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主力如同钢铁洪流,缓缓涌向冰冠堡垒的外围防线,战争的巨轮已然开始转动。但在决战前的最后几十个小时里,一种更加精密的、针对性的准备工作,正在冰冠冰川那危机四伏的边境线上悄然进行。
赵桂斌向弗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在联军完成合围、发起总攻之前,先派出数支精干的小队,在冰冠冰川外围进行“记忆巡逻”。目的并非侦察敌情或清除据点,而是主动去接触、适应那些被巫妖王力量影响而形成的、浓度相对较低的“记忆干扰区”。
“我们必须让士兵们提前感受那种灵魂被侵蚀的感觉,”赵桂斌在军事会议上解释,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几处被标记为能量异常波动的区域,“在真正的‘记忆风暴’袭来时,恐慌和混乱会比刀剑更致命。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抗性’。”
弗丁批准了这个危险的计划。很快,十支由志愿者组成的巡逻小队被组建起来,每队十人,均由心理素质过硬、对圣光或自身意志有较强信心的老兵带领。赵桂斌亲自率领其中一队,作为示范和应对突发状况的保障。
他们选择的第一个巡逻区域,是一处被称为“回音峡谷”的地方。这里终年弥漫着淡紫色的薄雾,据说任何进入其中的生灵,都会听到自己内心最不愿回忆的声音在岩壁间回荡。
小队呈扇形散开,小心翼翼地踏入峡谷。起初,一切正常,只有脚踩在碎冰上的嘎吱声和寒风的呼啸。但深入不到百米,异样便出现了。
一名年轻的人类士兵,我们叫他马库斯,脚步突然变得迟疑。他猛地转过头,望向空无一物的右侧岩壁,脸上露出了困惑和痛苦的表情。
“妈妈……?”他喃喃自语,伸出手,仿佛想要抓住什么,“对不起……我不该顶撞您……我不该偷偷跑出来参军……”
他身边的战友立刻察觉不对,想要拉住他,但马库斯却像是被无形的力量牵引,一步步向岩壁走去,眼神逐渐涣散。
“马库斯!”赵桂斌低喝一声,同时迅速靠近。他能感觉到,怀中的模型传来微弱的震颤,指示着周围弥漫的无形精神能量。他没有立刻动用模型的力量,而是按照预定的方案,将一股温和但坚定的泰坦能量凝聚在掌心,轻轻拍在马库斯的后心上。
“醒来!聚焦我的声音!”赵桂斌的声音如同磐石,穿透了那萦绕在马库斯耳边的幻听,“记住你的职责!记住你身边的同伴!”
马库斯身体一震,涣散的眼神重新凝聚,他猛地喘了口粗气,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他看了看近在咫尺的冰冷岩壁,又看了看身边一脸关切的战友和神色凝重的赵桂斌,脸上闪过一丝后怕。
“我……我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她在哭,说我让她失望了……”马库斯的声音还有些颤抖。
“那是假的,是巫妖王挖掘你内心弱点的把戏。”赵桂斌沉声道,目光扫过其他同样面色紧绷的队员,“所有人都听着!当幻象出现时,不要试图去分辨它的真假,那只会让你越陷越深!立刻在心中默念我们训练过的战斗指令!回想你为什么要站在这里!回想你身边可以托付性命的战友!”
在随后的巡逻中,类似的干扰不断出现。有的士兵看到了阵亡好友的身影在雾气中招手;有的则陷入了自己曾经犯下错误的懊悔场景;甚至有人产生了短暂的认知错乱,差点将身旁的战友误认为攻击过来的亡灵。
每一次危机,赵桂斌都根据干扰的强度,或是用言语呵斥唤醒,或是用模型能量进行温和的驱散。他刻意控制着力度,目的是让士兵们体验那种感觉,却又不会真正受到伤害。
几次成功的干预后,赵桂斌开始总结规律。他发现,当士兵们陷入幻境时,如果能及时听到清晰、明确的指令,或者感受到来自同伴的、真实的接触(比如拍打肩膀),就能更容易挣脱出来。
“记住这种感觉!”在一次成功帮助一名陷入“迷失在暴风雪中”幻境的矮人火枪手后,赵桂斌对全体队员说道,“当真正的风暴来临时,外界的声音会变得模糊扭曲,你们能依靠的,只有植入骨髓的战斗本能,和内心深处绝不放弃的信念!聚焦于你们守护的目标,默念你们的战斗誓言!相信你身边的兄弟!”
几个小时的巡逻结束后,这支小队疲惫不堪,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变得更加锐利和沉稳。他们亲身体验了灵魂层面的攻击,也初步掌握了对抗它的方法——不是依靠蛮力,而是依靠更强大的内心秩序和同伴间的纽带。
返回临时营地后,赵桂斌立刻将这次巡逻的经验和总结出的“聚焦同伴声音、默念战斗指令”核心方法,传递给了其他巡逻小队以及联军指挥部。这种方法被迅速推广开来,虽然不能完全免疫巫妖王的精神攻击,但至少能让士兵们在即将到来的灵魂风暴中,多一份清醒的机会,多一丝生存的可能。
冰冠冰川的寒风依旧刺骨,但在这片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土地上,生者们正用他们的意志,提前构筑着一道无形的、对抗遗忘与恐惧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