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零一号”带回的,不仅是伤痕累累的舰体与劫后余生的船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源自一个独特文明最后悲鸣的“遗产”。帝国在短暂的休整与哀悼后,迅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虚空画影”文明遗产的解析与应用之上。
龙渊格物院,核心解析大厅内,气氛凝重而专注。
徐彭岳站在中央,全息投影中展现着从“虚空画影”信息流中还原出的、那由纯粹规则构成的迷宫结构。它并非静态,而是在不断演化、重组,充满了动态的美感与无限的“可能性”。
“‘虚空画影’族的存在形式,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徐彭岳的声音带着一丝敬畏与激动,“秩序,并非只有我们熟悉的物质宇宙这一种表现形式。它们将自身意识与规则结构融合,其文明本身就是一件活着的、不断自我定义的‘规则艺术品’。这超越了我们对生命和文明的传统认知。”
他指向迷宫结构中几个不断闪烁、似乎代表着核心定义的节点:“它们留下的遗产中,最关键的部分,并非具体的技术蓝图,而是这种‘动态定义规则’、‘与规则共生’的底层理念和方法论。这与‘万序星枢’传承的‘规则共生’理念不谋而合,但更加极端,也更加……纯粹。”
“我们之前基于‘万象种子’的拟态,更多是模仿和适应外部环境。”荆羽若有所思地接话,“而‘虚空画影’的理念,是让造物本身就成为环境规则的一部分,甚至……能主动引导和微小地定义周边的规则。”
“正是如此!”徐彭岳眼中精光爆射,“如果我们能将这种理念,与‘活性星晶’的自我修复、‘灵导纤维’的能量传导、以及承宇殿下的秩序亲和力结合起来……”
一个大胆的、足以颠覆帝国现有技术体系的构想,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
“我们需要打造的不再是单纯的战舰或护盾,”徐彭岳语速加快,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而是一个个微型的、具备一定‘规则活性’的‘序网节点’!这些节点能够自我维持、相互共鸣,形成一个覆盖帝国疆域的、动态的、活的‘秩序场网络’!它不再是硬性的防御壁垒,而是一个能够与‘律者’的规则侵蚀进行互动、抵消、甚至局部反制的‘适应性免疫系统’!”
这个构想太过宏大,也太过超前。但拥有了“万序星枢”的基础和“虚空画影”的钥匙,似乎并非完全不可能。
与此同时,灵枢殿内。
嬴承宇对“虚空画影”遗产有着独特的感应。他不需要像龙渊那样进行复杂的数据解析,而是能直接“感受”到那份遗产中蕴含的、对规则的“爱”与“执着”。
“它们……很伤心,”嬴承宇轻声对嬴雪华说,“但是,它们留下的‘画’,很想继续‘活’下去。”
在嬴雪华的引导下,嬴承宇尝试着将他纯净的秩序亲和力,与那份遗产中蕴含的“动态定义”理念相结合。他周围的空间开始出现微妙的扭曲,并非混乱,而是一种更加和谐、更加稳固的规则排列,仿佛在他身边,自然形成了一片微型的“秩序净土”。
麒麟殿,最高战略会议。
李斯汇总了龙渊的初步构想与灵枢殿的发现。“徐彭岳所构想的‘序网’,若成,帝国防御将发生质变。然,工程浩大,所需资源与时间难以估量。且,‘律者’经此一事,必对帝国更加警惕。”
蒙恬道:“军事建设不可松懈。新式舰船的列装与战术演练需加速。顿弱、王贲等部已开始熟悉‘青鸾’级衍生技术,效果显着。”
白起冰冷的声音响起:“‘镇幽司’监测到,‘裁量之环’在帝国周边活动频率虽略有下降,但其扫描模式出现细微变化,似乎在寻找某种……‘规则共鸣’的源头。它们可能已经察觉到‘虚空画影’遗产与帝国的关联。”
端坐于帝座之上的嬴政,静听各方陈述,帝眸深邃如宇宙。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他缓缓开口,帝音定鼎,“‘虚空画影’之殇,为帝国敲响警钟,亦指明前路。”
“传朕旨意:
一、龙渊格物院,倾尽全力,研发‘序网节点’原型,验证技术可行性。帝国资源,优先保障。
二、星骋军及各战营,加速换装与新战术磨合,务求形成战力。
三、‘镇幽司’加强监控,密切注意‘律者’一切异动。若有迹象表明其将发动更大规模打击,需提前预警。
四、加强与‘光旋族’、‘凯拉巨匠’、‘共鸣之民’等盟友之技术共享与军事协调。在此危局之下,合则两利,分则俱损。”
他的目光扫过群臣,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帝国,当下定决心,编织属于我等之‘序网’。此非一日之功,然每一步,皆是为文明存续铺设基石。纵前路荆棘,朕与诸卿,同行。”
旨意既下,帝国这艘巨轮,调整了航向,朝着构建“活性秩序网络”的宏伟目标,开始了新一轮的艰难跋涉。
徐彭岳带领龙渊团队,开始了废寝忘食的研究。他们将“虚空画影”的动态规则模型与“万序星枢”的共生理念结合,在超级算力的辅助下,尝试设计第一个“序网节点”的核心逻辑。
章邯则开始统筹帝国庞大的资源,为这项可能耗资巨大的工程进行前期准备。
蒙恬、白起则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继续夯实着帝国的武力与感知壁垒。
而在那深邃的星海彼岸,冰冷的“律者”机制,似乎也因帝国这次成功的侦察与获取关键遗产的行为,而悄然调整着它的“净化”序列。一场围绕“规则定义权”的、更加隐蔽却也更加致命的较量,已然拉开序幕。
帝国,正在从学习如何“生存”,转向尝试如何“定义”自己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