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战事的硝烟渐渐散去,阵亡将士的英灵也已入祀忠烈祠,汴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一种更加蓬勃的活力却在暗处涌动。
政和八年六月,赵佶在垂拱殿偏殿,秘密召见了工部尚书苏启明、工部侍郎兼领将作监宇文恺,以及格物院、将作大营的几位核心骨干。
没有过多的寒暄,赵佶开门见山:“苏卿,宇文卿,朕离京数月,征战在外,心中却始终挂念着我大宋根基之业——格物与工造。今日召尔等前来,便是要听听,这几个月,将作大营与格物院,又给朕带来了哪些惊喜?”
苏启明与宇文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抑制不住的兴奋。苏启明率先出列,躬身道:“启奏陛下,托陛下洪福,指引方向,臣等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懈怠,近日确是佳讯频传,成果喜人!”
宇文恺接口,声音因为激动而略显颤抖:“陛下,首要大喜,便是平炉、转炉炼钢法,以及?焦炭的规模化生产,已于半月前,在京西大营,同时攻关成功!”
赵佶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哦?详细道来!”
宇文恺解释道:“按陛下先前所赐图纸与原理,格物院诸位博士与将作监大匠反复试验,终攻克耐火材料、鼓风、温度控制等难关。如今,平炉已能稳定产出优质钢水,转炉更是效率惊人,一炉便可炼钢数千斤!加之焦炭取代石炭,火力更勐,杂质更少,所出钢材,无论是硬度、韧性,均远超此前百炼钢!假以时日,我军兵甲之利,将冠绝天下!”
“好!大好!”赵佶抚掌赞叹,“此乃强军之基,工业之本!当立刻筹划,于北地分营及各地合适之处,尽快推广此法!”
“臣等领旨!”苏启明与宇文恺齐声应道。
这时,格物院一位年轻却目光炯炯的博士杨凡出列,他是宇文恺的高徒,深受新学影响:“陛下,在应用方面,我院亦有突破。受民间火石启发,臣等提出了?‘燧发机’?之构想,以燧石撞击铁砧产生火花,引燃火药池,可替代现今震天雷及研制中的火铳需明火点燃的药捻!”
赵佶闻言,兴趣更浓:“此物若能成,安全、射击速度与可靠性将大为提升!进展如何?”
杨凡答道:“回陛下,原理模型已验证成功,目前正与将作监合作,打造精密的金属构件,与实验中的火铳进行结合试验。同时,林少监亦根据此原理,正在尝试改进震天雷的点火装置,力求更准、更稳、更不受天气影响。”
负责火药作的将作监少监?林灵素?立刻补充:“陛下明鉴!臣岂敢怠慢。此番燕京配方泄露之事,更让臣知耻后勇!除了配合燧发机研究,臣亦根据西夏战场上反馈的问题,对火药配方进行了微调,增加了颗粒化工艺,使其燃烧更充分,威力提升了近一成,且更不易受潮!”
“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林卿有心了。”赵佶点头表示认可。
接着,负责火油提纯司的?霍云中?汇报:“陛下,火油分馏技术已臻成熟,汽油、煤油可稳定、大规模生产。汽油已按绝密等级封存,专供军用。煤油灯因其明亮无烟,已在汴京部分官署、勋贵府邸试用,反响极佳,若能推广,必利国利民。”
最后,负责最高机密项目“羽林空骑”的将作监丞?鲁晟,深吸一口气,压住心中的激动,禀报了最令人振奋的消息:“陛下!臣……臣禀报!经无数次失败,于三日前,热气球已成功载人升空!虽初次仅离地五十丈,滞空不足一刻钟,使用高浓度酒精为燃料,以明矾反复浸渍的厚绸为球囊,但……但这苍穹之路,确确实实,被我们踏出了第一步!”
此言一出,连赵佶都忍不住勐地站了起来!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画面——侦察、指挥、甚至未来的空袭……这小小的一步,其意义远超千军万马!
“好!好一个苍穹之路!”赵佶难掩激动,“鲁卿,参与此项目的所有人员,重重有赏!此乃国之重器,务必严格保密,继续改进,朕要它飞得更高,更久,更稳!”
他环视眼前这些因为科技创新而容光焕发的臣子,心中豪情万丈。平炉转炉奠定了工业基础,燧发枪和改良火药将改变战争模式,火油带来了新的能源,而热气球,则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诸位爱卿,”赵佶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尔等今日所报,每一项,皆可称为国之重器!朕心甚慰!望尔等戒骄戒躁,继续潜心钻研。朕,与整个大宋,便是尔等最坚实的后盾!科技兴国,此非虚言,未来寰宇,必由我大宋格物之术引领风骚!”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必竭尽心力,以报君恩!”众人齐声应诺,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干劲。