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是采购,自然要选择物美价廉之物,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造福百姓。”
苏言继续说道。
百官闻言,皆是露出古怪之色。
这木炭的炭窑全都掌握在士族手中。
只要大家咬定一个价格,任凭这小子说破了天也没用。
“安平伯此言有理,当务之急是要陛下下达采购旨意,户部才可以着手此事!”薛舜德第一次这么支持苏言的决定,他站出来对李玄说道。
而李玄神色也变得莫名起来。
他是知道苏言有煤炭的。
一文钱十斤。
这才叫真正的物美价廉。
既然百官都提议朝廷采购施舍,那煤炭就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煤炭的价格如此低廉,其效果又与木炭无异。
可是他见这小子故意不说煤炭之事,而是故意在这里支持百官,很明显是想要先把决策定下来,让这些人没理由反悔。
他故意皱起眉头,沉声开口道:“连你也赞同此举?”
“自古以来,百姓遭灾朝廷赈济,都是朝廷凝聚民心最好的方式,更何况此举的确利国利民,臣没理由反对。”苏言拱手道。
上官无极等人见状。
一个个双眼放光。
他们从没打过这么顺风的仗啊!
哪怕知道苏言这小子不会这么好心,但是他这句话是真没毛病。
大家原本以为,苏言是李玄找来搅局的,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同意他们的决策。
这胜利来得也太容易了吧?
“陛下,安平伯言之有理,朝廷就算再困难,也不能放任百姓不顾啊!”
“赈济百姓是能够凝聚民心,让百姓真正感受到陛下恩泽的明智之举!”
“请陛下下旨吧!”
“请陛下下旨!”
众官员瞬间跪了一大片。
一个个都神色肃然。
他们要借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李玄下旨,彻底敲定这件事情。
只要旨意下了,就容不得李玄反悔。
到时候就是考虑木炭报价,众士族拿多少利润的事情了。
“好,好得很!”李玄咬着牙,“你们一个个都深明大义,只有朕糊涂是吧!”
百官皆是沉默不语。
甚至听到李玄破防地怒吼,他们心里更加欢喜。
唯一搅局者都在帮他们,说明此举是大势所趋。
就算李玄再生气都没用。
而苏言见李玄在那里狂飙演技,疯狂压制想要上扬的嘴角。
“陛下,赈济百姓,方可彰显我大乾上下同心,陛下仁德泽被四海啊!”
上官无极朗声说道。
李玄深吸口气。
最终瘫坐在软榻上。
他目光在跪伏的百官中扫过,最终看向那站立的苏言:“安平伯,你可知国库根本无法支撑赈济之事?”
“臣既然同意此举,自然有应对之策,陛下只管下旨即可,其他的交给臣!”苏言拱手,自信满满道。
那百官一听苏言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心里是更加狂喜起来。
“安平伯在兴修水利时献上妙计,解了朝廷燃眉之急,臣觉得他此次也能完美解决!”礼部尚书崔闲朗声道。
“之前是老夫颇有误解,如今才知安平伯有为国为民之心!”工部尚书卢远淮也附和道。
“既然安平伯都保证有应对之策,陛下也不用多虑了!”
“安平伯深明大义,为国分忧,实乃我辈楷模!”
“安平伯急陛下所急,忧百姓所忧,有此担当,臣等愿意配合安平伯完成此善举!”
“臣附议!”
“臣附议!!”
甘露殿内,响起一阵对苏言的吹嘘。
大家什么词都用到了苏言身上。
要知道,这赈济之事可不是个香饽饽,反而是个烫手山芋。
国库的确空虚没钱,百官原本是想通过募捐,还有售卖给朝廷木炭赚钱。
可现在苏言说出那句他有应对之策,大家自然都想顺着这句话,将责任全都扣到他头上。
毕竟不管什么应对之策,都必须要买各士族的木炭。
大家该赚的钱一分不少赚,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众人瞬间觉得,苏言这小子看着,怎么眉清目秀起来了?
就连薛舜德都顾不上对苏言的旧怨,挤出一个难得的“真诚”笑容:“安平伯高义,有安平伯牵头,此事定能办得漂漂亮亮的!”
他身为户部尚书,比谁都了解户部还有多少钱。
按照如今大乾的开销,还有木炭高昂的价格,根本无法支撑赈济之事。
苏言这小子除非自己拿钱出来填补,不然根本无法完成此事。
可是随便他怎么做,最终都是要买士族的木炭。
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士族。
而且,苏言既然夸下海口,若他完成此事倒还好,若他无法顺利完成此事,到时候百官再弹劾他一顿,此子不死也得脱层皮!
“好,好一个为国为民,好一个深明大义,朕已经很久没见到朝堂意见如此统一了!”李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众官员能听出他语气中的愤怒。
皆是沉默不语。
在沉默了一阵之后。
李玄扶额,对高士林摆了摆手,然后沉声开口:“拟旨吧,着户部……”
说到这里,他突然摇了摇头,看向苏言,“不,既然安平伯主动请缨,那朕就让你负责此事!”
听到这里,百官依旧沉默不语。
他们正愁找不到人来背这个锅,现在苏言这个倒霉蛋自己冒了出来,他们当然乐见其成。
怎么会出言反对?
“即日起,任命安平伯苏言为赈济使,组织安排赈济所有事宜,六部需认真配合,不得懈怠。”
说到这里。
李玄顿了顿,故作失望地摇了摇头,“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听到最后这句话。
众官员顿时就乐了。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一个个高声齐呼。
高士林将拟好的旨放在御案上,李玄盖上玉玺。
“安平伯,接旨吧。”高士林将旨意拿到苏言面前。
“臣遵旨!”苏言跪地接旨。
看到这一幕。
百官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圣旨已下,木炭生意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接下来,就要想一想如何才能捞到更多的钱了,此次赈济事宜由苏言全权负责,他们自然要从这小子身上狠狠地捞上一笔,至于国库的钱银够不够与他们何干?
责任在苏言身上,不够的话你苏言只能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