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伪”。
这个残缺而诡异的标识,如同黑暗中窥视的眼眸,悬浮在指挥中心的虚拟光屏上,散发着不祥的气息。它证实了陆凡和幽嬛最坏的猜测——恶意差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来自一个有组织、有预谋,且技术力与隐蔽性都极高的对手。之前的据点捣毁,非但没有让对方收敛,反而像是捅了马蜂窝,引来了更阴险的反扑。
“目标锁定,最高嫌疑坐标:K-739-δ认知迷障区。”幽嬛的声音冰冷而精准,将那个被“认知过滤层”与“存在感弱化力场”重重包裹的区域正式标注为战略目标。“‘捕鼠行动’进入第二阶段:渗透与情报收集。”
直接大军压境是不明智的。对方既然擅长隐藏和信息战,必然准备了相应的防御和反制措施,强攻很可能打草惊蛇,甚至落入陷阱。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顺藤摸瓜”,沿着对方留下的细微线索,尽可能多地摸清这个“伪快穿管理局”的底细——它的规模、结构、目的,以及最重要的,它的弱点。
第一条线:深度信息溯源。
幽嬛集中了更庞大的算力,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再次切入那三条差评的信息路径。这一次,目标不再是单纯的路径回溯,而是分析信息流在穿梭过程中,与沿途空间规则、能量环境交互时留下的“环境印记”。就像一个人走过雪地,即使刻意掩盖脚印,也难免留下体温融化冰雪的细微痕迹,或者衣物纤维的掉落。
这个过程极其繁琐且对计算精度要求极高。信仰网络微微震颤,海量的愿力被转化为纯粹的信息处理能量,支撑着这场无声的战役。
“检测到信息流在经过‘虚空鲸歌位面’时,存在规则层面的轻微‘适配性调整’。”幽嬛突然汇报,“调整模式并非通用型,而是专门针对该位面独特的‘旋律共振’规则进行了优化。这种优化效率极高,且带有明显的……‘模块化’特征。”
“模块化?”陆凡捕捉到这个关键词。
“是的。如同预先制作好了应对不同规则环境的‘万能钥匙包’。”幽嬛解释道,“这表明,对方并非第一次进行跨位面信息操作,其技术体系非常成熟且具备高度适应性。这远非一个松散组织能拥有的能力。”
紧接着,更多的发现被汇总:
· 在穿越某个衰变中的科技位面残骸时,信息流外层自动加载了对抗“信息熵增”的临时防火墙,结构精巧,反应速度远超常规。
· 在靠近目标坐标的最后一段路径,检测到多次微小的“认知偏移”测试,像是在不断试探和校准自身隐匿措施的有效性。
所有这些细节,都指向一个结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拥有标准化、模块化跨位面行动能力,并且极其注重隐蔽和安全的庞大组织。其行事风格,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性的高效。
第二条线:差评攻击模式反向工程。
与此同时,对差评攻击手段本身的分析也在深入。
幽嬛在九狱塔内,动用资源完美复刻了送往珈蓝星界的“元素平衡药剂”,并模拟了差评中描述的“效果不佳”状态。
“分析确认,”幽嬛展示着对比数据,“药剂在炼制成功后,被一种极其特殊的‘法则惰性场’短暂笼罩过。该力场不会破坏药剂结构,但会使其活性成分暂时‘沉睡’,需要更强烈的能量冲击或特定频率的精神共鸣才能激活。珈蓝星界的客户使用方法正常,但不足以激活被‘惰化’的药剂。”
她调取锈蚀机械境订单的“微小形变”数据,进行法则层面的解构:“形变力场的施加方式,类似于‘微观物质重组’,但施加精度达到了量子级别,并且巧妙地利用了运输途中不可避免的、极其微弱的空间波动作为‘掩护’,使得我们的常规监测系统将其误判为环境噪声。”
至于幽影森林的精神干扰,幽嬛更是借助阿卡夏知识库,定位了那种“情绪放大”与“认知偏转”波动的可能来源——一种源自某个已消亡心灵文明的禁忌技术残章。
“三种攻击,分别涉及物质活性操控、微观法则应用、高等精神干涉。”陆凡总结道,脸色凝重,“对方的技术库深不见底,而且非常善于利用规则漏洞和认知盲区。”
第三条线:坐标外围侦查与“认知屏障”试探。
最重要的,是对那个隐藏坐标的侦查。直接冲击认知屏障必然暴露,幽嬛采取了更迂回的方式。
她首先调动了附近位面所有可能存在的“自然观测者”——一些游离的虚空生物、某些古老文明遗留在星海中的观测站残骸、甚至是一些位面自身无意识产生的“规则之眼”的零星记录。通过整合这些零散的、未被对方刻意防范的“第三方视角”,试图拼凑出目标区域外围的模糊轮廓。
过程缓慢而艰难,很多信息都因认知过滤层的存在而变得支离破碎,甚至自相矛盾。但幽嬛凭借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硬是从这些碎片中,逐渐勾勒出一些关键特征:
· 该区域并非完全独立的位面,更像是依附于某个主位面阴影下的“半位面”或“夹层空间”。
· 空间结构稳定得异常,几乎没有自然产生的时空涟漪,显然经过了人工加固。
· 偶尔有极其微弱、但属性截然不同的空间波动从内部传出,表明其内部可能存在多个连接不同世界的“门户”。
· 最为重要的是,在整合了数以万计的碎片信息后,幽嬛发现,所有信息中,但凡涉及到对该区域“存在目的”或“内部景象”的描述,都呈现出一种诡异的“一致性空白”。就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所有观察者意识到那里有什么之前,就将关键信息抹去了。
“认知屏障的核心效果,是‘概念遮蔽’与‘存在感弱化’。”幽嬛得出了初步分析结论,“它并非绝对的隐身,而是让观察者‘下意识忽略’或‘无法理解’其存在。要突破它,需要并非更强的探测能量,而是能够对抗这种概念层面干扰的手段。”
线索汇聚,浮出水面。
多条线索的成果开始交汇。
信息溯源的“模块化”特征,攻击手段的“专业化”与“多样化”,坐标区域的“隐蔽性”与“门户特性”,以及那个核心的“伪”字标识……
所有的证据链,都指向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
“综合所有情报分析,”幽嬛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回荡,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我们有超过95%的把握确定,此次恶意差评的幕后黑手,是一个自称为‘快穿管理局’(伪)的大型跨位面组织。”
她调出了一份综合情报汇总图,上面清晰地罗列着这个竞争对手的轮廓:
· 组织名称(暂定): 伪快穿管理局(pseudo-quick wear Administration, pqwA)
· 核心特征: 高度组织化,技术力极强,擅长信息战、规则利用与认知操控。
· 行动模式: 模块化、标准化作业,注重隐蔽与安全,行事风格冷酷高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 疑似目的: 并非简单的商业竞争。其行为更倾向于系统性的位面资源掠夺与命运线干涉。他们可能通过派遣所谓的“任务者”(类似我们的阴兵,但可能更具独立性甚至侵略性),进入各个世界,以完成“任务”为名,行窃取世界本源、篡改文明进程、收割优质灵魂或特殊资质的勾当!
· 与我们的冲突根源: “万界外卖”的崛起,尤其是我们建立在相对公平交易(以资源换资源、以服务换信仰与功德)基础上的商业模式,很可能触动了pqwA的利益。我们提供的“希望”、“救赎”与“稳定”,与他们带来的“掠夺”、“混乱”与“绝望”截然相反。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成了他们执行其黑暗计划的巨大障碍。之前的差评攻击,只是他们试图抹黑我们信誉、阻碍我们发展的一次试探性打击。
“竞争对手……终于浮出水面了。”陆凡喃喃自语,眼中没有畏惧,只有冰冷的战意。他原本以为只是商业上的龃龉,没想到牵扯出的,竟是这样一个以诸天万界为猎场,行掠夺之实的庞大黑暗组织。
“我们的‘万界外卖’,讲究的是公平交易,互利共赢。而他们这个‘伪快穿管理局’,干的却是强取豪夺,断人根基的勾当。”陆凡的声音带着一丝杀意,“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正道与邪道的对抗!”
他看向幽嬛:“既然摸清了对手的底细,那么接下来,就不能只是被动防御了。我们需要制定计划,主动出击,就算不能一举歼灭,也要狠狠撕下他们一块肉来,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明白。”幽嬛回应,金色眼眸中数据奔流,“‘捕鼠行动’升级为‘清道夫计划’。战略规划处开始制定针对性作战方案。技术分析局优先研发‘认知屏障干扰器’与‘信息签名追踪弹’。”
隐藏在幕后的竞争对手终于被扯下了部分遮羞布,露出了狰狞的一角。一场围绕诸天万界秩序与未来的、超越商业范畴的宏大冲突,已然不可避免。顺藤摸出的,不是一只老鼠,而是一头潜伏在认知阴影中的贪婪巨兽。而陆凡和他的“万界外卖”,将成为直面这头巨兽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