受灾≥50%库存,可申请互助;
? 平台:小程序“豫菜互帮”,实时库存、求助、余粮;
? 背书:明远楼提供首期10万元“互助基金”,用于运费、包装、检测。
未来:把“担当”写进品牌
总部决定:每年拿出净利润的1%,注入“豫菜互助基金”;
每新开一家门店,必须签订《豫菜互帮公约》;
每季度举办“互帮日”,空出1小时,教同行调汤、救急、灭厨火。
尾声:雨后的第一缕炊烟
8月20日,傍晚,郑州天空出现双彩虹。
“老豫味”门口,李解放端着刚出锅的“糖醋鲤鱼小份”,对镜头说:
“雨停了,火亮了,鱼香了。感谢明远楼,感谢豫菜人,让我们在最狼狈的时候,还能用一锅酸甜,安慰这座城。”
镜头拉远,油锅升起第一缕炊烟,像给雨后郑州,点了一盏会发光的灯。
灯下有鲤鱼、有面粉、有槐花,也有刚刚互助过的、还沾着雨水的——豫菜人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