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有个叫陈廉的年轻书生,虽出身寒门却才学过人。这年正值大比之年,陈廉收拾行囊准备赴京应试。临行前,母亲将传家的一对白玉鸳鸯佩交与他,叮嘱道:“此佩共两枚,一枚你随身携带,一枚留在家中。若在京城遇到心仪的女子,可将其作为信物。”陈廉郑重收下,拜别母亲启程。
时值暮春,陈廉乘船北上。这日船至扬州,忽遇狂风暴雨,船只倾覆。陈廉不识水性,在水中挣扎片刻便失去知觉。待他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精致卧房内,身旁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和一个妙龄女子。老者自称姓柳名明远,原是京城致仕的官员,现携女柳如眉回京探亲。那柳如眉生得明眸皓齿,见陈廉醒来,羞怯地低下头去。
陈廉在柳家船上将养了三日。这日深夜,他起身到船头透气,忽听柳家父女舱内传来争执之声。“父亲,那陈公子虽家境贫寒,但才学出众,将来必非池中之物。”“我儿糊涂!你叔父已为你定下与吏部侍郎之子的婚事,岂容更改?”陈廉听罢心中黯然,正欲离开,却不慎碰倒花盆。柳明远闻声而出,见是陈廉,面色不悦道:“陈公子既已痊愈,明日便请自便罢。”
次日清晨,船至徐州码头,陈廉拜别柳家父女。临别时,柳如眉趁父亲不备,悄悄塞给陈廉一个锦囊。待船驶远,陈廉打开锦囊,见里面是一方绣着并蒂莲的手帕和一枚金簪,手帕角上绣着“京城柳府”四字。陈廉心中感动,将锦囊贴身收藏。
陈廉一路奔波,这日抵达济南府,盘缠将尽,只得在街头卖字为生。这日恰逢当地富商周员外寿辰,周家管家见陈廉字迹俊秀,邀他至府中题写寿联。周员外见陈廉谈吐不俗,甚是赏识,留他在府中暂住。周员外独女周玉娥年方二八,精通诗书,常与陈廉谈诗论赋,渐生情愫。
这日,周玉娥邀陈廉至后花园赏菊,试探道:“陈公子可曾定亲?”陈廉想起柳如眉,叹道:“小生心中已有所属,只是前路未卜。”周玉娥神色黯然,强笑道:“不知是哪家千金有此福分。”正说话间,忽闻前厅喧闹。原来周员外生意上的对头赵员外带人前来寻衅,声称周家侵占其田产。陈廉挺身而出,引经据典,驳得赵员外哑口无言。
周员外愈发器重陈廉,这日晚间设宴相谢。酒过三巡,周员外道:“老夫膝下无子,唯有一女。若陈公子不弃,愿将小女许配与你,这份家业也便有了依托。”陈廉大惊,起身施礼道:“员外美意,小生感激不尽。只是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况且小生心中已有牵挂。”周员外不悦道:“莫非公子嫌小女粗陋?”陈廉连道不敢,只得将柳如眉之事和盘托出。
次日清晨,陈廉不辞而别,只在房中留书一封,感谢周家款待。出得城来,忽见道旁停着一辆马车,周玉娥携一包裹等候多时。“陈公子,”周玉娥含泪道,“此去京城路途遥远,这些银两聊表心意。另有一事相告:家父与吏部柳侍郎有旧,这封书信或可助你一臂之力。”陈廉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陈廉晓行夜宿,这日来到河北地界。天色将晚,忽遇一伙山贼。危急时刻,一位白衣侠士出手相救。这侠士自称白云飞,武艺高强,听闻陈廉要进京赶考,笑道:“巧了,在下也要往京城去,你我正好同行。”二人结伴而行,相谈甚欢。这日途经一座破庙,见庙中躺着个重病的老妇人。陈廉不顾白云飞劝阻,悉心照料老妇三日,直至其病情好转。老妇感激不尽,取出半块玉佩道:“老身原是宫中女官,这玉佩关系一桩宫廷秘事,公子好生保管,或有用处。”
这日终于抵达京城,但见街市繁华,人烟阜盛。陈廉与白云飞在贡院附近寻了客栈住下。安顿妥当,陈廉依着柳如眉所留地址寻到柳府。只见朱门高墙,气派非常。门房通报后,出来个管家模样的人,打量陈廉一番,冷笑道:“哪里来的穷酸,也敢冒充我家小姐的故人?”说罢命家丁将陈廉轰走。
陈廉悻悻回到客栈,白云飞问明缘由,笑道:“这有何难?明日便是中秋灯会,柳家女眷必定出游,到时自然能见到你那心上人。”次日夜晚,京城张灯结彩,陈廉与白云飞来到最繁华的街市。果然在观灯人群中发现了柳如眉,她正与几个丫鬟在猜灯谜。陈廉正要上前,忽见一伙纨绔子弟围住柳如眉调笑。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吏部侍郎之子李衙内。
白云飞正要出手,陈廉拉住他道:“且看在下手段。”说罢整了整衣冠,上前施礼道:“李公子别来无恙?”李衙内斜眼打量陈廉:“你是何人?”陈廉笑道:“公子贵人多忘事,去年在苏州,令尊托我带给公子一封家书,公子还赠我十两银子做盘缠呢。”李衙内常四处游荡,哪里记得这许多,只当是真有其事,态度顿时缓和。陈廉趁机道:“小弟对灯谜略知一二,不如与公子切磋切磋?”当下连猜中十余个灯谜,赢得满堂彩。李衙内大喜,与陈廉称兄道弟起来。柳如眉在旁看得分明,趁李衙内不备,悄悄将一张字条塞入陈廉手中。
回到客栈,陈廉展开字条,见上面写着:“明日巳时,相国寺后园。”次日陈廉如约而至,柳如眉早已在竹林中等候。二人相见,悲喜交加。柳如眉垂泪道:“自别后,父亲逼我嫁给李衙内,婚期就在下月初三。”陈廉大惊:“这可如何是好?”柳如眉道:“除非你能在殿试中得中三甲,皇上赐婚,否则难违父命。”又道:“李衙内此人阴险狠毒,你须多加小心。”
却说李衙内那日回去后,越想越觉得陈廉面生,派人打听,方知是今科应试的举子。又得知柳如眉与陈廉在相国寺相会,不由大怒,心生毒计。这日他宴请主考官赵学士,席间送上重礼,请他在科考中做手脚。赵学士捻须笑道:“贤侄放心,老夫自有安排。”
转眼到了考期,陈廉与白云飞一同入场。三场考罢,陈廉自觉发挥出色。不料放榜之日,竟名落孙山。陈廉如遭雷击,白云飞劝道:“此事必有蹊跷。我听闻今科主考赵学士与李衙内过从甚密,定是他们从中作梗。”正说话间,周员外突然寻到客栈,原来他得知陈廉落第,特地从济南赶来。听罢缘由,周员外道:“公子不必忧虑,老夫在京中还有些人脉。明日我便去拜访几位故交。”
却说这日成化帝微服私访,在茶馆中偶遇白云飞。原来白云飞实为锦衣卫指挥使,奉命暗中查访科场舞弊案。成化帝听闻陈廉遭遇,心生怜悯。次日早朝,成化帝突然下旨,要亲阅今科落第举子的试卷。赵学士惊慌失措,只得将试卷呈上。成化帝仔细翻阅,见陈廉文章字字珠玑,龙颜大怒,当即革去赵学士官职,重新钦点陈廉为探花。
喜讯传来,陈廉却忧心忡忡。原来柳家与李家的婚期已近在眼前。这日陈廉被召入宫,成化帝见他谈吐不凡,欲授官职。陈廉叩首道:“臣不求高官厚禄,只求陛下为臣做主。”遂将柳如眉之事禀明。成化帝笑道:“这有何难?朕为你赐婚便是。”正要下旨,忽有太监急报:柳如眉昨夜失踪了!
原来李衙内得知陈廉高中探花,生怕婚事有变,竟派人将柳如眉劫走,藏在城郊别院。陈廉闻讯心急如焚,白云飞道:“兄弟莫急,我已查到李衙内别院所在。今夜我们便去救人。”当夜,白云飞率领锦衣卫包围别院,救出柳如眉。不料在混战中,李衙内持刀刺向陈廉,柳如眉挺身挡在身前,顿时血流如注。
陈廉抱着奄奄一息的柳如眉,悲痛欲绝。忽然想起那老妇所赠的半块玉佩,急忙取出放在柳如眉胸口。说来也怪,那玉佩竟发出柔和光芒,柳如眉伤口渐渐愈合。这时,闻讯赶来的柳明远见到玉佩,大惊失色,跪地叩拜。原来这玉佩本是柳家祖传之宝,二十年前柳明远之妹入宫为妃时带入宫中,后来在宫廷变乱中失踪。柳明远见玉佩如见亲妹,老泪纵横,当即答应陈廉与柳如眉的婚事。
成化帝得知此事,特旨赐婚,又追究李衙内劫持朝廷命妇之罪。李家家产抄没,李侍郎革职查办。陈廉与柳如眉终成眷属,婚后将陈母接到京城奉养。周员外也搬来京城,与陈家比邻而居。后来陈廉官至礼部尚书,为官清正,与柳如眉白头偕老。那枚白玉鸳鸯佩终成完整,被世代相传,见证着这段跌宕起伏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