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平元年的秋意,比往年来得更急些。北方的寒风刚掠过黄河,北魏的铁骑便如潮水般向南涌来 —— 太武帝拓跋焘听闻南朝宋新帝沉迷玩乐、朝政混乱,当即决定趁机南下,夺取刘宋边境的淮北之地。一时间,兖州、青州等地的边境线上,战马嘶鸣,旌旗猎猎,北魏大军的攻势凶猛如虎,刘宋的边境守军节节败退,形势危急到了极点。
兖州刺史在第一时间组织兵力抵抗,可北魏军队不仅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守军的兵力与粮草本就因国库空虚而捉襟见肘,面对如此强敌,很快便陷入了困境。一日之内,三座戍堡被攻破,守军将士伤亡惨重,刺史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北魏士兵,心急如焚,连夜写下告急文书,派快马送往建康。文书上的字迹潦草而急促,字里行间满是绝望:“北魏铁骑已至兖州城下,兵力数倍于我,将士伤亡过半,粮草仅够三日之用,恳请朝廷速速派兵增援,否则兖州危矣!”
这样的告急文书,在短短十日之内,从兖州、青州、徐州等边境之地,源源不断地送往皇宫。快马日夜兼程,马蹄踏过泥泞的道路,溅起无数泥水,骑手们累得口吐鲜血,却不敢有片刻停歇 —— 他们知道,每多耽误一刻,边境的将士便多一分危险,刘宋的土地便多一分沦陷的可能。可这些承载着边境安危、将士性命的告急文书,送到皇宫后,却被刘义符当作了无关紧要的废纸。
那日,宦官将一叠厚厚的告急文书呈到刘义符面前,小心翼翼地禀报:“陛下,边境多地发来告急,兖州、青州等地已被北魏大军包围,守军请求援兵,还请陛下过目。” 此时的刘义符,正与宫人们在御花园的沙地上玩 “守城游戏”,他手中挥舞着木剑,脸上还沾着细沙,听闻宦官的话,只是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那叠文书,不耐烦地挥挥手:“不过是些边境小事,有什么好看的?没看见朕正忙着吗?” 说着,便将文书一把推到地上,纸张散落一地,有的还被他不小心踩上了脚印。宦官吓得连忙跪下,将文书一张张捡起,却再也不敢多言,只能默默地退到一旁。
接下来的几日,边境的告急文书越来越多,有的文书上甚至还沾着将士的鲜血,字里行间满是对朝廷的期盼。可刘义符依旧不为所动,他要么在宫中与戏子们演唱,要么继续在沙地上玩 “守城游戏”,对边境的危机全然不顾。有一次,宫人再次提醒他边境告急,他竟笑着说:“北魏军队远在北方,哪能那么容易打到建康?再说,有边境守军在,用得着朕操心吗?”
辅政大臣们得知边境告急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四人多次聚集在太极殿外,请求刘义符召开朝会,商议应对北魏的对策。可刘义符却一次次拒绝,要么说 “朕正忙着看戏,没空”,要么说 “朝会太无聊,不如玩游戏有趣”。
一日,檀道济实在忍无可忍,带着几名禁军将领,直接闯入了御花园。当时刘义符正穿着戏服,在沙地上指挥宫人 “守城”,见檀道济等人前来,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檀将军不在禁军大营,来这里做什么?” 檀道济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份沾血的告急文书,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陛下,兖州已被北魏大军攻破,刺史战死,将士们拼死抵抗,可无援兵,只能节节败退。若再不出兵,青州、徐州也将沦陷,到时候北魏大军便会逼近建康!恳请陛下即刻召开朝会,派遣援兵,救救边境的将士,救救大宋的百姓!”
刘义符闻言,脸上却没有丝毫担忧,反而有些生气:“檀将军,你竟敢如此放肆!不过是丢了一座城池,有什么大不了的?等朕玩完这局游戏再说!” 檀道济看着眼前这位冥顽不灵的皇帝,气得浑身发抖,他猛地站起身,大声说道:“陛下!那是无数将士的性命,是大宋的江山社稷啊!您怎能如此漠视?” 刘义符被檀道济的态度激怒,怒喝一声:“大胆檀道济!竟敢对朕无礼!来人,将他拉下去,重打三十大板!” 幸好徐羡之、傅亮及时赶到,连忙上前劝阻,檀道济才免于责罚。
看着刘义符转身继续玩游戏的背影,四位辅政大臣心中满是失望与担忧。他们知道,再这样下去,刘宋王朝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徐羡之看着边境告急文书上的血迹,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看来,我们不能再指望陛下了。为了大宋的江山,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 傅亮、谢晦、檀道济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一场关乎王朝命运的政变,在边境危机的催化下,愈发临近。而此时的刘义符,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玩乐世界里,对即将到来的风暴,毫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